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 发表于 2011-10-9 01:18 
这话不能理解,我一个亲人入院要血时,我们出钱买又不肯买,我们献了血又要收钱卖给我们。为什么?
本人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想跟大家探讨下无偿献血的问题。
一直以来,全国各地都出现用血紧张的情况,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血荒”。出现“血荒”有很多原因,一是各种事故引起外伤出血较多;二是择期手术需要较多用血;三是部分病人及家属存在过分信赖输血或滥用血液现象;四是大家自觉无偿献血还不多;五是……等等。因此,血站和医院为解决“血荒”问题,就出现了“互助献血”。虽然本人对“互助献血”有保留意见,但还是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解释下“互助献血”。
“互助献血”名词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一般情况下,患者亲友可在血站献血(任何血型),并凭献血证为患者换取等量指定血型用血。
本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规中有“互助献血”的规定。但法律只是提倡互助献血,而没有强制性规定。但现实生活中,临床用血不足,无法满足病人的治疗需求,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医院强行要求家属须在患者手术前献血,则违背了献血制度无偿与自愿两条核心原则中的自愿原则,如果患者家属与医院沟通无效,可以向血站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和投诉。汕尾市中心血站的电话是:3399555,如大家有疑问可直接打电话咨询。
谈到这,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向大家呼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自觉的、自愿的无偿献血公益活动,这样也许能缓解“血荒”,使有需要血液急救的人不必再等亲友去互助献血就能及时用血而得到救治了。同时,愿大家身体健康!中国不再“血荒”!谢谢
以下是广东科技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苏婷婷 张学元的采访报道,供大家参考:
近日,一位网友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妻子在外省某医院欲剖腹产,但该院医生提出因血源紧张,剖腹产风险大,出血量也很大,需要家属到无偿献血点献血,最低400毫升,且必须是直系亲属。这位准爸爸称家庭互助献血成为“被献血”,带有强迫性。记者调查发现,同样情景在广州各大医院也都有出现,不少人不得不“互助献血”以换取亲人早点做手术。虽然心有不甘但却无可奈何,院方说这是血液中心要求的否则拿不到血,血液中心说医院用血多献血的人少,医疗用血供不应求他们也没有更好办法。
家属:亲友间互助很作难
“我昨晚连夜从梅州坐车来广州,是来给我大伯来献血,因为他术后需要输血,医生说亲友得先去献血,这样医院才能输血,不然血液中心不会给血。他们说每家医院都是这样规定的,这叫互助献血。”记者在采访广州某医院患者时留意到他手上有一张纸,这是一张《全血互助献血申请表》,上面填有病人(受血者)的资料,也就是陈先生口中术后需要输血的朋友的姓名、年龄、血型等资料,以及申请者(病人家属)与病人关系等资料、申请科室意见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意见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广州基本每家医院都鼓励择期手术病人亲属互助献血,甚至全国医疗资源集中用血多的大城市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血库供血紧张,导致医院里很多手术都无法如期进行。因此,像上例个案中需要大量输血的情况,医院一般都会要求病人家属先找亲朋好友献血,无论何种血型的血液都可以,然后医院才能向血站申请及时调配O型血液,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否则下次手术很有可能被延期。
院方:“被献血”也是无奈
“对于血液,医疗单位是不允许自采自供的,否则属于违法。”广州伊莉莎白医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顺金教授介绍说,医院需要用血了,会把通知单送到医院输血科(血库),由输血科联系血站,登记需要的血量。一天会登记一次,一般上午约血,下午两三点就可以送到了。如果血站的血量充足了,就会按需发放;如果血站的血量不足,就只能按计划发放,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些病人没有血用。” 但医生的“鼓励”,在病人及其亲友耳中,却如同一种“交易”,甚至是“威胁”。
“其实,病人亲友参加‘互助献血’,也是不得已的。如果血源紧张的时候,如果没有互助献血这张纸,想输血都输不到,这是没办法的事。其实,医院只是一个中间角色,相当于一个‘传话筒’,我们把血液中心的要求传达给病人。这是政府行为,全国都通用的模式。”陈顺金称.
血液中心:可缓解供血不足
记者专程以受术病人亲友身份到广州血液中心了解互助献血的情况。“非要亲友献血才能做手术?”“现在血不够用嘛!血不够了大家互相帮助嘛!什么叫互助,就是互相帮助。”一位坐在咨询台边的护士这样回答记者。“医生说不到血液中心献血,血液中心就不给备血?”“你们找人来献(血)啊,没有办法啊!血缺得厉害,两百多家医院都是在这里拿血。”“不献怎么办?”“不献就看医院怎么办了。”另一位护士则对记者说,现在广州街头的流动采血车50%~60%都是因亲友在医院需要输血而互助献血的。
广州血液中心副主任汪传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番禺、花都、增城、从化四个区市外,广州地区二百多家医院都由广州血液中心供血。广州的无偿献血人次已从1998年的三万多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五十多万人次,目前广州血液中心每年临床供血100吨左右,相当于1亿毫升左右。一般情况下,血液中心的库存量至少有7000个单位,可满足一周的临床用血。但广州的献血增速还是赶不上用血增速。
“在血液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动员和鼓励择期手术的病人亲友献血是无可厚非的,这是符合我国《献血法》的。不愿互助献血也不强制,只是手术要适当延期。”汪传喜称,互助献血是血液供应不足时的一种补充,根源是血液需求太多,供应偏紧,是“互相帮助”的一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