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一支”战史 第三章 粉碎宋子文的“清剿”(1)
第三章粉碎宋子文的“清剿”(一九四八年一月至十二月)第一节 放手发动群众,发展武装力量一九四七年七月,全国解放战争迅速发展,我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十月十日,中共中央颁布土地法大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颁布解放军口号中提出:“蒋管区人民武装起来,抗丁抗粮,分田废债”。在广东,国民党部队陆续北调,剩下只有六十九师和十个保安团以及一些杂牌部队。一九四七年秋,宋子文接替张发奎、罗卓英主粤,虽然从前线调回一五一、一五三、一五四师,和拟新建五个保安团,但是只有番号,还没有得到补充和健全。在我部队发展和打击下,敌人显得兵力空虚。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在香港召开各地干部会议,讨论一九四八年大搞的方针、任务。分局书记方方在会上作了报告,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多数同志认为全国已转入战略进攻,广东敌人兵力空虚,我部队有较大的发展,形势有利,可能而且必须进一步大搞。一九四八年二月,香港分局发出《粉碎蒋宋进攻计划,迎接南征大军的指示信》,信中提出:在军事斗争中,“目前在总方面说起来,,从普遍发展到处生根的基础上,以去年十月的指示,依当时当地情况及对敌斗争需要建立主力。但在某些地区,发展已相当普遍,地武已相当强大,则应着重于建立整个本地区的主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担任在土改中协同地武打击敌人进攻及向新地区发展的新任务”。“当前群众斗争,一切为着彻底实现土地改革。只有那些地区,我们认为在目前不能完全控制,而群众斗争情绪又尚未提高起来时,应根据群众意见,降低斗争口号,如以调整耕地加强生产(就是分耕)去发动斗争,以待群众的觉醒及我力量发展时再来提高”。政权工作,“新的形势使我们必须组织人民的一面政权,才能更有力领导斗争,更彻底领导土改”。蓝造、王鲁明参加分局在香港召开的干部会议回来后,一九四八年二月在坪山召开干部会议,祁烽、曾建、刘宣及各县领导同志和人民护乡团、人民自卫队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香港分局干部会议精神。参加会议的同志在学习和领会分局干部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总结了江南地区一九四七年的工作,分析了形势,讨论了一九四八年的工作任务和部署。大家认为,解放战争,全国形势很好,广东、东江的形势也是好的。江南地区经过一年的努力,无论在部队的发展和根据地建立等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势也是好的。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大好形势,会议根据分局的指示,成立了中共江南地委,统一领导江南地区的工作。江南地委由王鲁明、蓝造、祁烽、刘宣、黄华、刘志远、蓝训材等组成,王鲁明任书记,蓝造任副书记,祁烽主管地方党工作。同时还根据分局的指示,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成立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江南支队由蓝造任司令员,王鲁明任政治委员,曾建任司令部参谋长,刘宣任政治部主任,曾尧任供给处处长,何华任副处长,李木任税务处处长,政委廖新华。支队下编五个团:惠东宝人民护乡团第一大队扩编为第一团,团长兼政委罗汝澄,副团长黄友、肖伦,司令部参谋长邓华,政治处主任方汉光。该团为支队主力团,下辖三个步兵连,全团五百余人,担负机动作战任务。护乡团第二大队扩编为第二团,团长李群芳,政委叶源,政治处主任王舒,副主任潘崇。罗欧锋从香港回来后任该团副团长。该团活动于惠阳地区。护乡团第三大队扩编为第三团,团长张军,政委黄华,副团长林文虎,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杨培。该团活动于东莞、宝安地区。惠紫人民自卫第一、第二大队合编为第四团,团长高固,政委胡施,政治处主任黄振。该团活动于惠紫边区。海陆丰人民自卫总队编为第五团,团长蓝训材,政委刘志远,副团长庄岐洲,政治处主任刘夏帆,该团活动于海陆丰地区,除一团外,其他各团的编制根据各团的情况而定,大体上每团编一到两个独立连为主力部队,编两到三个地方大队和一些地方连队、武工队、民运队。此外,于一九四八年五月间,成立独立第四大队,大队长朱星一,政委潘应宁,副大队长郭际、翁汉奎,副政委朱德明。该大队活动于平(山)多(祝)公路两侧地区,主要任务是,增强这一薄弱地带的军事力量,掩护惠紫边通往惠东宝地区的交通运输线。在此前后,还成立海上大队,政委方法,副大队长古秋顺、杨宏生。该大队活动于大亚湾海上和大鹏半岛、稔平半岛沿岸地区。主要任务,一是建立从惠东宝通往海陆丰和惠紫边的海上交通运输线;二是开展海上税收工作。会议还对江南地区是否进行土地改革问题,进行认真、慎重的研究。会议认为江南地区接近广州、香港,敌人进攻频繁,不适宜立即进行土改。因而,会议决定先在坪山、定南、坑梓、新圩、长兴五个乡进行分耕(调整耕地)试点,其他部队活动的地区则普遍进行退租退息、借粮救荒斗争。会议结束以后,地委委员和支队的领导分别到各县、各团帮助工作,加强对斗争的领导。江南各县根据会议精神,掀起了以分耕、或以退租退息、借粮救荒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运动高潮。支队各团顺利完成整编后,都进行了短期整训,然后积极展开军事活动,打击敌人,扩大活动地区和发展部队。大搞时,江南没有进行土地改革是正确的。但是在分耕的群众运动中,也存在着“左”的错误,严重损害了中农利益,四月,地委发现偏差后,就开会研究,着手进行纠偏。五月二十一日,党中央发出《一九四八年士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实行土地改革的条件,划定土地改革的范围。六月,香港分局发出指示,要求各地暂缓土改,集中力量反三征、减租减息、生产救荒。香港分局副书记、粤赣湘边区党委书记尹林平从香港回到坪山后,新自主持纠偏工作,尹林平经过一段时间调查,在碧岭五层楼召开群众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坪山、定南等乡调整耕地群众运动的汇报和朱薇在宝安长岭皮村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的经验介绍;讨论了一九四八年的群众运动问题,特别是认真讨论了纠正群众运动中“左”的错误问题。尹林平在会上作了指示。他指出:当前群众运动的政策不是实行土改,而是实行减租减息、生产救荒,江南地区虽然没有进行土改,但是在分耕(调整耕地)的群众运动中也存在着“左”的错误。分耕,拉平农民之间的耕地,就会挑起农民之间的纠纷,侵犯中农利益。因此,不仅实行土改是错误的,实行分耕也是错误的。应该坚决纠正过来。会议肯定了宝安长岭皮村发动群众减租减息的经验,并将长岭皮村的经验印发各团,会后,根据尹林平的指示,停止了坪山等五个乡的调整耕地试点,改正群众运动中“左”的错误。此后,江南地区在群众运动中一直坚持反三征、减租减息、生产自救的政策。实践证明,根据当时的情况,坚持反三征、减租减息、生产自救政策,更有利于发动群众,团结各阶层人士,发展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由于江南地区没有进行土改,敌人第一期“清剿”的重点又不在江南,因而,江南支队在大搞运动的四、五个月间,发展比较顺利。在这期间,各团都打了一些胜仗,解放了一些据点,解放区扩大了,部队也发展了,部队从一九四七年底的二千多人发展到七千二百余人,随着群众运动的开展,群众组织也有很大的发展,全区民兵三千二百六十一人,农会会员八万五千余人。在短短的四、五个月时间内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是应该肯定的。http://www.sws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2211/22/143919zfyxbv91kkbyvg11.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