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前有同事到汕尾做工程,下塌酒店后给我打电话说,好牛B的一个城市,一下车,没看到的士,没交公,没有普通话,他的瘪三粤语人家听不懂没理他,好是打击。再插个花,话说他吃饭的时候买单他说普通话,小妹跟他说汕尾话,说粤语,小妹还是跟他说汕尾话,于是乎我做了一次汕尾话的推广者...
说到三轮车,摩托车搭客,许多人可能马上会想到某些重要路口堵车的原因,也许有人会说应该学周边的城市直接禁摩。在个人看来这其实不只是个交通问题,更确切的说关系到很多同胞的生计,很是希望听到同是海陆丰的汕尾银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说禁摩吧,如果禁了,首先是这么多依靠三轮摩的人的生计如何维持。这部份人中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靠着一驾三轮车供一两个子女上学养家糊口,更有年轻点的一时找不到工作,又没有较好的可以维持生计的技能,通过三轮车过度着自己。如果一刀切禁摩而没有保障的措施,这部分人员的失业再流入社会,有一部分就很有可能变成社会问题,生计都维持不了的时候就别指望共产主义的伟大思想能支撑什么了。
因此,禁摩的前提是要给靠摩的生活的人免费的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自己放弃摩的这个行业,这就包括相关的技能培训,就业机会的创造,这个难度确实大,没难度要政府干嘛,税收光养公务员吗?
让政府负担所有摩的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也是不可能的,汕尾的经济支撑不起,个人看法是先让一部分人分流出来,这样有助于剩下好部分人资本的积累加速改行。
还有一问题没了摩的出行怎么办,大家都清楚公交吖。可是为什么公交实施了几年效果不明显。这个说白了还是政府的投入不足。再穷再偏的小城没见过汕尾这种拿退休的汽车当公交的,一上去邋邋遢遢的,想坐都恶。公交的线路合理吗?巴掌大一个市区,坐个公交还要走五百米,走到站了一等就是十几二十分钟,为了不迟到扣奖金相信很多朋友会找摩的。因此加大公交班次,站点跟线路的投入是必须的。
公交线路规范了其实对摩的堵车现象还是不能根治,汕尾地面的路本来就窄,专门的摩的自行车道不现实,那可不可以在各个常见的摩的上下客点设置有类似公交车亭或者公共自行车亭一类的设施,这一来打摩的也有专门的站点,不是招手停,摩的师傅揽客也不用开着车到处飙,节省了成本,一个小小的亭一类的设施更能体现政府对底层工作人员的关怀,真想扇自己一耳光,想这么多,不要忘了这是汕尾,大家也吹吹自己的看法吧...
该贴已经同步到 gos_lin的微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