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镜兵 发表于 3 天前

可塘的血色丰碑

可塘的血色丰碑李文彬 在时光长河的幽微处,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散发着永不磨灭的精神光芒。可塘镇,这座隐匿于粤东大地的小镇,看似平凡,却在岁月的褶皱里,深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过往。2025年3月30日的那个上午,细密的雨丝如历史的泪滴,纷纷扬扬洒落,为这场探寻可塘红色记忆的旅程,添上了一抹凝重而又诗意的色彩。    天地被一层朦胧的薄纱所笼罩,万物都在这雨雾中变得影影绰绰,如梦似幻。汕尾市红色协会成员代表们,在副秘书长戴镜兵的引领下,怀揣着对可塘红色历史的深深探寻渴望,脚步轻轻,却又无比坚定地踏入了凤山烈士墓这片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每一步落下,似乎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每一次呼吸,都能嗅到岁月沉淀下的革命气息。    凤山烈士墓,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丰碑,虽历经风雨,却始终屹立不倒。期间两次精心修缮,让它在时光的侵蚀下依然保持着庄重与威严,宛如一位沉默的巨人,静静守护着48位英烈的忠魂。它不仅仅是一座冰冷的建筑,更是一部无言的史书,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先烈们的英勇与牺牲;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他们的热血与信念。    回首往昔,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连天烽火里,这片土地被战火无情地灼烧。先烈们为了推翻旧世界的黑暗统治,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摆脱压迫与剥削,毅然拿起武器,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生死边缘徘徊,心中却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    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时,他们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抵御外敌的战场。面对凶残的侵略者,他们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他们浴血拼杀,前赴后继,以生命为代价,捍卫着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安全。那一声声震天的呐喊,那一次次顽强的冲锋,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在这片土地上久久回荡。    解放战争的号角吹响,为了谋求全国的解放,让人民迎来自由与新生,先烈们再次踏上了充满艰辛与危险的征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舍生忘死,赴汤蹈火,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其中18位英烈,更是在惨烈的东溪口战斗中,与敌人殊死搏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的生命虽然在那一刻戛然而止,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戴副秘书长的声音在雨幕中低沉而又有力,满含着对先烈的深深敬意,他缓缓讲述着338名可塘地区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沉重的石子,重重地敲击在大家的心上;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痛着人们的灵魂。众人静静地聆听着,眼眶渐渐泛红,内心被深深震撼,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如汹涌的潮水,在心中澎湃翻涌。那些英勇无畏的身影,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仿佛就在眼前,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    随后的献花祭拜仪式上,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细雨飘落的沙沙声和人们沉重的呼吸声。协会成员们虔诚地捧起花束,一步一步,缓缓走向烈士墓。他们的脚步是那样的缓慢而又庄重,仿佛生怕惊扰了沉睡在此的英烈们。洁白的花瓣在雨中微微颤动,宛如一个个纯洁的灵魂,在向先烈们诉说着无尽的哀思与敬仰。他们轻轻放下花束,然后深深地鞠躬,身体弯曲成90度,久久不愿起身。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向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缅怀。    站在凤山烈士墓前,望着那静静矗立的墓碑,我不禁思绪万千。这些先烈们,他们大多正值青春年华,本应有着美好的人生和无限的可能。然而,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他们毅然放弃了个人的幸福,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与危险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片热爱的土地。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这次可塘之行,让我深刻领略到了可塘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先辈们的热血,化作了一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的革命精神,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这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生命的先烈们。我们要将传承之志铭刻心间,把革命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走出凤山烈士墓,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此时,我的心中却充满了力量。我知道,那是革命精神给予我的力量,是先烈们的英勇事迹给予我的鼓舞。我立誓,要让红色火种燃遍华夏大地,让革命精神世代传承、永不磨灭。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都将以先烈们为榜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因为我深知,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责任与使命,更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塘的血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