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 发表于 2011-7-6 22:08:10

广东省启动新一轮“教育问责”,投诉电话020-37626849


广东省启动新一轮“教育问责”,投诉电话020-37626849

●对地市“一把手”2009年、2010年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结果与任免升迁挂钩●上一轮问责整改进展、代课教师问题、发展学前教育情况等将是本轮“问责”重点 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雨 梅志清 通讯员/粤教宣)继前年对各地市“一把手”实施“教育问责”开全国先河之后,广东将再掀新一轮“教育问责”风暴。笔者从省教育厅独家获悉,我省地级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2009年、2010年度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于今日正式启动。未来两个月内,19路人马将奔赴全省各地市,对党政“一把手”基础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据悉,考核结果将与领导干部的提拔、调整任用、奖励和责任追究相挂钩。    教育先进市县:自评+抽查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一项有效机制,对于深入推进我省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考核由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牵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组织实施,是对我省地级以上市党政正职以及分管基础教育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2009年、2010年基础教育工作的一次全面考量(广州、深圳市只考核分管基础教育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凡2009年或2010年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教育强市”、“教育强县(市、区)”验收以及复评的市、县(市、区),以自评为主。自评结果和有关材料上报省委组织部和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考核结果认定为优秀,必要时还需接受抽查。
    代课教师解决情况将纳入考核
    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此次考核将分别围绕“领导与管理”、“投入与保障”和“改革与发展”3项一级指标以及9项二级指标,对党政领导干部依法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的情况进行评分,并重点考核必达指标和2007年、2008年考核督导意见的整改情况。如果上一轮未合格地市仍达不到要求,将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除此之外,省委、省政府2009年、2010年有关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也纳入考核的范围。具体包括: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情况、“两相当”的落实情况、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实施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落实情况、发展学前教育的情况等。
    对于重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区,将开出严厉“罚单”。例如,凡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不力的,当年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等级;对未能按省统一部署落实“两相当”的县(市、区),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除扣减转移支付资金或税收返还资金外,还将追究市、县级政府主要领导责任。
    社会各界人士可提意见建议
    从今天起的一周内,首批考核组将分赴肇庆、深圳、中山三市进行考核。分批派出的考核组阵容十分强大,将由人大、政协、组织、教育、纪检监察、发展改革、财政、人事、编制、劳动保障、物价、审计、统计等多个单位的人员组成。考核组将广泛通过自评汇报、专访、代表座谈、民意测评、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工作。
    省政府督导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考核工作正式开始后,将在“广东 教 育 督 导 网 ”(http://dd.edugd.cn)发布公告及被考核地市的相关材料。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所在地区的考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反映。联系电话:020-37626849;邮箱:sdds37626849@126.com 。

    ■链接
    教育问题严重县市公开点名批评
    200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要求对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对象直指党政一把手和分管教育的领导。
    去年10月,我省首次公开发布《广东省2007、2008年度地市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结果》,并授权本报权威发布。《考核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直陈我省教育发展中的种种“软肋”,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未达标、“大班额”问题严重、初中生年辍学率偏高、高中毛入学率未达标等问题,并对其中问题较为严重的县市公开点名批评(详见2010年10月29日《南方日报》A03版),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2010年10月29日《南方日报》A03版 广东实施教育问责开先河,部分地市被点名批评;
责任考核与干部政绩挂钩———考核不合格原则不提拔

昨日,经省委认定,省人民政府督导室授权本报独家发布《广东省2007、2008年度地市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结果》。据了解,此次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由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牵头、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具体实施。这也是我省首次对全省21个地市党政“一把手”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进行考核,开启了中国教育问责的先河。
  在考核结果中,不仅高度肯定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重视发展教育取得的成绩,针对我省部分地市未能完成考核“作业”,报告也毫不留情地“点名”批评。据了解,根据考核要求,各地市在收到考核意见后,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在收到考核意见后一个月内将整改措施报告送上一级党委组织部和政府教育督导室。省人民政府督导室负责人表示,明年,我省将对21个地市开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被点名批评的地市将作为重点回访、督察对象,如果届时仍达不到要求,将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及其实施细则,责任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政绩挂钩: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结果将被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与领导干部的提拔、调整任用、奖励和责任追究相挂钩;对考核不合格的,或经省抽查确认为不合格等次的考核对象,考核年度内不能评为优秀,不得推荐为先进个人,已被评定为优秀或被推荐为先进个人的予以撤销,原则上不能提拔使用。
说问题?

  ?“大班额”普遍茂名某初中一个班最高123人
  湛江、揭阳、河源等12个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与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有较大差距,校舍不足,图书资料和教学设施设备匮乏,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严重制约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部分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进展缓慢,农村小学规模过小。相当一部分小学是一级一班学校。与此同时,这些地区的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却又普遍存在。2009学年,全省初中大班额比重为49.7%。主要存在于揭阳、梅州、汕尾、汕头、茂名、潮州、阳江、云浮、湛江等地区。如茂名有一所初中学校平均班额85人,最高班额123人,另一所初中学校平均班额达到108人。
  粤东西北部分地区初中学生辍学问题比较严重,湛江、茂名、阳江、清远、汕尾、汕头、云浮等市初中学生年辍学率超过2%,部分县、镇初中甚至超过3%。
  ?结构性缺编
  小学教师爆棚,中学教师稀缺
  农村地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待遇低,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依然严重,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大部分农村尤其是山区的生源日渐减少,有的小学只剩下一百多个学生甚至几十个学生,教师结构性缺编十分严重,大部分地区小学教师超编,但是,中学教师缺编严重。汕头潮阳区、潮南区、普宁市、饶平县等县(区)目前小学教师缺编仍在千人以上,这些县(区)仍有过千名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在岗任教。
  湛江、揭阳、河源等12个地区的农村和山区教师队伍中,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比例甚低,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中小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课教师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薄弱
  而粤东西北逾四成乡镇无中心幼儿园
  欠发达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相对薄弱,全省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及力度有待加强。
  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普及水平偏低。2008年,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为72.1%,其中珠三角地区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平均水平为101.31%,而粤东西北地区学前教育入园率平均水平只有60.48%,40%以上的乡镇没有中心幼儿园。
  农村和山区“三残”儿童入学率低。2008年,珠三角地区“三残”儿童入学率平均水平为60%,而粤东西北地区“三残”儿童入学率平均水平仅为36%。
  2009年,全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计269.72万人,其中69.17%在民办学校就读。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与公办学校差距明显。 
  ?发展不均衡
  汕头、河源等7市高中毛入学率低于全省 
  粤东西北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不容乐观,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57.7%;除韶关市于2008年提前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外,其他市仍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截至到2009年底,汕头、河源、梅州、阳江、湛江、清远、潮州等市毛入学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汕尾、云浮、揭阳、茂名四市毛入学率仍不到70%。
  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部分地区普职教育发展不够协调,2008年珠三角地区普职比为53:47,而粤东西北地区普职比则为67:33,特别是汕尾、汕头、揭阳等市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很不合理。按我省规划,珠三角地区应高起点新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欠发达地区招生,但目前各市工作进度不一,个别地区积极性不高,建校工程进展不大,转移招生任务完成不理想。
晒成绩?

  无拖欠教师工资现象
  各市、县(市、区)没有出现拖欠教职员工工资的现象。到2009年一季度,全省有47个县(市、区)基本实现了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
  到2009年底,经过两次招录考试,全省14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已有19403名代课教师录取为公办教师,占经济欠发达地区代课教师总数的44%。广州、中山、江门、东莞、惠州等市已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高中毛入学率达79.9%
  2008年,珠三角地区各中职学校积极创造入学条件,共招收了15万名粤东西北地区学生就读。阳江、云浮、清远、韶关、汕尾、梅州、惠州等市积极向珠三角输送生源,加快了各地“普高”进程。截至2009年底,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9.9%。  
  教育“创强”成效显著  
  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珠海成为省教育强市,所辖区都成为省教育强区,省教育强镇100%覆盖,正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创强”工作正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全面展开。梅州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教育“创强”,举全市之力,2008年提出计划5年内投入50亿元实现教育强市的目标。清远市佛冈县、梅州市蕉岭县通过创建“省教育强县”,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大班额现象基本解决。目前,全省非珠三角地区已有省教育强镇41个、省教育强县(区)4个。
  ■点名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未达标湛江、揭阳、河源等12个地区
  ●“大班额”问题严重
  揭阳、梅州、汕尾、汕头、茂名、潮州、阳江、云浮、湛江等地区
  ●初中生年辍学率超2%
  湛江、茂名、阳江、清远、汕尾、汕头、云浮等市
  ●小学教师缺编超千人
  汕头潮阳区、潮南区、普宁市、饶平县等县(区)
  ●农村和山区缺“名师”
  湛江、揭阳、河源等12个地区
  ●高中毛入学率偏低
  汕头、河源、梅州、阳江、湛江、清远、潮州等市毛入学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汕尾、云浮、揭阳、茂名四市毛入学率仍不到70%
  ●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
  汕尾、汕头、揭阳等市
  ■自评
“自信”打高分

  根据我省下发的《广东省2007、2008年度地市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这次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评分采取百分制,综合得分由民意测评分和考核组评分两部分组成。其中,民意测评分和考核组评分各占综合得分的50%。
  去年11月,本报记者曾调查发现,对2007年、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进行考核,相当部分地方政府都在网上对述职报告、自评分说明进行了公示。在记者获得的公示材料当中,自评分数最高的是肇庆市端州区,打了满分,也就是100分;分数最低的是汕头市濠江区,为80分;绝大多数都比较“自信”地打了90多分。(详见2009年11月6日《南方日报》A03版)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雷雨
  通讯员粤教宣
  统筹:梅志清



whxvip 发表于 2011-7-7 10:49:44

火辣辣的心 发表于 2011-7-7 11:11:20

:D

雲水 发表于 2011-7-7 21:28:05

:)

海陆双丰 发表于 2011-7-8 11:50:51

雲水 发表于 2011-7-9 13:45:56

本帖最后由 雲水 于 2011-7-9 13:46 编辑

是的陆丰大概要出问题了

雲水 发表于 2011-7-9 13:46:09

海陆双丰 发表于 2011-7-8 1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社会出现污点,我们应该敢于举报,敢于给媒体曝光。

是的 陆丰前晚上中央电视台了 昨天听说上今日一线了

雲水 发表于 2011-7-13 00:29:58

:)

海陆双丰 发表于 2011-7-13 01:09:55

雲水 发表于 2011-7-13 01:20:11

海陆双丰 发表于 2011-7-13 0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个投诉电话做事。

?

硕炫 发表于 2011-7-14 09:35:47

汕尾教育界的“黑洞”是不少的,例如学校招收“择校生”(就是民间所叫的高价生)、经济核算问题等等,有相当部分的学校都有负债的情况。

雲水 发表于 2011-7-14 15:29:34

jshbz 发表于 2011-7-14 0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汕尾教育界的“黑洞”是不少的,例如学校招收“择校生”(就是民间所叫的高价生)、经济核算问题等等,有相 ...

我们在加油

雲水 发表于 2011-7-14 15:45:32

本帖最后由 雲水 于 2011-7-14 15:46 编辑

每个学校都有经济问题
所有的学费和上级的拨款是都是在学校用的
校长为了把这些钱全部弄光就做很多的假账目把钱弄光
不但把钱弄光 还要弄成负债
而且从没一个学校把账目公开于众
上报的账目都是做假账
一审计就会有问题的
是政府相关部门不想来查
而且来查账或审计也不会对外公开
一般是查账人员私自与校达成共识 让其过关

雲水 发表于 2011-7-14 15:51:45

学生和老师有权利知道学生所交的学费和政府的下拨款是用在哪里了

雲水 发表于 2011-7-17 00:31:30

:)

关智敏 发表于 2011-7-17 01:42:57

做平去咯~~·

雲水 发表于 2011-7-19 22:03:26

各家长和同学记好了

学校凡收取任何费用都必须有物价局的批准

比如以收费均为非法乱收费(没物价局批R准的):

单车保管费

复习资料费

练习的本费

校服费

补课费

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资料费

高中阶段、中职课本费按实际购买的书本收取,而且一般都有打折,回扣已经让领导吃了。每学期预收的费用中多收的部分要退还学生。
……

所有的收费必须有物价局的批准
如果遇到这些乱收费的可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投诉
校长一律免职

我爱罗 发表于 2017-1-4 19:15:33

{:5_17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启动新一轮“教育问责”,投诉电话020-37626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