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楼主: 普陀居

[论汕尾] 我以前对汕尾改名论不感兴趣,经过风灾,我转为支持汕尾改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5 22: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驴假马威 发表于 2013-9-25 21:59

: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22: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空中的鸟 发表于 2013-9-25 21:35
老是喊改名的人、我想头脑是发热了、改个名想想要花费多少钱?这不是发热发烫后的胡言乱语能做到滴、如果 ...

1,我不认为有所谓的“海独分子”,“海独分子”这个说法既不严谨,也不有利于海陆丰人民的团结。

2,改名要花钱,这是事实。但是,你不能只算经济账,不能只计小利。你要知道,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只是物质财富的增长,也应包括非物质财富的发展。城市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也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城市的名字,在全国人民的心中如果能响亮,这也是一笔可观的非物质性财富。汕尾改名,重新捡起“海陆丰”这张名牌,提升汕尾地区的知名度,本身就是汕尾地区非物质性财富的增长,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汕尾地区物质性的发展。
所以,我认为,汕尾改名是“小钱办大事”,其微小付出和巨大收益相比,微不足道,非常合算。

3,本人过去从为对改名论发表过承诺,你可能是将我与“普陀寺”网友混淆。网友之间的网名如果相似,也会给他人带来误会,何况是城市的名字。由此可见,你这个小小失误,也在反面证明汕尾改名的必要性。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3-9-25 21:51
几千年?太无知了吧!还是再去读历史吧!

我有两点请你注意:
1,海丰县是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清雍下九年(1731年)划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陆丰县。
2.说到历史,“海陆丰”这个名词是进入历史教科书的,大陆大多数版本的中国现代史的教材(从初中到大学)都有提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这本是一笔可贵的历史财富,可惜今人没有充分利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3 收起 理由
公平水库 + 3 观点可嘉,本人表示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9-25 22: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对汕尾改名论 不感兴趣,天兔,我转为支持汕尾改名!放着一个有千年历史、革命历史的海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响亮的“奔向海陆丰”不用,而用了一个让人混淆的“汕尾”,可悲!这种混淆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改名吧!
发表于 2013-9-25 23: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空中的鸟 发表于 2013-9-24 23:41
一针见血!

发表于 2013-9-25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陀居 发表于 2013-9-25 22:38
我有两点请你注意:
1,海丰县是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清雍下九年(1731年)划出石帆、坊廓、 ...


只能说明,海丰设县已经有2124年历史,陆丰设县有282年历史,怎么有“几千年”历史?“海陆丰”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出名。而孙中山先生早就把建设“汕尾”列入建国方略。所以,“汕尾”并不丢人!重要的是,执政者重要建设好汕尾?怎样治理好汕尾?.....
发表于 2013-9-25 23: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陀居 发表于 2013-9-25 22:38
我有两点请你注意:
1,海丰县是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清雍下九年(1731年)划出石帆、坊廓、 ...

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就把建设“汕尾”列入建国方略了,你怎么解释?汕尾这么多年发展不起来,完全是其政务环境极度困差所致,并不以名字来怪东西,楼主显然是以地域之个人情感,在曲解事由!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00: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把建设“汕尾”列入建国方略,这是汕尾唯一能为自己“贴金”的论据了。
但是,孙中山当年真的那么重视汕尾i吗?
我们看看百度百科《建国方略》一书《实业计划》篇的相关说法:
       第三计划:这一计划的中心在于建设一个南方大港。建港的地址应选在广州。广州位于西江、北江和东江三河的会合点,是中国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之一,盛产大米、水果、蚕丝,人口稠密,历史悠久,文化先进,商业发达。自近代以来,广州就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头等海港和商务中心,也是太平洋最大的都市和亚洲的商务中心。但从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广州的国际地位被香港所取代,但它仍然不失为中国南部的商业中心。以世界海港而论,广州居于最便利的地位。如果西南铁路系统建成,它则能够成为中国南方海陆交通的枢纽。孙中山很关心广州港的人文环境建设,他说,广州的附近风景美丽动人,有大海、高山和广大的平地,珠江的北岸有美丽的山脉,其谷地冬天可以避寒,其山巅夏天可以避暑,如果把广州建成一座花园都市,再加上爽心悦目的园林,真可谓是一个人间的天堂。建设广州港需要改良广州水路系统,包括改良广州河汊、西江、北江和东江。孙中山提出,改良广州水路系统需要解决相互关联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防止水灾,二是便利航行。在广州河汊,水灾主要是由于西南下游北江正流的淤塞引起,所以在那里应疏浚河道,将自清远至海一段,一律浚深。救治西江,同样需要浚深、扩宽河道,除去中流暗礁和沙洲。这样,在解决防止水灾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航行问题。自古以来,西江水路就是中国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较大的船只能够从广州直达梧州,较小的船只还能直抵南宁。从航行考虑,孙中山把西江水路的改良工程细分为四段:自三水至梧州,自梧州至柳江口,北支由梧州至桂林以上,南支自浔州至南宁。这条水路落差较大,要提高航运吨位,则需要在各段建筑堰闸,以利航行。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广西、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广东和湖南两省的一部分,面积广大,人口过亿,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都十分丰富,因此,在这一地区大有开发铁路的机会。应由广州起,向各重要城市、矿产地开辟铁路线,使它们都与南方大港相连。西南铁路系统由七线组成,形成一个扇形的铁路网:一是自广州经湖南至重庆,二是自广州经湖南、贵州至重庆,三是自广州经桂林、泸州至成都,四是自广州经梧州、叙府至成都,五是自广州经云南大理至缅甸边界,六是广州思茅线,七是自广州经钦州至东兴。在这第三计划中,孙中山设想建设沿海商埠和渔业港,除了三个世界大港外,还包括营口、海州、福州和钦州等四个二等港,葫芦岛、黄河港、芝罘、宁波、温州、厦门、汕头、电白、海口等九个三等港,以及安东、海洋岛、秦皇岛、龙口、石岛湾、新洋港、吕四港、长涂港、石浦、福宁、湄州港、汕尾、西江口、海安、榆林港等十五个渔业港。他还提出,要建设这么多的沿海商务中心和渔业港,以及沿河商埠,必须在这些商埠及海港城市创立大量造船厂。
发表于 2013-9-26 0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3-9-25 21:51
几千年?太无知了吧!还是再去读历史吧!

省省吧,你懂什么?海丰县是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清雍下九年(1731年)划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陆丰县,因陆丰县也是原海丰的地盘(包括现陆河汕尾),所以统称"海陆丰"地区。改名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头脑发热,汕尾之市名的确在历史,人文和经济带来之多抵触,特别在民间交流中更加突出不便,大家都是爰家乡的,要有创新理忿想路,要敢破解存在问题,海陆丰一定能腾飞!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0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可见,在孙中山的计划中,汕尾只是一个渔业港,连三等港都不是,谈何光荣历史呢?
再说,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在当今的大陆知名度极低,除了少数学者进行研究以外,绝大多数民众都缺乏了解,即使了解,也不会对汕尾这个渔业港产生重视。
但是,海陆丰就不一样了。海陆丰这个名词进入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只要是上过学的人都能知晓,在全国人民的知名度极高,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岂能与之并论?
发表于 2013-9-26 00: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空中的鸟 发表于 2013-9-25 23:44
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就把建设“汕尾”列入建国方略了,你怎么解释?汕尾这么多年发展不起来,完全是其政务环境极 ...

名人的预言与历史背景不同,预言是不同时期作出,是否正确难定论,历史是有背景依据,他记实着这个地方变迁!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0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2007年中国青少年人口详数”调查研究显示,全国小学教育阶段、初中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约为23527.68万人。
这23527.68万人,基本上都能从历史教科书中 知晓中国广东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这是多么巨大的影响力!这是多么高的知名度!
这个影响力不但是可持续发展的,而且其知名度宣传还是免费的,不需要政府花一分钱做广告,教育部的历史教科书自动帮你做宣传,这是何等划算?
有些人认为改名要花钱,所以不主张改名。可是他们有没有想到,花那点小钱,跟这巨大的利益相比,是何等微不足道!
不信,请问,你要花多少广告费用,才能23527.68万人知道广东有座城市叫汕尾?知道汕尾和汕头是两座不同的城市?
发表于 2013-9-26 0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3-9-24 23:36
一个残疾人怎么改名都一样!

本地假专家,汕尾"残废"了吗?,经省医疗专家监定:"汕尾"体质稳定,是器官某部位肿瘤存在,如前期摘除,后期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发表于 2013-9-26 09: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陀居 发表于 2013-9-25 22:31
1,我不认为有所谓的“海独分子”,“海独分子”这个说法既不严谨,也不有利于海陆丰人民的团结。

2, ...

知名度不是靠改名称得到的,是靠实力得到的。
发表于 2013-9-26 09: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粤-汕港-龙 发表于 2013-9-25 23:34
只能说明,海丰设县已经有2124年历史,陆丰设县有282年历史,怎么有“几千年”历史?“海陆丰”是新中国 ...

发表于 2013-9-26 1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兰友 于 2013-9-26 10:49 编辑

形式和内容是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辩证体。通过改名打造城市名片,提高知名度,无可厚非。四川南坪县改名九寨沟县,福建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云南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这些风景名胜城市的改名凸显了其文化旅游主题,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和知名度。可以说,它们都是行政区域改名成功的很好例证。当然,也有改名之后制约自身发展的,这和区域定位密切相关。当前,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趋势,交通不再是发展瓶颈,而成为一种优势。随着国内多条高铁的开通,这种趋势将会愈发加深。很明显,通过改名,力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现代旅游意识,对于汕尾来说是大手笔。 如果,汕尾真要旅游立市,那么改名正当其时。
发表于 2013-9-26 11: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陀居 发表于 2013-9-25 22:31
1,我不认为有所谓的“海独分子”,“海独分子”这个说法既不严谨,也不有利于海陆丰人民的团结。

2, ...

非常有理,支持!:victory:
发表于 2013-9-26 1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兰友 发表于 2013-9-26 10:24
形式和内容是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辩证体。通过改名打造城市名片,提高知名度,无可厚非。四川南坪县改名九 ...

海丰城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海丰某些人总不能老是拿所谓的历史来到处唱山歌,甚至老是鄙视已立市25年之久的汕尾市名,现在还要让她成天去改名?要想想改个名或是换个名做起来这是非常容易的,但花费在改个名的几十亿大洋你可以拿出来吗?如果这些钱你及想改名的诸位"绅士们"真的能拿出来,那你们就改吧!不过,改名之前,你们必需将改名的所有花费先存入银行,让全市民众心中有个底,否则免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