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光 发表于 2012-5-29 12:38:52

许固令和他的脸谱画(组图)


http://photocdn.sohu.com/20120529/Img344313169.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120529/Img344313170.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120529/Img344313171.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120529/Img344313172.jpg
李梅文
  他自上世纪60年代画舞台速写,至今已达半个世纪,创作脸谱数千幅。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20多回。1989年在港举办脸谱画展时,林风眠给予很高评价,并将其4件作品推荐给法兰克福美术馆收藏。

  他最近出版《白父脸谱》和《白父彩墨》,作为献给读者和藏家,献给90多岁高龄父母的礼物,富含深意。

  我最初接触许固令的脸谱画,是上世纪90年代在广州的博古斋和广州美术馆举办的许固令画展。一幅幅内涵隽永、色彩斑斓的大斗方脸谱画,以独具的个性和独有的面目,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最近,他新出版了一本厚厚的《白父脸谱》(岭南美术出版社),内中选录了他从1974年《执戟花脸》,到2011年的《粉墨是梦》的135幅作品。

  许固令的女儿名晓白,故其笔名“白父”,画室也叫“白轩”。他出生于闻名的戏曲之乡汕尾。当地稀有的戏曲如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以及潮剧、渔歌等,从小就给了他很大的熏陶和影响。他1960年考入广州美院附中后,常常喜欢跟着中山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戏剧研究工作的胞兄去看戏,对各个剧种的脸谱和服装很感兴趣。1972年,他参加全省美展的第一幅作品,画的就是京剧《十五贯》人物这是他从事脸谱画创作的开始。

  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许固令从广州美术馆退职移居香港。他的人生和艺术展开了新的一页。30年来,他作为一个不拿工资的自由职业华人画家,游艺于欧洲、澳洲、东南亚及台湾等地,努力地吸收西方油画、水彩的技巧和营养,同时也接受了西方艺术市场的观念和洗礼,从而使他的脸谱画创作出现了新的境界。他尝试运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大色彩,去展现最传统最古老的戏剧脸谱题材。笔下的脸谱形象被简化再简化,从一个人画到半个人,从一个脸画到半个脸,直至简练为几条作为符号的线条,在淡化形象中更为自由地表现内心的情感世界。色彩涂抹更加到位,线条变得更加潇洒,狂放而略带抽象的大特写画面,演绎着世间各种不同人生。1989年,他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脸谱画展时,林风眠先生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将其4件作品推荐给法兰克福美术馆收藏。

  许固令自上世纪60年代画舞台速写,至今已达半个世纪,创作脸谱数千幅,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20多回。“脸谱看世界,人生大舞台”。多才多艺的许固令不但善水墨,还精于油画和艺术鉴赏,喜诗文,且书法造诣深。北京大型文学杂志《十月》等均出自其手笔。观其近年创作的脸谱画,也出现大段深富传统功力的题字,书画合一,读来更有文化内涵。其近来与《白父脸谱》一同出版的《白父彩墨》,作为姐妹篇,是画家“献给挚爱的读者和藏家,献给90多岁高龄父母”的礼物,富含深意。一个感恩的艺术家,总是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挚爱的读者、藏家。将读者和藏家摆在父母同等的地位,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怀! (来源:南方日报)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阳光的微博

个元两粒 发表于 2012-5-29 12:56:16

{:6_212:}

我唛A靚仔 发表于 2012-5-29 14:25:45

顶顶更健康{:6_212:}{:4_129:}

广丰颍川 发表于 2012-5-29 16:04:47

明天汕尾 发表于 2012-5-30 00:14:18

{:5_142:}

HF笨人 发表于 2012-5-31 01:40:13

{:4_102:}

知己 发表于 2012-5-31 23:18:41

怎不帖上白父固令一幅内容为梁祝的脸谱国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许固令和他的脸谱画(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