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海陆丰传统武术图文视频之二(罗山拳图+视频)
本帖最后由 汕闽人0660 于 2012-6-20 18:51 编辑汕尾風情《海陸奇葩》 广东省海陆丰传统武术图文视频之二(罗山拳) ---- 蔡惠進
【罗山拳】:海陆丰著名南拳大师郭转(1720——1790),海丰可塘罗山庄厝乡人。清乾隆六年(1741)只身往南少林学艺,被至善禅师收为少林俗家弟子,郭转先后两次入寺,第二次同在寺中的还有可塘下踏村王铁手、汕尾城区东冲镇石洲村王绍良、陆丰西山曾埠胄等八位。1750年八弟子奉师命下山收复被外界侵占的少林寺庵并回乡开拳馆广收弟子。南少林寺是南派拳术之正宗,他吸收我国各家拳术之长,其风格特点既长于手法,又善用腿法,故被誉为“南北合拳”。由于南少林寺拳术的发展及传播迅速,清王朝以“少林整军经武、图谋不轨”的罪名,派兵围剿,黑夜重兵包围了福建少林寺,四面纵火,意欲一网打尽,在寺的和尚只逃出五位武功高强师兄弟(五大門派祖师),因郭转等八师兄弟已经师满回海陆丰执教,幸免此灾!但清王朝大破少林寺后,为了斩草除根,特派高手红眉道人率众高手追踪到海陆丰,以武林界的比武为名,发下武林帖,约定公元1789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在汕尾关爷宫戏台比武,意欲一网打尽。在这次比武中,郭转当场打死了红眉道人,郭转亦中红眉道人毒刀,四个月后不幸逝世,享寿七十岁。 少林弟子为了避开清廷的追捕,四处逃生,每到一地,暗中教拳,发扬南少林拳术。海陆丰少林弟子后被称为“少林海陆八大弟子”。当时,因至善禅师授各人的武功不同,所以各大弟子传习的武功也不同。据有关文献记载海丰罗山郭转及陆丰曾埠胄的拳术同属南派少林雷家教拳系(种),是否与雷家拳同出一脉?这有待行家考证。雷家教拳术是正宗南少林拳,短打近攻,动作迅疾、勇猛、刚劲有力,演练起来富有阳刚之美,同时刚中有柔。技击特点:逢弱则“进打中,退打肢”,遇强则左右闪躲,欺其四肢,巧狠并行,出手快速有力,灵活多变,“得实则刚,化势以柔”,上中下三盘动作快速勇猛,手法严密紧凑,快速连贯腿法虚实难捉,狡诈多变,手脚并用,周身浑然一体。其拳运动幅度较大,动作优美大方,处处表现出拳技的风格特点。罗山南少林拳,简称“罗山拳”,其中武术套路有:头桩、二桩、三桩、柴马桩、赶打、猛虎、献爪、飞偶、步踩、出箖虎、躲仔(粗细躲)、三步推、三脚虎、三角鹰、直马、三角马、战马开门、战马落软、猴公出洞、穿心地仁、十二步、十八步、三十六步、四门、四门捆、四门倒坐、小八卦、大八卦等三十六套,以罗山一百零八步(八卦顿)最为著名。拳术要点为沉肩落肘、腰跨正直、马步沉实。身法要点为正身、小偏身、身转如轴。手形要点为拳、掌、指、爪、肘。手法要点为穿、沉、挑、擒、破、扫、插、内圈、外圈等。步法要点为迫、进、退、横、麒麟步。腿法要点为正钉、侧钉、撩阴、扫、勾及膝。内练:精、气、神,外练:身、手、眼。另外,有棍术:大揽槌、二桩槌、地盘槌、重箭、挑刷、飞偶、反跳箭、反点灯、扬眉(门)吐箭、雪花盖顶、大小八卦棍等十多套。罗山拳“八卦顿”其中部分套路名称为:“五湖四海皆兄弟,关公巡城四门阵,斜锄内扣直马推,倒插金钗魁星踏,童子戏仙撩根拔,子午卯酉门类推,穿心地人双压剪,猴子洗面天地水,金鹰探头双飞燕,横门贯打专斗脚,猴公出洞又膝斗,横马变蹄双剑出,金鸡拍翅开铁弓,猛虎穿峯剪双踝,步采筛(抬)脚阴阳掌,截拳倒插抛铁球,观音坐莲连环腿,双飞蝴蝶猎拔手,关公捋须气非凡,少林拳法十八手”。(罗山《存义堂》香港王捷坚中医师提供“八卦顿”套路名称) 基本特点有:四门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制拙的技击特色。注重下肢的稳定性,步法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使身体灵活转向。上肢动作迅速绵密,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可连续击拳,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在发力时,大多呼喝作声,吐纳运气催力,以增大技击力。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兼以长拳、擅剽手,以声势威猛迅速,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法富有灵活多变,其气势有“铁盾欄身”之称。郭转创立“义兴堂”,以少林拳及跌打伤科行世,在海丰惠州地区久负盛名。其武艺和医学世代相传,名师辈出,其中传承人有:郭堂恢、郭堂府、郭象政、郭象全、郭象治、郭象齐、郭奋远、郭奋志、郭奋实、郭奋厚、郭奋雄、郭奋腾、郭奋某、郭顺虞、郭顺洲、郭顺光、郭顺海、郭顺湖、郭顺潜、郭顺猜、郭彩真、郭彩宗、郭霖燕(旅居马来西亚开馆授徒)、郭俊考、郭俊圆、郭俊庚、郭戌(戌师)、郭歪、郭剑(剑师)、郭琼、郭体、郭慧、郭三、王继葵(郭霖燕之子过继给舅父为嗣,由叔父郭戌傅授拳艺)、郭旭、郭珠谦、王培芳、王培鑫、郭臬、郭熙、郭大孝、郭判、郭硕、郭荣、郭业、郭锄、郭石撬、郭填、郭曲、郭贤梅、郭广、郭亮、郭潭兴、郭握、郭潭如、郭妈安、郭玩、郭漫、郭明集、郭明坚、郭锦明、郭锦存、郭荣华、郭明声、郭明丰、郭镇坤、郭明炉、王捷初、王捷坚、王捷生、王捷江、王捷锋、王捷绍、王捷志、郭乐生、郭兴城、郭宝程、郭永高、郭永长、郭少夸、郭远林、郭志炜、郭志煜,还有海城葫芦肚的郭仕正(号歪)、郭仕南(号汝,得意门徒有:彭钳、陈道怡、陈三荣、陈恢、林乐庭)、郭仕猷(号祯)等等不胜枚举。传下徒弟徒孙不计其数,分布国内国外……。 在历史上,罗山少林拳驰名于世,二百五十多年来,传播于海丰、陆丰、汕尾、惠州、港澳及东南亚等地。中国内地解放后,本派大量拳师陆续涌到香港,有的以授拳行医为生,如本乡传人有王继葵(火欉)、王培芳、郭大孝、郭荣、郭业、郭锄、郭石撬、郭填、郭曲、郭罩、郭贤梅、郭潭如、郭妈安、郭锦存、郭明丰、王捷初、王捷坚(现为风火堂国术协会和南少林罗山拳龙狮总会顾问兼教练和罗山派徐志洪国术总会副会长兼教练)、王捷生、郭兴城(现为罗山派张文声国术总会顾问);还有外乡本派传承人(老前辈):黄国辉、庄报、刘家闲、何炳权、吴荣、杨威树、陈妈丹、李益等。 自郭转创拳以来,罗山派众多传承者相继在内地及海外设所、立堂、创会,发展传衍罗山武术。如60年代初在香港有由罗山人,王培芳、郭大孝等在九龙红磡创立“郭氏宗亲会”罗山公顶楼,内设“罗山诊疗所和武馆”,联系族亲、行医济世、授徒传艺;80年代后有由黄国辉和刘家闲之高徒张文声,以及庄报和王培芳之得意门徒徐连来、李才、苏保、徐志洪等(創会人)本派传承人,先后在香港设馆(堂)创会授徒;还有众多罗山拳师父,在港屋村家中传教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 把家乡武术传授香港的子弟,以期传统拳艺能在异地薪火相传,不致枯萎,为弘扬海陆丰武术与狮艺文化作出贡献。 罗山南少林拳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意义,也是海丰“非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值得弘扬,继往开来,发扬光大。(郭贤露、王培鑫、郭锦明、王捷初、王捷坚、王捷生、郭兴城、郭永长提供部分资料及彩照) 附部分图片视頻
(蔡惠進搜集)
郭锦明表演罗山拳
http://www.tudou.com/v/dKcF9gq6MFY/&rpid=66516970&resourceId=66516970_04_05_99/v.swf
張文聲表演羅山拳
http://www.tudou.com/v/gwLyu9irsqM/&rpid=66516970&resourceId=66516970_04_05_99/v.swf
王捷初表演罗山拳
http://www.tudou.com/v/vvk6SZ4Emvo/&rpid=66516970&resourceId=66516970_04_05_99/v.swf
李益表演羅山拳
http://www.tudou.com/v/O7pe6oIqPXA/&rpid=66516970&resourceId=66516970_04_05_99/v.swf
王捷坚表演108步
http://www.tudou.com/v/uh9TR67o1sw/&rpid=66516970&resourceId=66516970_04_05_99/v.swf
王捷生表演罗山拳
http://www.tudou.com/v/iGE_baPx4E8/&rpid=66516970&resourceId=66516970_04_05_99/v.swf
徐志洪表演羅山拳
http://www.tudou.com/v/8lxqNxhcdfU/&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http://www.swsm.net/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汕闽人0660的微博 汕闽兄的资料真多。羡慕 嫉妒 恨……{:5_142:} 巩书 发表于 2012-6-14 15: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汕闽兄的资料真多。羡慕 嫉妒 恨……
谢谢巩书兄大力的支持。 {:4_102:} 微博评论 发表于 2012-6-14 19:09 http://www.swsm.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好!邀请收到了吗?\n\n 来自 海丰文化资讯 的新浪微博
你好,请问什么邀请呢。 {:5_142:} {:5_17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