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碧英雄陈宝兴
溪碧英雄陈宝兴
作者:戴镜兵
1927年10月16日深夜,陆丰桥冲溪碧过路溪村的渡口上,一位风尘仆仆的青年农民,上岸后,警惕地向四周扫了一眼,然后快步向村中走去。
夜幕下的过路溪村,沉浸在一片寂静中,只有偶尔的狗吠声,才让人感觉到一丝丝的生机。
青年农民路径娴熟,连警觉的守夜狗都没有发现他的行踪。他来到村子中最大的一座房子前,轻轻地敲了几声门。不一会儿,门开了,青年农民快速地闪进了屋里。
“宝兴,不好意思,深夜打扰。”青年农民进屋后低声对屋主人说。
“林书记,不用客气,有什么任务请吩咐,我会全力以赴。”屋主人说。
“一个小时前,我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让我们溪碧农会挑选出几位党性强、觉悟高、本领过人的农民自卫军,明天晚上等待上级指令。”林翰藩书记说。
屋主人陈宝兴听了点点头,没有往下问,他知道党的纪律,不该问的问题绝对不能问,如何完成好上级交代的任务才是他应该考虑的问题。
林翰藩书记接着说:“我们今晚必须物色好人选,明天傍晚在农会馆集中,听候上级的调令。你是农军大队长必须参加,谁是最合适的人选,你最有发言权”。
陈宝兴还是点了点头,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了笔和纸,快速地写下了几个农军的姓名,递给林翰藩书记,并对他说:“你是碣石区委书记,我服从你的安排。”
林翰藩书记从陈宝兴手上接过纸条,借着屋里微弱的灯光,认真地看了一遍,欣喜地对陈宝兴说:“有眼光,英雄所见略同,你明天负责通知这几位农军,我负责接收上级的指令。”
“服从安排,保证完成任务。”陈宝兴说。
送走碣石区委书记林翰藩,陈宝兴再也睡不着。他躺在床上思绪翻飞,一桩桩往事历历在目。
陈宝兴,1895年出生于广东省陆丰县南塘乡(今陆丰市南塘镇)欧姓人家。1910年,陈宝兴在村中私塾读书,1913年,以从事木工为生。21岁那年入赘陆丰县博美乡(今桥冲镇溪碧村委)过路溪村陈家,婚后改为陈姓。
1923年元旦,海丰总农会成立,4月,彭湃为了促进陆丰农运的步伐,亲自和李劳工、郑志云、林甦、余创之等,多次到陆丰开展工作。经过彭湃等人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6月,陆丰县加入农会的农户已达8000户,23日,陆丰县城宣布成立陆丰县总农会。彭湃兼任陆丰总农会会长,郑重为副会长。
共产党人彭湃等人领导的农运大潮席卷海陆丰大地,地处陆丰南部锁城岭畔的博美乡五村(包括过路溪村、东坑村、松竹寮村、溪碧村、文老村)农民,纷纷积极影响,成立农会。
陈宝兴上过私塾,练就一身武功。他性格豪爽,为人正直,好打不平,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彭湃等人到陆丰宣传农运,使陈宝兴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启发。特别是彭湃龙舌埔烧田契的故事,让陈宝兴对彭湃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陈宝兴加入农会,同时积极宣传农运,发动农民参加农会。陈宝兴成了溪碧农会的主要骨干分子。
“七五农潮”后,海陆丰农民运动转入地下。陈宝兴依然坚持带领溪碧村农会员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他常常召集农会骨干,在村旁的“天地公”或观音山集中,研究对付土豪劣绅的方法。特别是观音山,山道崎岖,山中有一仙人洞,十分隐秘,正是农运干部开会的最佳首选地。
1925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广东革命政府举行了第一次东征。2月27日,东征军占领海丰县城。3月3日,彭湃宣告恢复海陆丰农会活动。中旬,海陆农会正式恢复,并改名为农民协会,消息传到陆丰县,全县农会员奔走相告。陈宝兴得到了时任陆丰农民协会特派员林翰藩的大力支持,很快就让溪碧村农会恢复了活动。农运旗帜插遍了溪碧大小村庄,农运大潮再次在陆丰溪碧村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10月5日,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29日,中国共产党海陆丰地方委员会成立,地委书记彭湃。海、陆丰各设特别支部。为了加快碣石地区的农民运动,中共陆丰特支派林翰藩与碣石支部书记杨少岳一起来到碣石。林、杨两位共产党人通过对陈宝兴多方面的考察后,认为陈宝兴革命立场坚定,值得信赖,于是,在他们的介绍下,陈宝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6年,陆丰金厢、碣石两地大部分村庄不但建立起了农民协会,而且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由于陈宝兴不但能文,而且善武,体型高大威猛,在群众中拥有较高的威望,于是,党组织任命他为陆丰金厢、碣石两区的农民自卫军大队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15日,广州李济琛步蒋后尘,举起屠刀杀害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4月30日晚,海、陆丰同时举行武装起义。陈宝兴在碣石区委书记林翰藩的领导下,与碣石农会副会长曾海滨等人共同承担了组织农民武装暴动的重任,他们计划周密,行动迅速,很快就把碣石城的国民党右派分子控制了,刀不血刃就取得第一次武装起义的胜利。
9月8日,为响应广东省委的号召,陆丰再次举行农民武装起义,并占领了陆城。陈宝兴依然冲锋在前,率领农民自卫军攻打碣石城,并取得了胜利。
25日,陈学顺团反攻海陆丰。为了避敌锋芒,农军主动退出城镇,辙往山区,准备与敌人进行长期的斗争。
陈学顺团虽然占领了海陆丰各大县城、乡镇,但是,对于广阔的农村地区,他们鞭长莫及,只好利用土豪劣绅组建反动民团,对付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农会员及农民自卫军,不但要对付国民党的正规军,还要提防反动民团的胡作非为。
陈宝兴身为金厢、碣石两区的农民自卫队大队长,他与区委书记林翰藩长期合作,形成了诸多的默契,就连深夜的敲门声,他们都有了约定。
1927年10月17日傍晚,溪碧村农会馆里,陈宝兴与几位农军正在等待碣石区委书记林翰藩的指令。
时间在缓慢地移动,等待总是让人难熬。
晚上九点,林翰藩书记终于出现在农会馆前。他快速闪进屋内,附在陈宝兴耳边传达了上级的指令后,很快又消失在夜幕中。
陈宝兴招呼几位农军来到身边,悄悄地告诉他们说:“马上出发,前往大岭水库,接应从金厢过来的同志。”他郑重对几位农军说:“我们必须确保金厢过来的同志万无一失,不得有任何闪失。”几位农军都是中共党员,同时也是队伍中的精英。他们知道陈大队长话中的分量,大家坚定地点了点头。
夜色蒙蒙,荒山凄凄。山风吹拂,树影摇曳。
萄伏在大岭上草丛中的陈宝兴与农军们密切注视着金厢通往溪碧的山路两旁,他们随时准备着,用自已的血肉之躯,保护从金厢过来的同志的安全,完成上级党组织交代的任务。
时间一分一秒地往前移,夜,越来越深。但是,山路依然静悄悄。
“难道出了什么意外吗?怎么还没有动静?”陈宝兴想。
正在此时,林翰藩书记来到陈宝兴的身边,小声对他说:“你们每隔100米安排一个人警戒,没有命令,谁都不许离岗,金厢过来的同志马上就到,请抓紧布置到位。”陈宝兴马上召集埋伏在大岭上的战友,按照林书记的指示,从大岭到溪碧的山路上,每隔100米,安排一位农军警戒。
陈宝兴布置好农军警戒岗位后,回到林翰藩书记身边,密切注视着山路上的动静。林书记对陈宝兴说:“金厢过来的同志进村后,你马上带领农军把守进村路口,发现情况及时报告,没有命令不得离岗,后勤保障工作有其他同志负责。”陈宝兴点点头,低声地回答:“请书记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不一会儿,金厢往锁城岭山路上出现了一乘轿子。轿子前后各有两位全副武装的人员掩护,一位农民模样的年轻人拿着点亮的马灯走在前面带路。
林翰藩书记对陈宝兴说:“他们到了,我去跟他们接头。”
陈宝兴点了点头,双手紧握枪支,双眼向四周巡视着,随时准备着应付突发事件。
一切都非常顺利,轿子和来人在林翰藩书记的引导下,很快越过了锁城岭,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下。
陈宝兴见轿子和金厢过来的同志安全进村后,马上召集参加警戒的农军向溪碧村村口移动,三人一组,占据村口的制高点,注视着村子四周的一举一动。大家都不敢大意,一整夜连眼都没有闭上。
当黎明到来后,陈宝兴接到了林翰藩书记的命令:提高警惕,坚守岗位。同时,也吃上了队友们送来的早餐。
为了战友们能够连续作战,陈宝兴吩咐参与警戒的队员们,一人就地休息,两人注意警戒。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溪碧村风平浪静。
第四天,村子来了一个卖杂货的,他走家串户,看似跟其他货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为了安全起见,陈宝兴还是不敢大意,马上把情况向林翰藩书记汇报。
当夜,轿子和金厢过来的同志离开溪碧村,原路返回金厢。
后来,陈宝兴才知道,他们这几天几夜保护的是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周恩来同志。
原来,周恩来同志在随南昌起义军南下途中,身患疟疾,进入陆丰县后,病情加重,无法乘船转移至香港,只好隐蔽在金厢黄厝寮支部书记黄秀文家中休养。
为了让周恩来同志的身体尽快恢复健康,陆丰县委决定,把周恩来同志从金厢下埔黄厝寮村转移到革命基础很好的桥冲镇溪碧村陈水珠家。同时,聘请大塘村老中医卢阔先生为周恩来同志进行治疗。
10月17日夜,黄秀文事先准备了一乘轿子,由两位党员农军为轿夫,在叶挺、杨石魂同志和两位警卫人员的陪伴下,在陈宝兴等农军的护卫下,终于顺利地把身患重病的周恩来同志转移到了溪碧村。
在卢阔先生四天四夜的精心治疗下,周恩来同志的身体有了好转。为了安全起见,陆丰县委决定,把周恩来同志再次转移到金厢下埔黄厝寮村黄秀文家掩蔽,待风浪过后,周恩来等同志从金厢洲渚村渡海赴港转泸,回到党中央。
1927年11月5日,陈宝兴带领碣石、金厢两地的农军,参与了对陆丰县城的进攻。这是海陆丰的第三次农民武装起义。不过,这一次农民武装起义得到了工农革命军(后改编为红二师)四团二营的配合,农军们斗志昂扬,个个磨拳擦掌。
历经多年战火磨练的陈宝兴,大战面前,显得格外冷静,他知道,如果仅靠农军的力量,陆城是无法攻陷的。如今有四团二营官兵的配合,情况另当别论了。不过,也不能硬拼,守在城内龙山的两支保安队大约有400多人枪,如果敌人顽抗,必有一场恶战。
对陆丰县城发起进攻前,四团二营营长刘立道作了战前动员,同时分配了各队农军的战斗任务。陈宝兴所带领的碣石、金厢农军负责攻击龙山左侧。
5日凌晨,进攻陆丰县城的战斗打响。
陈宝兴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冒着敌人的炮火,带领战友们扑向陆丰县城内的龙山左侧。
守在陆丰县城龙山上的400多敌人,因前两天已经多次受到农军和四团二营的攻击,如今,个个成了惊弓之鸟,只敢藏在掩体中向我军胡乱开枪回击。陈宝兴仔细观察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后,毅然从龙山侧面发起了对敌逼近战。敌人看到龙山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农军,心惊胆战,左放一枪,右放一枪,根本就形成不了强大的火力网。正面攻击的四团二营战士更是勇猛过人,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南昌起义军,瞅准战机,刘立道营长命令司号手吹响了冲锋号。顿时,陆丰城内的龙山上,冲锋声,喊杀声响彻天空。敌人指挥官看势不妙,慌忙命令撤退。我军乘胜追击,直把敌人追到八万和黄塘山区方收兵。陆丰县城又一次回到人民的怀抱。
11月8日,为了彻底歼灭逃窜到碣石城的国民党残余武装。彭湃与董朗率二师四团到陆丰。彭湃即令张威、林铁史星夜前往金厢、碣石,动员组织工农武装配合四团。陈宝兴马上集合两地农军参战。10日晚,彭湃抵碣石城外玄武山,设立攻城指挥部。11日凌晨,陈宝兴带领东南各区农军武装二三千人配合四团准备对碣石城发起攻击。战前,彭湃向大家作了战前动员。动员令后,军号声、螺角号声、金鼓声、枪炮声齐鸣,四团战士和农军一齐扑向碣石城,分头猛攻。敌人在城外的碉堡哨所,如龙船、鼓石等处连连告失,守敌仓惶逃入城内,紧闭四门。
四团战士和农军把碣石城围得水泄不通。但敌军依据坚固城堡固守,二师第四团又无大炮,一时不易攻破。彭湃于是一面告示附城群众:“胁从被迫,乃贫苦人民,绝不株连,凡在城外居住者,宜各回家安居,毋自惊扰……”,同时修书一封,派玄山寺僧人信德和尚携书入城,勒令反动头子率队投降,条件是:“全部缴械,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各官长准保护安全出境,队兵不愿当工农革命军者,分别给费遣散,若执迷不接受投降,则以武力解决之……”;一面令陆丰的工农武装包围该城,封锁港口,断绝交通,迫敌就范;二师第四团调离碣石。
二师第四团虽然调离了陆丰,陈宝兴并没有放弃对碣石城进城。他率领几千工农武装,扛着云梯数次登城冲锋。陈宝兴看到云梯登城冲锋战不能成功,就改为向城墙处挖洞,然后用木棺装炸药试图炸毁城墙,没想到海潮上涨浸湿了炸药而使爆破失败。城内的敌人一夕数惊,急忙向其主子求救。后驻汕头的国民党军队一营来援。该营抵达后,亦疲于奔命,见工农武装愈聚愈多,志非攻下碣石城不可,且城内粮食将尽,深恐自罹不测,乃于12月12日与保安队、民团一起弃城向惠来县葵潭逃窜。他们在离城10余里的角溪乡,被工农军截击,死伤几十人。工农军于是进占碣石城,群众齐力把城墙炸毁。歼灭了盘踞在碣石城内的国民党残余武装,进一步巩固了海陆丰苏维埃政权。
1928年初,陆丰县苏维埃政府把陆丰东南部(包括金厢、碣石一片)设为”二区”。陈宝兴任二区赤卫队大队长。
2月23日,粤桂两派军阀混战结束。战胜的桂系李济琛、陈铭枢迅速部署兵力进攻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敌人兵分四路:第一路是陈济棠的十一师经揭阳河婆进攻陆丰西北部;第二路是第五军副军长兼师长邓彦华的十六师经惠阳进攻海丰;第三路是黄旭初的第六师经五华、紫金进攻海、陆、紫边界地区;第四路是海军所部中山、民主、广庚、飞鹰四艘军舰在汕尾、捷胜、碣石一带海域巡逻助战。
26日,国民党第十一师余汉谋部三千余人取道揭阳河婆,敌前锋三百余人伙同杨作梅五六百人进占陆丰河田,接着进攻水唇约。28日,国民党军千余人直攻河口,河口失陷,接着大安失守。29日下午,陆丰县城失守,同日,海丰公平也被敌占领。3月1日,海丰县城失守。
海陆丰县城失陷后,两县苏维埃政府撤退到山区坚持斗争。
4月12日,陆丰县委主要领导人在鹅笼村被敌人包围,全部壮烈牺牲。
一时之间,海陆丰大地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许多同志失去了继续战斗的信心。然而,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党人,在血与火面前,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一)上午,碣石城内的国民党部队,在当地反动民团的配合下,组成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他们兵锋直指过路溪村,准备抓捕赤卫队长陈宝兴。
陈宝兴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组织留守在村中的赤卫队员,迅速地撤出了过路溪村。
气势汹汹的国民党军队和反动民团把过路溪村围得水泄不通,然而,他们却抓不到陈宝兴和赤卫队员。恼羞成怒的国民党指挥官,下令把过路溪村的村民全部押至村口,威胁、恫吓村民说出陈宝兴和赤卫队员的下落。但是,过路溪的村民由于长期受党的教育,革命觉悟性特别强,谁都不理会国民党兵的威胁与恫吓。敌人军官见威胁、恫吓村民的办法行不同,下令放火烧屋,同时枪杀了几位手无寸铁的村民。
脱离险境的陈宝兴,得知敌人残酷杀害无辜村民后,他毅然带领一百多位赤卫队员返回村子,冲进村庄,与敌人展开血战。战斗中,由于敌强我弱,陈宝兴腹部中弹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衣服。为了掩护战友们安全撤离,陈宝兴强忍着疼痛,一边与敌激战,一边命令战友们撤退。当战友们安全撤离后,陈宝兴准备与敌人血拼到底,他打完子弹后,抽出大刀,圆睁双眼,杀气腾腾向敌群冲了过去。敌人军官只想抓活的,命令所有人不准开枪。几十个敌人在其长官的命令下,一起向陈宝兴扑来。陈宝兴挥起手中仇恨的大刀,一连砍倒了几位冲在前面的敌人。但是,好汉难敌四手,精疲力竭的陈宝兴最终不幸落入了敌手。
抓获了陈宝兴,敌人大喜过望,以为可以从这位二区赤卫队大队长口中获得重要情报。敌人军官对陈宝兴说:“只要你投降,供出陆丰县二区党组织,保证你升官发财,享尽荣华富贵,也可以送你远离陆丰,出洋安家。”陈宝兴听后,哈哈大笑,指着劝降的敌人军官说:“你不要痴心妄想,共产党员不是你们这类人。”敌人军官看软的不行,马上露出凶残的本性,命令两位打手,把陈宝兴绑在木柱子上,用浸湿的皮鞭狠狠地抽打他。不一会儿,陈宝兴浑身是血,晕死了过去。敌人并没有放过他,用冰冷的水把昏迷过去的陈宝兴浇醒过来。陈宝兴依然咬紧牙关,一言不发,默默地承受着伤口剧烈的疼痛。
敌人用尽了一切刑罚,也无法从陈宝兴口中获得丁点情报,更无法让他屈服,无计可施的敌人恼羞成怒,决定对陈宝兴采用凌迟处死。
当天下午,陆丰碣石甲场埔刑场上,国民党军队如临大敌,四周布满了全部武装人员,所有出入口被敌人封锁。被敌人折磨得失去人形的陈宝兴,被敌人押至刑场。面对凶残的敌人和闪亮的屠刀,陈宝兴依然镇定自若。当刽子手从他身上割下第一块肉后,他强忍刺骨疼痛,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刽子手们手起刀落,鲜血染红了大地。陈宝兴流尽了身上的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年仅33岁。
残忍的敌人割下陈宝兴的头颅,悬挂在碣石城楼上示众,以敬效尤。
为了赶尽杀绝,斩草除根,敌人派兵前往过路溪村捉拿陈宝兴的妻子陈乌和两个儿子。幸运的是,陈乌和两位孩子在乡亲们的护送下,早被送至南塘响溪尾村掩蔽了起来。敌人进村抓不到人,放火把陈家诺大的一座大院子烧毁,同时悬赏100大银对陈乌和两位孩子进行追捕。
从此以后,陈乌带着两位孩子,隐姓埋名,四处躲藏,历尽了艰辛,好不容易盼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才回到过路溪村安居。
解放后,陈宝兴被人民政府评定为革命烈士。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的形象。
英雄虽逝,英魂永驻。
愿烈士永垂不朽!
本文系: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021WZJD011
“数字”+乡村振兴创新传播研究基地阶段性研究成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