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全面激活“红色细胞”,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十九大以来,汕尾市加强基层党建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市通过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持续扩大“两个覆盖”。抓住乡镇换届契机,推动镇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低3.8岁,选配35周岁以下镇党政正职13名。推动普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党校,对1130名后进党员进行“回炉教育”。
“红色物业”搭建居民议事共建共享平台。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评选优秀党员135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816名、先进基层党组织562个,近1.3万名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挥身边榜样作用引人向善向上。“1+6+N”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加快推进,市党群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汕尾市通过打好“督查+暗访+曝光”组合拳,推动镇街干部包村、一村一警在岗等纳入“民情地图”轨迹管理,深化“一亲三心”,推动“进村赶考”。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村级党组织学史力行“三项活动”,全面激活党员“红色细胞”,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700个。
在推进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工作方面,汕尾市立足于综治中心的建设,结合“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在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基础上,以完善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流程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治理效用。
在纵向结构上,汕尾市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明显的指挥体系,镇级综合治理委员会和“民情地图”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并行,负责统筹协调工作;镇级综合治理办公室与联勤指挥中心合署办公,负责受理通过各渠道汇集的事件,进行研判分析后分拨处置,对于超出本级权限的事项再报给上级。
从横向结构上看,建立“一厅五室”,包括群众接待大厅、网格化管理室、研判分析室、部门进驻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形成一套完善的事件闭环管理和处置机制,真正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理念。
这几年汕尾在便民方面做了很多实际工作,既方便群众,也提高党政的威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