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雾像雨又像风 发表于 2021-12-17 20:06:53

社群小圈子让多少人画地为牢

  从诞生之日起,互联网就寄托着人们对“互联互通”的一切美好想象。人们曾经坚信:现实世界的社交障壁在网上毫无意义,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隔膜与界线终将成为过去。

  当互联网刚走进普通家庭时,人们只能用以每秒几十KB的速度和网友交换信息。渠道的难得、交流的喜悦,让许多网民并不在乎屏幕对面的人究竟是谁,和自己又有多少共性与交集。尽管每个人最喜欢的聊天室和BBS都不相同,也没有哪家平台拥有支配地位,但总体而言,那时的网络空间更像一个宽阔的广场,容纳着众多“冲浪者”。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用户规模的扩张,网络空间的社群格局也不断发生蜕变。众多形态更新、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的网络平台宛如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原始的“广场式”社群秩序分崩离析。汇聚着早期网民共同回忆的老平台,也一个接一个地在时代浪潮中走向萧条。

  但是,不管网络生态怎么变,用互联网消弭隔阂与对立的梦想,不应该从此被人们遗忘。

  在微博等开放性网络平台上,每天都能看到秉持不同信念的人群,在网络空间的“前线”列队结阵、争执不休。而在“前线”的后方,更多的是一个个高度分众化的网络平台,它们形成自我循环的社群生态,将具有相似身份背景、共享同一价值光谱的网民汇聚到一处。

  不同平台以不同的调性和定位起家,因此吸引到的人群也各有不同。于是,针对同一件事,不同平台的用户会发生截然相反的“主流反应”。譬如,在事涉性别的议题中,豆瓣的小组热帖和知乎上的万赞回答几乎永远针锋相对;而在与“代沟”有关的话题里,B站和抖音的热门评论所站立场也绝不会相同。

  很多时候,并未浸淫于特定社群中的“中立”网民见到这些冲突,常常会有是非莫辨的感觉。而且,一旦有人想在对立双方之间说些不偏不倚的话,试图为共识寻找基点,很快就会被双方同时扣上“理客中”的帽子,落得一个“里外不是人”的尴尬下场。

  在各个彼此隔离、分化的社群之内,内部的主流观念难免日益向纯粹、极端的方向发展,最终走向无法理解甚至无法“听到”不同意见的地步。对习惯了这种社群环境的网民而言,只要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同温层”,网络空间便是已经实现的乌托邦;就算暂时离开“同温层”,与其他人发生观念交锋,他们也不难找到“出身”相同的网友并肩作战。

  网络空间曾经是一整片“广场”,而随着网民和平台的数量都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很难继续“挤”在一个缺少分区的空间里。于是,“广场”上渐渐出现了版图与疆界,余下的公共空间,就此成为冲突频繁的“前线”。不同群体圈下地盘,各自逍遥,也掉进了“画地为牢”的陷阱,逐渐失去了登高远眺的能力。大多数人来到网上,原本是为了拓宽视野,在信息海洋中见识更多原来看不到的东西。然而,边界分明的网络社群,让人太容易找到一大群“知音”,进而停下探索的脚步。身处“舒适区”,又有多少人能保持求知的欲望,主动倾听那些“不合心意”的声音呢?

  在网民总数还不那么多,单一平台影响力还不那么大的时代,虽然也有形形色色的“小圈子”,但它们毕竟太小,无法做到“自给自足”。网民想要满足社交需求,免不了要横跨多个平台,对整个网络环境有整体性把握。随着网络“信息爆炸”取代了信息不足,哪怕是对网络社交重度依赖的年轻人,也完全可以只靠一两个熟悉的平台获得满足。各个平台出于商业考量,制造阻碍信息互通的技术壁垒,也让网民们的视野变得愈加偏狭。种种因素叠加生效,共同造就了当下的无奈。

  社会的进步,在某个侧面上正是由一场场观念交锋推进的。然而,日益极化的网络社群催生的冲突,很难衍生出言之有物的建设性交锋。尽管问题的解决难以一蹴而就,但每个网民不妨都从自己做起,在已经变成前线的“广场”上放下执念,以观察者和倾听者的姿态,重建健康理性的网络公共空间。

来源:中国青年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群小圈子让多少人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