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部分村庄空心化后,留守人口参与振兴乡村的程度不高
我市一部分人离土进城,那么留下的人怎么样呢?留守村民的参与能力,和乡村振兴需要之间,还是存在差距的。在村庄中生活的农民,对参与乡村建设仍有很好的积极性,但因人力资本不足,参与效率低下,参与效率低下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的短缺分不开,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在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我们在很多村庄调研时发现,每当问及对于村庄产业或者村庄发展有什么想法时,很多村民表示没有想法,也不知道应该干点什么,也有村民表示政府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是看村干部或乡镇干部怎么想。
留守在村庄中的村民,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那些发展收益不是很明确且有一定风险的产业,顾虑则更多。有人在一个村庄开展乡村振兴实验,依托村庄区位优势,围绕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一系列的村庄建设,本着产业增值利益留村的目标,希望村民能够发展一些餐饮和其他服务性商业,但村民的响应并不积极,更多人担心村庄客流不稳定导致投资餐饮失败。
目前很多地方金融机构也在创新惠农金融产品,简化贷款程序,给一些村庄做了整村授信,但是农户到银行办理贷款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仍然很低,申请贷款的数量极其有限,这说明留守村民在参与乡村振兴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顾虑。
技术服务的缺失进一步削弱了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过去农民们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就可以获得收益,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农民因技术达不到产业发展的要求,而被新兴产业排除在外,在一些乡村发展的集体产业中,大量聘用外来技术人员,只雇佣少数当地农民,从事最简单的搬运、装箱等基础劳动,这些也都影响了农户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包括城里的志愿者在干活,居民坐在旁边,无动于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