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宗之故乡——可塘镇黄厝港村
本帖最后由 業松科技 于 2023-10-16 19:20 编辑黄汉宗之故乡 ——可塘镇黄厝港村作者: 黄俊松
黄厝港,一座传奇的村庄,伴随着始祖葵涌公与胞弟葵丹公的传奇故事而光彩熠熠。 据记载,明成化戊戌年(1478年),兄弟俩从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城内御史街乌门楼三十六号迁徙至此,创建了黄厝港。当时,养鸭是他们的生计,而这一简单的决定却开启了黄厝港的辉煌历程。 当年,养鸭成了兄弟俩的经营之本,他们善于观察天象,运筹帷幄,精心照料每一只鸭子。在他们的耐心和爱心指导下,鸭群茁壮成长,黄厝港因此繁荣兴旺。兄弟俩秉承着勤劳和智慧的传统美德,将黄厝港建设成了一个宜居宜业的村庄。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顺应时代潮流,开拓创新,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黄厝港也回报了兄弟俩的辛勤付出。温润的江风吹拂着黄厝港,碧波荡漾,渔舟点点,每一位居民都沐浴在幸福的氛围中。人们从古至今都能感受到兄弟俩的智慧和奋斗精神,他们的事迹让黄厝港成为了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 从那时起,黄厝港的后裔子孙们在这片土地上承袭着先祖的血脉,延续着黄厝港的繁荣。至今已有545年的时间流逝,黄厝港村庄内居民超过3000人,犹如一片蓬勃发展的港湾。
黄厝港一向重视教育,崇尚儒学,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清代便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例如,黄泽春,字奕涤,乾隆年间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乙西科贡生的称号,后来被任命为海南琼州府澄迈县儒学正堂,担任教职,并获得七品官衔。而黄汉宗,字衍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第29名的成绩考取科举举人,自幼聪颖过人,博学多才,尤其在文学创作方面,诗文畅达,思维敏捷,喜欢幽默诙谐之言,善于为人冤抑不平,擅长代写文书,常能成功辩驳,因此享有“刀笔”之称号,时人赞誉其为海举之杰出人物,更因才华出众而获得“文魁”的美誉。
近代,黄厝港也孕育了许多革命英雄先烈,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譬如黄奠,他是革命战争时期的英勇战士,于1925年4月25日被任命为第九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同年8月25日又被任命为农会特派员。此外,还有林七妹等等,他们同样是近代革命事业的先烈。 现代,黄厝港仍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贤达能人,他们以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力量。 在教育方面,黄厝港的子孙们一直重视教育,崇尚儒学。据统计,全村在从事教育事业的村民有20多位,他们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努力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他们注重德育,培养学生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追求卓越的品德修养。同时,他们也注重知识的传授,传承黄厝港的智慧,让学生们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问。 在科技创新领域,黄厝港的人才们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致力于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他们勇于拓荒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在社会服务方面,黄厝港的贤达能人也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他们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倡导公益慈善,积极投身于志愿活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温暖了许多人的心灵,传递着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实现了蓬勃的发展,这一辉煌进步也深深地影响到了黄厝港。黄厝港的传奇故事正在继续,现代的黄厝港人将继承先人智慧的火炬,以勤劳和智慧,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厝港作为一个见证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的地方,亦荣耀地留存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正是由于这些历史的积淀与荣光,黄厝港的文化氛围得以丰富,人们更加自豪地传承着先辈智慧的火炬,为黄厝港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新的时代中,我们殷切期望黄厝港的美德与精神能够永远传承下去,在新时代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