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地区经久不息的名片:“天上雷公,汕尾处处有雷锋”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5-2-21 16:35 编辑汕尾交汇融合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陆丰文化”,海陆丰文化承传自中原的河洛(河南洛阳)文化。从文化上看,汕尾文脉绵长,是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的交汇之地,多元文化孕育了众多名人,“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人民砥砺前行,古道热肠,乐于助人是汕尾人的一个好传统。
早在2015年10月11日上午,时任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到城区凤山街道调研。他对在场的城区党员干部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外地人到汕尾,在霞洋长途客运站提前购买了回广州的车票。返程那天,他到了霞洋车站才发现,车票丢了。这位旅客向车站的工作人员求助。工作人员热心地将他送上开往广州的班车,并嘱咐他:“车上哪有空座位就坐那。”让这位旅客很感动。回到广州后,他向朋友们说起此事,赞扬汕尾人助人为乐的事迹和雷锋精神。石书记讲了这故事后接着说,“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这句话应改为“天上雷公,汕尾处处有‘雷锋’”,这样才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汕尾人助人为乐、文明礼仪的民风本质。石书记倡议城区开展“天上雷公,汕尾处处有‘雷锋’”主题活动,让雷锋精神为汕尾创建省卫生、文明城市工作注入时代新内涵与新活力。
十年过去了,汕尾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处处有雷锋是汕尾的主流民风。在汕尾的大街小巷、在寻常百姓、在党员干部中,我们都能看到 “雷锋”精神的闪现。
近期,汕尾中学高三四位同学路过汕尾市区二马路码头街路口附近,发现了路边有黑色的背包,学生捡起来后,没有打开背包,只是感觉不一般,只想到失主内心一定很着急,一定在焦急寻找丢失的背包,于是,四位同学马上来到附近的新港派出所,把背包交给民警。经民警多方查找,联系到失主,核实无误后归还,失主李先生激动地连道感谢,对四位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大为赞赏!四位同学蛮不好意思的,觉得这是他们作为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事后,失主还给四位同学的学校汕尾中学写了感谢信。
这四位学生心态阳光,平时喜欢做好事。据悉,大年前放寒假期间,在城区霞洋村附近,见到发生火灾后,四位同学马上用村里的灭火器,上前灭火,避免火灾事故的进一步发生,做了好事并没有张扬。平时他们在班级、在学校里,乐于助人,劳动不怕脏、不怕累,表现很好。
随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在我市各级学校的日益日益深入人心,也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践行,相信汕尾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会成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天上雷公,汕尾处处有雷锋”会成为海陆丰地区经久不息的名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