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均贫富”和实现“世界大同”的试验在哪里开展吗?
你知道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均贫富”和实现“世界大同”的试验在哪里开展吗?作者:戴镜兵
1928春,土地革命在海丰县大部分乡实现后,“县委为养成农民的合作精神”,在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黄羌林场麻竹村,建立一个“公共食堂”(即集体农场)。由当地任县裁判委员的陈桂招和农会长宋家贤召集麻竹七村家长会说明七乡合成一个大家庭的意义,合后共同耕种,共同吃饭,各家的粮食和猪牛都归公,征求大家的意见。到会的人有的说同意,有的说大家合我也合,宋家贤把同意的人名登记起来,最后全部都愿意合。
会后,按七个村分为七组,各户将稻谷挑到组统一保管,集中加工成白米,办起集体食堂,谁的猪肥壮就抓来杀,咸菜(泡芥菜)也集中保管,牧牛队牧童抓的鱼也交给食堂。男女老少都有分工,强劳动力编成耕田队,少年组织牧牛队,老年妇女带小孩,妇女出工时将孩子交给老人,收工时带回,每组安排三几个妇女煮饭。
公共食堂建起后即播早造谷种。山区的秧苗是带土的“铲秧”,过去各户在每块田角或邻近几块田合播一块秧苗,现在选择在一大片田中间的一块田统播。用一节大竹管做成“柝”,安排一人负责,天微亮在全村敲打,叫人出工。敲了六七天,大家说太早,有意见、于是改为按老习惯时间敲打。
集体劳动、集体吃饭不久就出现问题,耕田队的人先到田,等队长到田才开工。在食堂,各人装饭,吃得慢的人和小孩往往吃不饱,农会干部就教育大家要互让。虽然出现这些问题,农民还是继续坚持,当年3月,国民党军进攻,农民把粮食藏上山,仍然不散,男女老少齐心抗敌,集体开饭,虽然牺牲几个人,仍不气馁,至全部粮食吃完,国民党实行杀光、抢光和烧光的“三光”政策,各人才逃散。
麻竹办公共食堂、农民叫“合大家”,当时颇引起人们的兴趣,前往参观,红二师也有官兵闻名前往参观的,周边农民有“麻竹石陂下,共产合大家”的顺口溜流传。
对这种“公共食堂”,赵效民主编的《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史》写道:“广东省海丰县北路麻竹村建立的集体农场,除进行集体劳动外,还以乡为单位集体开伙,吃大锅饭。这是一次’均贫富’和实现‘世界大同’的试验。但是由于它们与农民私有观念相冲突,不能激发他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资料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海丰地方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