学会舍弃
本帖最后由 冬藏 于 2021-10-18 10:03 编辑自己最大的嗜好就是购书。从读小学开始,就喜欢买书。当时主要是买“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唐》……中学开始就喜欢购买文学作品,但那时候家里穷,没有多少钱给我买书。读大学的时候,是在文化古城读书,文化氛围好,书店比较多,特别是二手书店、地摊书店的书籍很便宜,这给我大量购书带来“机遇”。
可惜的是,我读书没有像购书那样“嗜好”,因此,很多书购买后,“束之高阁”,长期都没有翻动。看来袁枚的观点是对的:“书非借不能读”。
虽然买而不看,但“雅好积书”与“爱书成痴”还是有区别:前者,我的书囤或者不囤,我都在这里,不喜不悲,这个状态是可以被自己涵容和消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为“主”,我有选择的“积书”和放置内容在“安全岛”。而后者,更像是一股执念,最直接的就是对过往“求而不得”的爱的执念,对应的则是内在的空洞和匮乏。
工作后,是在小城,书店不多,因此敢毫不夸张地说:小城的大大小小书店,都被我“踩沉”了。甚至,接送孩子去读书的途中,先进去书店,淘宝后再带孩子去学校或回家。无意中,也把买书爱书的习惯“祖传”给孩子,弄得孩子即使到高考前夕,还不忘记购书一百多本课外书籍,眼睛也近视起来。
最近五年,购书更夸张,一下子把三间书房都塞得满满当当,真的是孔夫子搬家——都是书。书实在太多了,多到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即使有空和心情读书,也是乱读书的:这本书还没有读完,看到另一本书更有趣味,舍这读那;一个专业还没有读深,又去涉足别的领域……读书读得杂七杂八,想野路子一样,毫无章法。
深夜里,有时候扪心自问:花费大半生,购买这么多书,到底想干什么呀?既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读这么多书籍,那留它们在家干什么呢?饲养蟑螂、蠹虫吗?送人家,捐给慈善机构,是减少书籍的最好办法。对,掐算一下自己在余生中还能读少本书,还喜欢读什么书,留下来。其他的书籍,全部清除掉: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让更多需要读书而没有书的人有一个阅读的机会。
人到中年,特别是过了知天命之年后,要学会舍弃。其实,孔子早就告诉我们了,“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得”者,得到或贪得无厌也。人到老年时应该学会清心寡欲,而不是依然纠缠于利益之中。如果不懂得舍得的道理,那么就算活到一百岁又何妨?可惜以前没有遵照执行孔夫子的教诲,不过现在知道了也不迟。因为孔子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2021年10月14日晚上写于汕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