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治赠 于 2012-9-10 16:04 编辑
一、“骂”是无奈的渲泄。 “骂”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远的不说,就说秦始皇一剑定乾坤,那些“亡国”的后裔无可奈何,只有变着法子骂他,甚至连距离秦始皇统一中国二百多年的孟姜女也被抬出来凑热闹。一骂就是二千多年。 中国到了近代,“骂”声更是登峰造极,整个社会几乎是枪声不断,“骂”声不绝。无非是想将对手骂臭,打倒乃至斩尽杀绝。社会愈乱,“骂”声愈烈。 太平盛世也有“骂”声。“骂” 人者大都是心理不平衡,理智失控。就如今天,做不了官或捞不到实权的,“骂”!发不了大财的,“骂” !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得不到解决的,“骂” !“小三” 失宠,财色受损,“骂” !文人相轻,“骂”!环境允许了,无奈多了,社会上“骂”声就会浪高一浪。 二、骂人不骂己是文人的通病。 不知人们是否留意,古往今来,最喜出口骂人的不是草民百姓,而是那些道貌岸然的文人。不少以骂人称著的文人,大都自以为是,骂天骂地骂祖宗,骂人骂妻骂孩子,很少有人自己骂自己。鲁迅先生,堪称近代国字第一骂手,骂人尖酸刻薄,毫不手软,他痛骂旧礼教,却从不斥责自己辜负了原配夫人的一片痴情。 更为有趣的是,大凡以骂人为常态者大都怕别人骂。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骂别人是寇,容不得人家骂他是匪,动辄刀枪伺候。轮到举国骂他时,只好龟缩台湾岛。又如鲁迅先生,骂人勇往直前,轮到人们群起骂他时(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为证),立即“躲进小楼成一统” ,“俯首甘为孺子牛” 。 也有自己骂自己的例外个案。如宣统,辛亥革命爆发他下“罪己诏” 。解放后当了公民,痛骂“前半生” 。 三、骂人最终还是骂己。 骂有多种的方式,有人中意破口大骂,有人擅长刻毒咒骂,有人喜欢指桑骂槐,有人习惯泼妇骂街。骂名有两大类,一类是政治骂名,一类是民间骂名。骂名之多,不胜枚举。但不论如何骂,最终还是自己骂己。如果你骂别人是畜生,别人骂你是禽兽,试问畜生与禽兽有何不同?你挖苦讽刺别人私德,别人也会用同一方式捅一下你的痛脚。岂不是都当众脱下裤子,露出都是一道壕沟两片肥肉。除了屁声有异之外,无非是一个光屁股。 “骂”是骑在马上张开两个血盆大口,谁也占不了便宜。倒不如就事说理论是非。社会上有太多美德,大可唱唱赞歌,官场上有不少黑暗,大可着力鞭挞。没有必要连篇累牍耍弄骂人的游戏。 骂人也是一种权利,谁都不能干涉,但要适可而止。
陈治赠 2012-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