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70628|回复: 42

[论汕尾] 读汕尾市民网“傻子”《鲁迅的无奈》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0 14: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汕尾市民网“傻子”《鲁迅的无奈》心得
郑溢涛

      汕尾市民网网友“傻子”发了一篇《鲁迅的无奈》http://www.swsm.net/thread-277354-1-2.html
      在正面反驳他的观点之前,请听我讲个经历——
      几年前,我看到一位本地画家画了一幅“彭湃像”,我感觉不像彭湃,因为我看过的彭湃相片不少!我对画家说:你画的不像彭湃!你最好别说你画的是彭湃!我还对他说:你如果画一个毛泽东像,别人一看却是刘少奇,那么,你就不要当什么画家!
      鲁迅的事,我是看过一些的,我发觉不少人对于鲁迅的陈说,正类似于这位画家画“彭湃”!“傻子”的问题,于此同!以我的阅历看,是“零资讯”!甚至是对少年朋友们的误导!也就是说:你眼中的鲁迅,不是真实的鲁迅!
     “傻子”的问题,其实与陈治赠先生谈鲁迅一样,是不学之过!如今,你要了解鲁迅的史料,真是太简单不过的事了!鼠标轻点,就都出来了!“傻子”如果不想这样做,那就真是傻子了!
      你引用的鲁迅的诗,没错,确是鲁迅的诗!不过,你的解读,却是误读、歪曲鲁迅夫子!


该贴已经同步到 郑溢涛的微博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3 收起 理由
麻辣水 -3 不知所云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我的手机呢?!
[三唯论点] 敢硬能柔是正男
[三唯论点] 五十岁,走后门两年多了
[三唯论点] 我以前的哥们,现在都去哪了?!
[三唯论点] 大灾大难中的“希望之灯”
[三唯论点] 汕尾日报社2016年帮扶民生村工作小结

发表于 2013-9-10 14: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先生可拿出“正解”吗?期待中...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4: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本帖最后由 郑溢涛 于 2013-9-10 14:36 编辑
汕尾人马 发表于 2013-9-10 14:32
先生可拿出“正解”吗?期待中...


陈漱渝:要读懂中国,鲁迅是最感性的历史教材
2013-09-10 08:39 来源: 光明网 字号: 核心提示:

◆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最惹眼的变化是,七年级新课本中删除了鲁迅的《风筝》和郭沫若的两首诗《天上的街市》《静夜》
◆ 有专家认为,鲁迅文章太深刻,不是初中生能感知的,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自然科学以及课外活动;也有人认为,很多删除的文章可能是几代人的记忆,不让孩子学很可惜。

中小学开学之际,鲁迅的散文诗《风筝》在人教版教材中被替换,一场关于鲁迅的大讨论再度升温。事实上,鲁迅作品在教材中被撤换并非首次,每次都会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联想。网友怀旧、“公知”愤慨、媒体褒贬不一,社会舆论一片嘈杂,而真正的鲁迅研究学者们并不愿过多参与其中,他们的“逃避”也有难言的苦衷:在价值观多元的语境中,一般人都不愿意成为话题人物。
按照人教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此次教材微调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了技术层面调整,鲁迅“大撤退”之说纯属媒体误读,然而这样的理由是否成立?与此同时,坊间流传着学生“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的说法,鲁迅文章“晦涩难懂”的问题如何看待?带着这些疑问,光明网专访了中国鲁迅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陈漱渝先生。
“晦涩难懂”说不成立,热爱鲁迅才能讲好鲁迅
从2004年起,一些地方的语文课本开始减少鲁迅作品的入选数量。有教育学者称,由于时代的巨大变迁,早期白话文与当下汉语的差异及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刻性等原因,鲁迅的文章在教学中存在“学生难懂、老师难教、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的现象,由此,鲁迅作品屡屡遭到“下架”处理。
对此,陈漱渝表示,“别拿什么晦涩难懂说事!鲁迅作品中的确有难懂的,但《风筝》却是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一篇散文。除了作品中的忏悔意识年青人可能稍感隔膜之外,其它都没有难懂之处。如果学生觉得难懂,那说明你的确需要好好学习;如果老师觉得难懂,那就有点不可思议。现在的中学老师起码都是大学毕业生,还有不少硕士、博士。如果连《风筝》都读不懂,那就不妨马上去回炉深造,迅速弥补一下知识的缺陷。”
陈漱渝认为,“难”与“易”、“难懂”与“易懂”是相对的概念。受众的年龄与文化水平不同,对“难”与“易”的感受也不同,“遴选教材确实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的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学生就无法跨越鲁迅作品的文字障碍。”
“单从鲁迅作品的字词句而言,其难度难道超过了《诗经》《楚辞》一类的文言文作品吗?”陈漱渝反问道,“孔子距今两千多年,《论语》中也有不少阅读障碍,但仍然作为文化经典在教学中传承,为什么离我们不到一百年的鲁迅作品反而要被剔除?”
“是不是读不懂《论语》就不讲《论语》,读不懂《诗经》就不讲《诗经》?那干脆把《小时代》选做教材算了。但你就真懂《小时代》吗?”针对教育界提出鲁迅“晦涩难懂”的说法,陈漱渝显得义愤填膺。
“老师要起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陈漱渝认为,“说鲁迅晦涩难懂其实是一些教师先产生了畏难的情绪。鲁迅的深刻能否被理解,我们要去看今天的老师持什么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灌注的是什么情感。”
“只有对鲁迅充满感情的人才能讲好鲁迅作品。” 陈漱渝表示,这里的感情饱含的是对鲁迅作品价值的认同和理解,对历史经典的敬畏,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责任,当然还有一名教师理应具有的文学素养。
“太深”、“读不懂”不应该成为鲁迅淡出的理由,“学生不懂,老师就应该把学生教懂,从排拒到喜爱的这个过程是需要靠教师引导的。”
陈漱渝强调,在这个垃圾读物泛滥的时代,珍惜经典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教师更有必要提升自身素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抵御时代的浮躁,这是教育的使命。
“救救孩子”、“解放幼者”的呼声今天依旧适用
“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是《风筝》一文中,鲁迅痛感自己不准小兄弟放风筝,把小兄弟喜欢入迷的表现视为“笑柄”,看作“可鄙”的思想与行为,是对一颗稚嫩的童心的严重摧残,由此进行了自责和反思。
陈漱渝认为,《风筝》主张的就是释放儿童天性。“风筝是儿童的玩具,而玩具就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启蒙教材。”《风筝》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文学代表,《风筝》所表达的是鲁迅对幼者天真情趣的爱护,紧扣新文化人性解放主题,主张尊重人,特别要尊重妇女和儿童。鲁迅在当时喊出的“救救孩子”、“解放幼者”的呼声到了今天依旧适用。
陈漱渝指出,现在的教育体系压抑儿童天性,让孩子远离游戏,远离自然。“今天为什么要减负?减负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应该思考如何保护儿童的天性,不能用成人意志扭曲儿童。现在的教育家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很多学生在网上反应,读书时抵触鲁迅的主要原因,是在课堂上,老师总要以一成不变的模板对鲁迅作品进行阅读分析,每句话、每个字代表了什么,每个段落是什么意思,都要有标准答案,似乎老师引导学生对鲁迅遣词造句的揣度远远胜于对鲁迅精神的理解与对文学审美的培养。如此刻板的教学与阐释,怎能解放孩子的天性、理解鲁迅的“深度”?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思想,依旧是对幼儿“精神虐杀”行为的有力批判。陈漱渝觉得,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全社会都应该重读鲁迅,反思教育的真谛。
鲁迅教我们的是“诚”与“爱”
重新审视鲁迅作品进入语文课堂的意义,陈漱渝提出,语文课程所起的作用并非单纯传授某一种知识技能,而是奠定人文化素养的基础,“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内容之一,落脚点是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音语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修辞逻辑,而且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真正做到施教于学生的灵魂。”他认为,从思想内容、布局谋篇、字斟句酌等几个方面,鲁迅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的经典。长期以来,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的确存在神化、肢解等缺点,但教学的缺点不能依靠剔除教材解决。至于鲁迅作品是否与时代需求相悖,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
鲁迅毕生都为中国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而呐喊,斗争性与批判性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学习鲁迅,第一反应就是要学习他的战斗精神。而关于鲁迅作品的意义,是否仅限于此?陈漱渝认为,阅读鲁迅能够让今天的学生更好的认识历史,同时,鲁迅作品还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普适价值。
“现在的孩子没有历史感。”在陈漱渝看来,鲁迅作品不仅是文学教材,而且是最感性的历史教材。“中国人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没选择英国的宪政体制?为什么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半封建半殖民地究竟是什么社会形态?我们都能够从鲁迅作品中找到答案。”
鲁迅曾对友人说过,“我最讨厌的是谎言和煤烟,最喜欢的是正直的人和月夜”(引自《鲁迅的印象》),在《拿来主义》等文章中他还明确表达过反对能源过度开采。陈漱渝提出,鲁迅教给我们的是“诚与爱”,“鲁迅在30年代就强调过人和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市场经济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支撑,那社会就会变成为骗子横行和假货泛滥的世界。”
鲁迅作品的传播史、接受史长达一个多世纪,今天的我们,如何感知作品中的“立人”教诲与人性光辉?陈漱渝认为,作为文学经典,鲁迅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我们在小学、中学、大学甚至成人与年老后,对同样一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语文教育,真正应该反思的其实是鲁迅作品如何读与如何教,如何让学生感受鲁迅作品的美感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内涵。在鲁迅作品“鸡肋说”、“晦涩说”、“过于深刻说”甚嚣尘上的今天,陈漱渝警示当代教育,不该以求新求异的名义取代鲁迅。

发表于 2013-9-10 14: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9-10 14:35
陈漱渝:要读懂中国,鲁迅是最感性的历史教材
2013-09-10 08:39 来源: 光明网 字号: 核心提示:

虽答非所问..,                             ( 但是坚持本人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5: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汕尾人马 发表于 2013-9-10 14:48
虽答非所问..,                             ( 但是坚持本人特色)

说我“保持本色”,谢谢!
发表于 2013-9-10 15: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能力真太丰富了..;P;P;P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5: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汕尾人马 发表于 2013-9-10 15:14
理解能力真太丰富了..

反语何妨正听!
发表于 2013-9-10 15: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9-10 15:16
反语何妨正听!

把您那只狗绑好,可不要放出来乱咬人(您叫它什么XX情深)。  这个是正话吧?
发表于 2013-9-10 15: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llars 于 2013-9-10 15:32 编辑

90岁黄永玉驳鲁迅名言:干吗要活在人的心上?用得着吗?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3_09/10/29469808_1.s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5: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Sellars 发表于 2013-9-10 15:29
90岁黄永玉驳鲁迅名言:干吗要活在人的心上?用得着吗?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3_09/1 ...

这是黄永玉的问题!文革期间,黄永玉落井下石过!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5: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汕尾人马 发表于 2013-9-10 15:28
把您那只狗绑好,可不要放出来乱咬人(您叫它什么XX情深)。  这个是正话吧?

我着实不知是哪只哦!
发表于 2013-9-10 16: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溢涛 发表于 2013-9-10 15:52
我着实不知是哪只哦!

郑主任没养狗那就是君子了, 如有养小疯狗那可是小人喔。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6: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汕尾人马 发表于 2013-9-10 16:00
郑主任没养狗那就是君子了, 如有养小疯狗那可是小人喔。

这话我赞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3 收起 理由
汕尾人马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9-10 22: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9-10 22: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9-10 22: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9-10 23: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9-10 23: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