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山 发表于 2022-2-19 14:49:55

汕尾要吸取霸州事件的教训

霸州市为弥补财力紧张及不合理支出等产生的缺口,顶风违规,严重违反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要求,出台非税收入考核办法,向下辖乡镇等下达非税收入任务,进行运动式执法,导致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引发企业和民众强烈不满。

2021年10月1日—12月6日,霸州市15个乡镇入库和未入库罚没收入6718.37万元,是1-9月罚没收入(596.59万元)的11倍,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547家,平均每家罚款、收费2.64万元。

其中,11月份,13个乡镇当月入库罚没收入竟达4729.57万元,是1—9月月均罚没收入的80倍。从督查情况看,霸州市此次行动逐利特征明显,或没有任何理由和手续就伸手向企业收费;或对企业集中开展逐利式乱检查乱罚款;或盲目提出超高任务向村街企业乱摊派。

霸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顶风违规”;“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霸州无视中央政策法规,在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地逐利性、运动性执法,确实过于“霸道”了,令人震惊。不过将此事解释为地方政府的一时任性,不足以看清这一事件背后的复杂之处。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一旦经济下行,税收收入必然会减少。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指出,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然而,各地的财政支出大部分是必须支出的,一旦减缩,可能会引发其他的民生与社会问题。

面对这种财政缺口,过去大多数地方政府或依靠土地财政,或通过发行地方债来弥补财政的不足。如今房地产发展势头大幅减弱,导致卖地收入锐减,各地地方债务也越来越高,财政部2021年12月的会议还强调“要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当这些增收渠道都不再通畅时,非税收入中的罚没收入就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惯性选择。

中国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的改革,始自2002年7月的试点。2004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首次界定了非税收入概念,对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出了要求。此后,非税收入被逐步认可,开始对非税收入全口径预算管理。

到2007年中国行政收费各类规定有7600多项。2012年开始,开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对非税收入的清理,不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被取消。由于当时处于经济上行期,财政收入和市场的增速都很快,即使取消了不少行政收费,地方财政困难也不算激烈。

如今则是经济下行期,财政与市场的日子都不好过了,而原先的那些收费项目又都被清理了,霸州等地于是就只能用乱罚款、乱摊派、无理由收费的方式,来弥补财政的亏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汕尾要吸取霸州事件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