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市农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首先,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调查中,80%的小农户有承包他人土地耕种,户均承包土地7亩左右;每一个农业大户都承包了他人土地耕种,承包面积从几十亩到上百亩不等。这说明,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由于户均耕地面积太小,农民已经产生了承包土地的强烈需求,而且随着外出务工农民增多,也有了更多土地可供流转。但目前,除农业大户外,此类土地流转多采取私下口头协议形式,程序不规范、易发生纠纷,不利于大规模推进。建议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在基层政府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库和流转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信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健康发展,为农业规模化发展做好基础准备。
其次,真正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采取技术手段准确掌握粮食种植面积。在统计粮食种植面积时,基层往往面临很大压力,导致上级难以掌握准确数据。可研究采取无人机、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测绘,避免因底数不清导致决策失误。提高粮食种植补贴的精准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原粮食种植补贴)发放对象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户,其政策原则是“谁种地谁得补贴”,以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但实际中不少农户的耕地都进行了流转,而补贴仍由原农户获得,未实现政策制定初衷,建议调整补贴对象为实际种植农户,以激励实际种粮的农民。
再次,加大和保障农业资金投入。落实土地出让收入使用优先支持农村政策。2020年中央出台《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从‘十四五’第一年开始,各省(区、市)要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到‘十四五’期末,以省(区、市)为单位核算,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这为城市反哺农村提供了制度保障,关键是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为加大农村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来源。保障农业专项资金用途。改进农业专项资金使用审计办法,将账面审计与深入乡镇、农户实地现场调查结合起来,确保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将农村道路、重要水利设施纳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集中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对水渠等简单基础设施,可由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由村集体或农户负责管理维护;对提灌站等需具备一定管护技能的基础设施,可由政府提供资金、使用者缴纳一定费用,并将日常维护交由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农户负责,将定期维护则交由专业机构负责。
第四,加强年轻农业人才培养。建立年轻农业人才培养制度。由县负责,建立农业部门年轻干部、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农民名单库,定期举行培训,邀请农业专家、农业企业专业人士、农业大户分享授课,增强年轻农业人才对农业的热爱,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建强乡镇农业部门力量。合理增加和用好乡镇农业部门人员,明确农业部门负责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等职能,提高农业部门干部进入的专业性门槛。
第五,引导建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某村曾有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户签订订单式合同,在当地规模化种植辣椒实现农民增收。这说明,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上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的一条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建议由县级政府为主导,加大农业企业招商力度,通过公司+农户,包括“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引导、带动农民搞规模化农业,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