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殿元英雄故事对彭湃思想的影响
黄殿元英雄故事对彭湃思想的影响
作者:袁清珠 戴镜兵
海陆丰地处沿海,常遭受台风袭击,农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双重压迫下,社会矛盾不断加深,农民同地主阶级的斗争日益白热化。
常言道:官逼民反,海陆丰农民运动此起彼伏。咸丰初年,梅陇金盘围文秀武举黄殿元(1808-1856 )组织的农民运动,曾有力地震撼了清朝的统治地位,影响深远,直至上世纪二十年代,彭湃同志发动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处处都可见黄殿元所领导的农民运动的印痕。
黄殿元(1808—1856), 字捷继,海丰梅陇太平围(现金盘围)人,文韬武略之奇男子,清道光八年戊子岁(1828年)中文秀才,道光十一年辛卯科(1831年)中武举人。其叔父黄智略为金殿传胪,世代簪缨。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横征暴敛,致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黄殿元与黄履恭、马逢九三人在海丰创立“三点会”,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清咸丰三年(1853), 海陆丰“三点会”在海丰歃血誓盟反清。咸丰四年五月,“三点会”攻破惠来,六月占领平山,准备东西配合进攻海城。海丰县令林芝龄侦破了“三点会”组织,带兵在海城乌石桥拿获头目颜北龙并处决之;并搜出“三点会”名册,明令解散该会。七月清军克复惠来,黄殿元等三人恐怕被清政府按名册搜捕,乘外地“三点会”会众纷纷逃入海丰之际,于是月汇集各路起义队伍,内有九举人十八秀才(九举十八秀),在鲘门宋存庵誓师起义,推举黄履恭为元帅,黄殿元为总指挥,马逢九为军师兼管财粮。黄殿元即席搦管疾书《讨清檄文》(附后)起义军一举攻占县城,处决知县林芝龄,又攻占鲘门、汕尾等炮台。半月后,大批清军从邻县向海丰发起进攻,义军不敌,从南门撤出县城,队伍分散。黄履恭北逃走后不知去向。
黄殿元与马逢九撤兵到归善县,与当“地三点会”一起坚持斗争。后因大雨成灾,东江泛滥,粮食被淹,部队受困。马逢九为援救义军,亲自赴香港筹款。途中遇害。在惠州的义军,因粮尽援绝,为南下清军击溃。黄殿元率领余部逃至惠东三多祝,在乌狗洞遭敌军包围,负伤被捕,被押回海丰监禁。知县梁凤辉多次劝降,软硬兼施,均遭拒绝。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十六日,黄殿元被押赴刑场,壮烈牺牲。
黄殿元就义后,其夫人收殓遗体时,在其襟衣袋里发现绝笔书二首,还有赋好友马逢九诗一首。
附录:
(1)《讨清檄文》
慨自烟尘,生于漠北,神州呼焉陆沉。胡马闯入山关,生民惨遭涂炭。水深火热,谁能幸免疮痍?天翻地覆,人尽惨罹祸害。隶发令下,头颅落地万千,字狱大开,文翰蒙冤亿兆。计嘉定三屠,城池变成血海;痛扬州十日,闾巷堆起尸山。剖腹剜心,罪浮于商纣;裂尸烙体,恶等于秦王。数顺治而至雍正,被剿宗灭族者,不计几千万家;由乾隆而至道光,遭放逐坑杀者,祸遍于十二行省。如吾邑之黄兵部(注)一家三百余口,无辜而惨遭杀害,子孙无遗类矣,府第为圩。此其罪害之滔天,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是乃爰举义旗,扫清妖孽,万众一心,戮尽奸邪,直捣黄龙而痛饮!同仇敌忾,拯救黎民于深渊,扭转乾坤,再造锦绣山河!此檄!
注:黄户部即黄守谦,明万历庚辰岁中进士,任户部主事。原籍福建莆田,避元乱移居海丰县城。
(2)二殿元公绝笔书
吾殿元等,愤异族之凌夷,继豪杰之蜂起,不甘国族之久于沦胥,愿效祖逖击辑之志。义旗一张,龙虎奋臂;宝剑出匣,蛇蝎尽诛。风起云涌,势崩雷电。义军所至,箪瓢以迎。奈何两江水大,师丧鹅城,困狗洞而被擒。血海深仇,恨不能雪。是胡虏之命运,不克告终;乃汉家之儿女,尚存孽债。而吾有刻骨仇恨者,彼曾、左、李、胡,(注2),以及归丰林某,胆敢为虎作伥,出卖民族,不获砍其头而啜其血,至以为憾!
人欲兴汉,天不祚汉,奈之何哉?!此日犹能意所快者,吾汉、唐、宋、明,神明帝胄,依旧历史王朝。昔人有言:“胜固足喜,败不堪悲”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今日西校授首,曷问心,明天赤帜高飘,大有人起!此檄!
②曾、左、李、胡,指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胡林奕。
(3)三殿元公绝笔诗二首
(一)民兵倡义继金田,蔽日旌旗红挂天。
满目疮痍方待拯,到头功业付萧然。
鹅城师丧由二水,狗洞云深是九泉。
我欲亡秦恨剑拙,可怜乡社作丘烟。
(二)异族凭陵起塞边,万家灶突久无烟。
愧他胡马三千骑,占我河山二百年。
故国衣冠沦草莽,汉家儿女苦颠连。
着鞭空负祖生志,此日如归带血旋。
(4)殿元公赋好友马逢久诗一首
鹅城师丧无内怨,人家多少有啼痕。
大哥北上迷山泽,小弟南奔垫草原。
逢久数奇偏逢久,殿元运厄总殿元。
满腔仇恨归丰海,痛我海丰苦病猿。
黄殿元创立三点会,组织早期农民运动,有力震撼了清朝的统治。在海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故事一直流传在海丰民间。
时间至1907年,在林祖祠小学读书的少年彭湃喜欢听爱国志士、民间豪杰或农民起义英雄的故事。有一天晚上,彭湃来到了龙舌埔,看一群纳凉消遣的人围着一位须眉皆白的老人,他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黄殿元的故事,听到有人讲故事,就钻进人群,坐在老者身变,并对老者说:"讲够条(讲完整的故事),快讲。”老者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开始讲了起来。
故事讲的是清咸丰初年,海丰县城有一位石匠叫黄履恭,因其先祖黄守谦(明末进士,官拜户部郎中)坚贞不屈,宁死不投降清廷,乃至全家200多口人惨遭杀戮。黄履恭对清廷深怀刻骨仇恨,长大后,以石匠身份作掩护,暗中组建“三点会”,与本县马逢九、黄殿元结拜为兄弟。他们四处活动,团结了全县九举人十八秀才(九举十八秀),共同组成领导核心,然后,他们通过各自的影响力,发动了海丰各地的仁人志士加入组织,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1854年7月29日,“三点会”全体人员在鲘门宋存庵誓师起义,发兵攻占海丰县城,杀死县令林芝龄,又攻占鲘门、汕尾等炮台……
老者讲到此处,停了下来,仰望皎洁的月亮。一旁的彭湃正听得入神,忽然故事中断,急得直扯老者的衣袖,催促他快讲下去。老者长长地舒了口气,收回仰望夜空的眼光,接着故事往下说。
黄履恭攻占海丰县城4个月后,清廷调集重兵围攻海丰县城。义军们面对清廷强大的军事力量,一点都不畏惧,他们主动出击,与清兵在海丰县城郊进行了几次的血战。义军终因敌众我寡而失败。义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黄履恭战死沙场。他的结拜兄弟黄殿元带着一队人马,杀出了敌人的重围,转战到了惠阳。为了东山再起,为兄弟报仇,黄殿元准备联合惠阳义军,共同攻占惠州府。但是,攻城当日,惠阳义军被江水所阻,未能参加攻城作战。黄殿元只能带着“三合会”的战士们孤军奋战。黄殿元与义军们虽然奋勇当先,无奈敌众我寡,只能退守乌狗洞山区。清廷剩胜追击,把乌狗洞山区团团围困。黄殿元率领着义军进行了几次突围,但是都失败了。一个星期后,黄殿元身边仅剩下了十几位战士。为了不被敌人活活困死在山中,黄殿元与十几位义军战士准备再次突围。但是,敌人作好了充分准备,黄殿元的最后努力终归失败。被俘后的黄殿元坚贞不屈,宁死不降,成了民间一直流传的真英雄。黄履恭另一结拜兄弟马逢九因战前去了香港而避过了战祸,但是,当他刚从香港回到家乡南涂时,就被清廷被捕杀害了。
故事讲完了,听众渐渐散去,惟有彭湃仍然坐着不动。他似乎还沉浸在黄殿元与敌浴血奋战的场景中,很久很久才回过神来。此后,少年彭湃好像对英雄故事着了迷一样,凡是有人讲英雄故事的场所,往往就可以见到聚精会神在倾听的彭湃身影。
黄殿元的故事深深影响着彭湃,对他愤怒黑暗、睥睨群丑性格的形成影响也较大,可以说彭湃就是黄殿元的转身轮回。彭湃在开展农民运动过程中,还意诣文学大家钟敬文与好友钟贻谋合作,把黄殿元的故事编写成正字剧本《黄殿元》,正字剧团排演《黄殿元》公演后,得到观众一致高评价。后来西秦剧团参考正字剧本黄殿元的故事,按西秦剧在民间继续公演《黄殿元》,一直到解放。
民间除了流传黄殿元的英雄故事外,还有南宋文天祥兵败五坡岭,在“方饭亭”被元军逮捕,在押往大都路过零丁洋时,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的故事。所有这些英雄故事,少年彭湃耳熟能详,极大地震撼着他幼小的心灵,以至他产生了对贪官和官府的厌恶,甚至经过县里权贵的家门,都极不喜欢。
在黄殿元、文天祥等英雄故事的影响下,彭湃投入轰轰烈烈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并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先导者, 著名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领袖,著名的海陆丰苏维埃创始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