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葬的陋习应该改革
现在在我市农村,有很多的陋习及繁文缛节,葬礼的前前后后,有数不清的仪式和诸多的禁忌,让参与的每一个人都身心俱疲。
叔叔去世了,我们全家马上请假,急急忙忙收拾东西,开了二十来个小时的车赶回老家处理丧事。回来都已经五天四夜了,作为侄子,我差不多就没合过眼,困得不行了就靠着墙眯一会儿。不是我不想睡,是风俗不让啊,现在哪怕给我块破布,我都能立马睡着。大家都这样,亲戚们全都得在灵堂守夜。这边的规矩是,老人走了,全家得没日没夜地守着,人越多越好,要不然就会被邻居在背后指指点点,让人在村里抬不起头。这习俗,到底啥时候能改改?
我刚到家的时候,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哭声、喊叫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悲伤和疲惫。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拉进了灵堂,开始了漫长的守夜。白天的时候,人来人往,还能勉强撑着。可一到晚上,那困意就像汹涌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袭来。我的眼皮不停地打架,脑袋也昏昏沉沉的。有好几次,我差点就睡过去了,可一想到周围人的目光,又强打精神。
记得有一天晚上,实在是太困了,我不小心打了个盹。结果被一个长辈发现,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责备和不满。我一下子被吓醒了,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无奈。其实,我心里一直在想,这样的守夜真的有意义吗?叔叔生前,我们对他关心照顾,尽到了孝道,这难道不比形式上的守夜更重要吗?
村里之前有一家办丧事,也是这样守夜。他们家有个年轻人,因为连续几天没休息好,在守夜的时候睡着了。结果第二天,这个消息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说他们家不孝顺。从那以后,他们一家人在村里都感觉抬不起头,走路都不敢挺直腰板。还有一家,老人去世后,家里人为了守夜,累得精疲力竭。有个人甚至因为疲劳过度,在灵堂里晕倒了,被紧急送往医院。可即便这样,他们还是不敢不守夜,就怕被人说闲话。
我们家这次也不例外,每个人都疲惫不堪。我爸妈年纪大了,身体本来就不太好。这几天下来,他们的脸色苍白,走路都有点摇晃。我看着心里特别难受,可又毫无办法。守夜的时候,大家就那么干坐着,时间过得特别慢。有时候实在无聊,就小声地聊几句,还得时刻注意着,不能声音太大,不然又会被人说不庄重。
现在不少年轻人对乡村的这些繁文缛节,变得特别反感,很多人一直想不通,为何就不能让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归去,而是在巨大的喧嚣和虚假中离开?难道不守夜,就代表对逝者不尊重、不怀念吗?在乡村,很多人为了所谓的面子,将葬礼搞得乌烟瘴气。死了就是一抔尘土,在逝者活着的时候,不去善待,死了的人又何来尊严呢?
现在的后生人,过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节节俱到。一遇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一点习俗文化,就是繁文缛节...封建迷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