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镜兵 发表于 2021-12-31 10:25:00

党的建设—海陆丰革命胜利的保障



党组织的发展和机构演变
中国共产党在海陆丰的活动开展得较早。1922年3月起,除党的早期领导人彭湃外,还有一些中国共产党员及共产国际代表,在海陆丰地区就职或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2月,国共合作领导的东征军讨伐陈炯明,收复东江,彭湃率大批党员随军回海丰恢复农民运动;3月初,中共海丰支部成立。

随后,中共海陆丰党组织经过多次调整、扩展,4月1日,改中共海丰支部为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10月29日,再改为中共海陆丰地方委员会。海陆丰党员人数也不断增加,至1927年春,共有共产党员4000人,总数占全省党员的44%,占全国党员的7%。党的势力在海陆丰地区的强大,为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斗争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而在多次斗争中,海陆丰党组织也经历了大浪淘沙的过程,及时清理了少数立场不坚定分子,增添了新鲜的斗争血液,党组织日趋纯洁、成熟。



按照广东省委部署,1927年11月中旬,海陆丰由原单设中共海陆丰县委员会改为两县分设县委;同时,积极通过各种形式,面向工农群众和知识分子公开宣传共产党,海陆丰党组织和党员人数陆续迅速增长,截至1928年8月,海丰和陆丰党员人数已达20650人,约占全省党员人数的32%。

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县委采取了多种举措健全各级党组织制度:曾制定党务巡查、支部谈话、干事会组织等制度,使党内生活制度化;分别举办支部书记、区委书记训练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为武装斗争作思想准备;并通过自办《东委通讯》《暴动日报》等报刊教育党员,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认识。



成立东江特委,开办东江党校
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第一次成立于1927年海陆丰首次武装起义后,负责指挥全东江党务、政治、军事,后随形势转变,东江特委名存实亡。10月间,海陆丰地委为与邻县联系方便,曾使用“东江特委”之称呼。1927年11月下旬,在省委的指示下,有名无实的原东江特委被取消,为方便海陆丰与邻县之间革命斗争的沟通和统一,新的东江特委成立,管辖海丰、陆丰、普宁、五华、惠来、紫金等县。新的东江特委设在海丰县城林氏祖祠,设有主席团,成员有彭湃、郑志云、颜昌颐、林成、黄悦成、范照南等六人,彭湃为特委书记。

以彭湃为首的东江特委成立后,全力建设海陆丰苏维埃,肃清境内敌人,指挥红二师、红四师向邻县发展,创造了崭新的革命斗争局面。



1928年1月5日,广州起义失败后整编的红四师抵达海陆丰,该师革命知识分子较多,为海陆丰培养大批人才创造了条件,于是东江特委决定开办东江党校,并于1月19日就该问题向省委报告。

东江党校校址设在海丰城观音堂,讲授和训练课目有《列宁主义大要》《苏维埃建设》等。东江党校规模虽不大,但它无愧为一所我党早期少有的、新型的政治干部学校。它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严实的学员招考、组织和管理制度,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党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的建设—海陆丰革命胜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