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思聪音乐学院 为汕尾发展增强后劲
汕尾市目前只有一所大专高职院校,现已向师范类改制。从汕尾当前发展的态势来看,极需一批综合院校来增强发展后劲,培养人才,提高城市知名度,从而推动城市化的步伐。 首先,从高校布局分析。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就数和量所占比重而言,主要是指珠三角。通过对全省高等教育布局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事实:全省现有的高校,大部分也在珠三角。从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高校分布情况看,粤东整体基础薄弱,汕尾尤为明显。因此,在汕尾创办独立学院符合国家及省政府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其次,从人口布局分析。生源是现代教育办学尤其是民办学校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汕尾市2008年总人口359.23万人,2009年普通高中高考考生1.6608万人,实考1.6332万人,比去年增加1470人;为兴办独立学院提供了丰富的生源。再次,从办学条件分析。在汕尾市兴办独立学院,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一是低廉的办学成本。目前,汕尾市在广东省及沿海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区消费水平不高,建校成本低,易回收。二是宽松的投资环境。汕尾市近年来不断加大集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力度,实行政务公开,建立了高效的行政审批中心,集中审批,减少收费项目,集中收费。今年又全面推进发展大项目,对重点项目采取跟踪服务等措施,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一般由生源、师资和资产三大部分构成。传统的办学观念一直认为,师资是基础,而忽略了生源的分布和资产的优劣。从广东近年来的办学实践看,抢生源和重投入的现象已充分说明,在教育市场的培育过程中,“筑巢引凤”,“引凤生龙”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四是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在广东新一轮的经济布局调整中,汕尾市将是重点发展的地区和城市之一。五是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汕尾是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的家乡,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市一级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种类共有51种,不但保存着4个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稀有剧种: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戏,而且在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几大类中有31个项目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13个项目入选省级,5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古以来具有尊师重教、治学兴邦的优良传统。六是独特的区位优势。汕尾市地处祖国南北海上交通的重要位置.北倚幅员辽阔的内陆腹地,未来的火车连接深圳和上海,海陆交通便捷。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实践证明,靠政府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办高校,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弊端,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同时,与国际化教育发展趋势不相符合。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迈向国际化、迎接教育全球化挑战的关键时刻应运而生的实用法宝。我们应改革政府投入方式,确定新办大学实行官助民办的体制。政府的“官助”表现在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给新办大学以扶持。从我国高校分布现况和汕尾人文历史渊源来看,筹建思聪音乐学院较为适宜。首先,中国南北两所音乐学院都与汕尾有历史渊源,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马思聪先生为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该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高校。是目前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1932年由 马思聪、陈洪先生创办的专业音乐学校--“广州音乐院” 发展而来的星海音乐学院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音乐专业学府。其次,在中国,30岁以上的人不会不知道歌曲《军港之夜》、《在希望的田野上》,30岁以下的人不会不知道歌曲《春天的故事》,但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这些时代名曲的音乐源头,都来自汕尾渔歌。其中,《军港之夜》就直接取材于汕尾渔歌。汕尾是许多音乐名师大家的取经探宝之地。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上世纪60年代曾专门来海丰采风,民乐大师彭修文两次到汕尾,聆听最原始的渔歌旋律。上世纪70年代,钢琴大师刘诗昆也来汕尾体验生活,回到北京创作出的钢琴曲《战台风》风靡一时。广东小提琴家李自力根据汕尾渔歌创作的小提琴曲《丰收渔歌》至今仍是各大音乐院校的小提琴教材。而著名作曲家王酩为电影《海霞》的音乐创作也来过汕尾,留下的那首著名的电影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可以说,汕尾渔歌蕴涵着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已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汕尾市是风景旅游城市,面临南海,形成了“神、海、沙、石”多姿,“湖、岛、湾、岬”独特,“峰、泉、岩、洞”迥异的旅游资源特色,以其依山傍水的旖旎风光被誉为粤东旅游的“黄金海岸”。聚名人之灵韵,这些人文历史渊源和汕尾传统民间音乐元素是筹建思聪音乐学院的基础,连名山、富海、沃原于一体,是艺术类学院办学育人的绝佳之境。成立筹建思聪音乐学院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挂帅,邀请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马思聪研究会,马思聪先生的堂弟马思周、儿子马如龙、侄女马之庸共同参与,扩大宣传和影响,推出筹建方案。借鉴珠海经验,划定专门区域开辟大学园区,吸引全国著名高校南下创办全日制高等教育,走名校和地方双赢之路,大学园区的开辟有利于吸引高科技人才,对发展汕尾蓝色产业大有裨益。 以筹建思聪音乐学院启动大学园区开发,市政府以校园土地、200个财政师资指标、和每年为思聪音乐学院提供500万元的专项基金为合作条件,招商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投入资金建校舍购设备,分别联络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音乐院校中的一个出招牌和名师,吸引他们南下共同创办汕尾思聪音乐学院(某某音乐学院分院),形成一个政府出地、民企出钱、院校出牌的三方共建合作的基础。http://bbs.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陈粤海的微博 :)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看上去挺美 真的假的 、为钱还是为音乐 吹吹水你就犀利。 有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筹建不等于在要建,要建也不等于建成,建成不等于办好.
不过支持楼主的想法. 先听着,存在变数。 支持海哥! 陈委员 又吹这个 不靠谱的 事儿!职院要是改成师范的话毛都木有了!:lol 速来围观! 有水平、汕尾人才 十年前在汕尾读书,当时的学生科长在课堂上给我们授课的时候,他讲,你们交上来的学费中一部分交到市财政局去了,因为汕尾财政亏空,公职人员的工资就靠你们了。 :victory: 支持,有此想法本身就很了不起,咱汕尾缺少的就是好的发展思路 这思路实在不是陈委员发明的,有顺着某人的意,讨好某人的嫌疑。“五毛”又来广播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