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94181|回复: 54

[问政] 省委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规划新区中汕尾遭遇的尴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0 17: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委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规划新区中汕尾遭遇的尴尬!

      当前正值振兴粤东西北正在上升为广东发展的全省战略,广东将统筹安排6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支持各地市规划建新区。支持只有1个市辖区的地级市选择1个县改设区,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已饱和的地级市可将周边部分乡镇整合并入城区,支持各地级市规划建设1个新区。规划建设的新区将获得省转移支付、税收返还、金融信贷、用地指标、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

一、汕尾市城区的尴尬:
汕尾市城区是中心城区,可不是新区,好象接受不了省委扶持新区建设的政策红利,其实市城区比汕尾的其他县区更需要扶持,没办法,惟有打肿脸充胖子,规划新区,总不能说自己不具备扩容提质条件,不规划新区,希望省把扶持政策红利放在市城区,如果真的这样说,那汕尾脸面何存,同时如果真这样难免会被外人说市城区独食其肥,不顾其他县区的死活!
为什么说市城区比汕尾的其他县区更需要扶持,一直以来大家心目中的市城区是该地级市发展最好的地方,扩容提质就是扩一市最强的地方,不过在汕尾市却不是,海丰县不比市城区逊色,且强很多,这里就不摆数据了,数据比较官方,且摆出来也说不过官方的两个口,对于民众也看不清楚,这里就说一个事实,一个事实就能把强弱说清楚,那就是近来年经常听到市城区的老师在网上呐喊城区教育发不出工资,可在海丰及汕尾其他县区并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样的一个佐证就很明显了,要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连老师工资都发不出来,还何谈教育兴市,教育都不行更何谈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的尴尬: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也不是新区,不过虽然不是新区,要争取新区规划的政策红利也是可以的,毕竟不是市城区,放得下架子,可以说借助省委扶持的契机大力发展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可是这样做好象没什么新区规划配合省委扶持政策!
还有省委扶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这么高调,汕尾不做点新区规划,这样也说不过去啊!

三、海丰撤县为区的尴尬:
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实施方案,支持只有1个市辖区的地级市选择1个县改设区,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已饱和的地级市可将周边部分乡镇整合并入城区,支持各地级市规划建设1个新区。根据《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新批准的“县改区”,5年以内转移支付的待遇保持不变,省政府批准新区扩容提质,新区的省级税收增量将用于该区的建设。
从上面可见省委省政府扶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已经为汕尾市城区扩容提质指明了一个方向,指明了其中一个新区规划的方法,那就是把海丰“撤县为区”,只是汕尾当局做法和省委指示有所违背,一样的撤县为区,省委支持的是把整个海丰县撤为区,而汕尾当局原先的做法是将海丰县的大湖陶河赤坑三镇从海丰划分出来并入汕尾市城区成为新区,之后海丰逐步撤县为区!
省委用意是整个县撤为区,可汕尾当局打着的却是割并海丰几个镇,之后撤县为区的主意,同样的撤县为区但做法完全不一样,前者海丰整个县改为区,之后获得省转移支付、税收返还、金融信贷、用地指标、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而后者则是海丰划分出几个镇并入城区成立新区,这个新区享受省的政策红利,海丰县城并没什么好处,且随着这几个镇并入城区,海丰也将一拆再拆之后,成为局限与中心几镇的区!这样海丰县城即得不到县改为区中省委政策红利,最后又被拆成几个镇的区,海丰县民自然为名为利对这个规划提出反对意见。
当然割并海丰大湖赤坑陶河并入城区成立新区的规划也存在着尴尬,那就是汕尾中心城区未饱和,且海丰大湖赤坑陶河不具备成为新区的条件,要知道这三镇都是大面积是农村地带,你还要硬把它做成一个城区的话,那只能加重主城区的包袱,短板就太多了。
请问汕尾市委市政府有没有响应省委扩容提质的战略,把海丰整个县改为区的规划上报省政府吗?好象没有消息听到,有消息也是兼并海丰的几个镇,要知道海丰具备撤县为区的条件,海丰县近十年来海丰的发展特别快海丰这些年产业发展相当不错,而且各项重要的经济指标逐渐跑到全省县域前15名的位置上,因为环珠三角有一个内环地带,从海丰开到河源南部的东源、源城、清远的佛冈、清新,到云浮的新兴,这一片是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最理想的地方,海丰的地理区位也好,大面积的土地资源,人口也不是很多,而且深汕特别合作区也放在海丰的地块上,应该说海丰所以海丰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发展潜力很大。
请问汕尾有没有正视整个海丰撤县为区呢?是否担心海丰撤县为区,接受省政策红利后扩容提质后,原本基础薄弱的汕尾市城区中心位置不保!
之前海丰县民为名为利反对汕尾市城区扩容提质,只因汕尾打着的并不是把海丰整个县改为区的主意,而是兼并几个镇并逐步分区的主意,如果汕尾当局真的做了海丰整个县撤县为区的规划上报省委省政府,个人表示不出该支持还是不支持!因为海丰县改为海丰区,海丰的声名将随之淡化:
1、海丰声名的淡化,沿用两千多年的声名大为受损,要知道海丰取意于“南海物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清雍下九年(1731年)划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陆丰县。是这片土地最早出现的声名。
2、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海陆丰革命老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第一个工农政权成立的地方,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将大大受影响;
3、海丰县名的淡化,海陆丰名义也随之淡化,汕尾之名也将更一步被扯到潮汕中,汕尾更被说成潮汕的一部分,汕尾人属于潮汕人!
但海丰整个县改为区后利还是不小的,尤其正值广东大力扶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之际,规划建设的新区将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这都有助与海丰跨越发展,中心县城的扩容提质,原本大有基础的潜力无限的海丰将有一个量到质的变化!
利字当前,名方面纵有所损,也难以避免!如果有折中的办法能圆满的解决海丰县名淡化的问题!在下一定大力支持海丰撤县为区!比如为更好延续海丰的声名及历史文化,再加上汕尾市城区一直没取名捆绑了汕尾市名,可把汕尾市改为海丰市,市城区取名汕尾区,当前海丰县则另外起名,如红城区、鸿城区……

四、红海湾新区的尴尬:
     10月31日下午,汕尾市红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在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区规划建设工作,确保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按时完成报批。据了解,按照规划建设构想,新区规划面积约464.8平方公里,人口约52.6万人,范围包括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海丰县鲘门镇及广东省梅陇农场。新区规划将紧紧依托海岸线,利用独特自然禀赋,打造“链条型、组团式”滨海新城。     
     汕尾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本来就是城区范围,说白了就是把海丰县鲘门镇及广东省梅陇农场打造成新区。
海丰.jpg
图中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与鲘门镇及梅陇农场是分开的。

1、鲘门镇加梅陇农场的新区的尴尬!
鲘门镇加梅陇农场不具备成为新区的条件,要知道这两地基础设施薄弱,梅陇农场更是大面积是农村地带,你还要硬把它做成一个城区的话,那只能加重主城区的包袱,短板就太多了。还有鲘门镇属于深汕特别合作区之一,合作区虽然被省委黄牌警告一次,再被警告一次的话就要摘牌,可当前毕竟是汕尾土地,深圳管理,把鲘门镇规划进新区,会不会把深圳给得罪了!另外在梅陇农场万亩良田上打造滨海新城好象不适宜,会不会破坏到土地资源,牺牲大好环境呢?
2、红海湾新区的规划可谓挖空心思,“链条型、组团式”滨海新城这样的口号虽然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大了解用意,可又给人感觉很是大器,一气呵成的样子,看来当中有大策略大规划大动作的样子,其实说白了就是期望市城区及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在省委扶持新区红利中能分一份羹!

五、其他县区尴尬:
陆丰是代管的县级市,陆河是山区县,且距离主城区较远,新区规划当前只有看的份,至于下一步有什么规划就不清楚了!
   
     值此振兴粤东西北正在上升为广东发展的全省战略,省委扶持政策是必然的争取,可当前汕尾关于新区规划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了,其他市的新区基本都通过,惟独汕尾没有新区通过,如新区规划还不得通过,会不会就失去省委扶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支持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支持创建新区的机遇。那么红海湾新区规划是否能通过呢?如果不能,又该做什么调整改变呢?
    当前振兴粤东西北正在上升为广东发展的全省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通过快速交通、产业园区和城区扩容等三大抓手,海陆丰错过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今日不能在战略失误,踌躇不前,海陆丰革命老区人民耗不起。红海湾新区规划如不能通过,那是否转为支持海丰撤县为区,支持海丰扩容提质,使海丰获得省转移支付、税收返还、金融信贷、用地指标、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
    海丰撤县为区的同时需要理顺的问题也一步到位来理顺,并迁汕尾市址及改市名海丰,将海丰打造为新的中心城区,相信凭借海丰根基基础,浓厚人文历史资源,还有人心所向必将促使海陆丰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性大发展。展望未来,海丰作为新的经济政治中心更能更快实现省委给海陆丰制定的全新定位目标,从而海陆丰加快全面融入珠三角,建设成为全省滨海旅游集聚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珠三角产业拓展集聚地。

    以上言语纯属个人之见,请大家见仁见智的看,有罔自猜测之处,大家可以不用理会,这里还请英明神武,正确领导的汕尾市委市政府领导大人有大量,不与计较猜测之言,如不幸言中,纯属巧合!

海陆
2013年11月10日



附:省委省政府振兴发展战略中,当前无新区通过的汕尾路在何方……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摆上了战略地位,明确要求中心城区要加快扩容提质,辐射带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
     在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号召的前提下,粤东西北各市新区计划如火如荼之际,粤东西北各市陆续有新区获批,惟独没在媒体上见到有汕尾新区获批消息,可以想象这对于汕尾不是什么好消息啊!是没向省委省政府上报申请,还是已经申请了却得到否定。
     汕尾无新区通过,是汕尾市城区扩容提质不具备条件或者还是有其他因素呢?是否正如网友所说:汕尾市城区连饱容强质都做不到,何谈进一步的扩容提质,何谈增强辐射力拉动周边县镇发展。
     另外在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中对汕尾做了全新定位,定位汕尾全面融入珠三角,建设成为全省滨海旅游集聚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珠三角产业拓展集聚地。既然做了全新定位那未来发展就必然有新的谋划,可当前汕尾没新区方案通过,这可是危险的信号,难道省委省政府抛弃了汕尾,抛弃了海陆丰革命老区,还是省委省政府对汕尾另有所谋划,也许谋划更大,毕竟汕尾是广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具有衔接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及海峡西岸经济开发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对于广东未来的战略意义可谓举足轻重。
     省委省政府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前提下,汕尾当前无新区通过,未来的汕尾路在何方!
     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中,省委省政府又将对汕尾做什么谋划,具备浓厚人文底蕴,敢为天下先的海陆丰地区,未来又将在广东将扮演什么角色,错过改革开放大好机遇的汕尾未来的路要怎样走,未来的海陆丰路在何方,请大家做探讨……
个人之见:省委省政府支持市城区扩容提质,汕尾无新区方案通过,危也机也!
     危也:无新方案则说明汕尾兼并海丰一部分县镇或海丰撤县为区,得不到上级支持,新区方案不通过这也说明汕尾不具备市城区扩容提质前提条件(饱容强质),以至难以通过市城区扩容提质争取到省委的扶持;
     机也:新区方案不通过,则必然做全新的战略调整部署,以迎合省委大力扶持粤东西北的战略部署,这也许为海陆丰全新的机遇,希望能一步到位解决海陆丰所有问题,包括一直以来呼声很高的改市名迁市址。

海陆
2013年10月5日



该贴已经同步到 海陆的微博

评分

参与人数 2魅力 +1 收起 理由
关注海陆丰 + 3 观点可嘉,本人表示赞同!
海丰公平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站务管理] 你好,申请把这帖子删了,这图片时间有所问题
[三唯论点] 深汕特别合作区这块土地究竟属于汕尾还是深圳
[城事报料] 关于举行“彭士禄同志追思会”的告知。
[城事报料] 强烈要求海丰县委县政府公开1.4亿元都用在什
[城事报料] 海丰母亲河龙津河:是在清淤还是借清淤之名偷
[三唯论点] 关于违建楼盘的拆除,先要做到让老百姓心服口

发表于 2013-11-10 17: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本帖最后由 solinson 于 2013-11-10 17:43 编辑

新区将获得省转移支付、税收返还、金融信贷、用地指标、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

市委书记也说了:新区规划以经济功能区为主导,不涉及行政区域调整。

为什么不摊大一点,让汕尾更多的地方享受这种红利呢??就算建新区,选择一两个地方作为起步区重点开发,也不一定要全面发展!非得要跟深圳争鲘门,搞梅陇农场,不但破坏生态环境,还障碍农业生产。

请大家支持我提议的红海新区,范围包括城区的东涌镇、红草镇、捷胜镇以及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海丰的可塘镇、陶河镇、赤坑镇、大湖镇和陆丰的星都经济开发区。谢谢!!!
 发表于 2013-11-10 18:02:33
新浪官方微博
为海陆兄的执着和公义之心喝彩。[tthread=zxy584659156, 高山不流水]http://app.qlogo.cn/mbloghead/8807b0f1010758f41042[/tthread]
发表于 2013-11-10 18: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名,可把汕尾市改为海丰市,市城区取名汕尾区,当前海丰县则另外起名,如红城区、鸿城区……”这一段了,我就深深的明白,你是死性不改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2 收起 理由
海丰公平 + 2 原创内容,写得不错,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0 18:23:3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先生,为什么城区得到一些资金的支持,你就不高兴呢?。那錢又不是你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2 收起 理由
海丰公平 + 2 原创内容,写得不错,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0 1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10 19:42:0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看了第一段,省里的心思原来省城乡规划局的都不懂,就悄悄告诉了你啊,原来省里的原来意思是让海丰撤县为区的,你跟省里的关系那么好,什么都跟你报告了,为什么不让你做市委书记呢?那样你就能把省里的意思贯彻落实了。还有,写那么多文章如果不要每次都把你要改名的意思写的那么露骨就更好了,海陆,你就这么看不得别人得到发展而海丰没有从中得利吗?你看海丰人发的要求海丰也扩容提质的我们城区人的态度是什么?都是一个市的,我们发展了,最终海丰也会得到带动的,这样子内耗有什么用?打击了城区,海丰继续当老大也不过是当一个破市的老大而已,而我们希望的不是继续成为一个破市的居民,我们希望的是汕尾的各个区域都能大发展,你就别那么狭隘了,把你的眼睛睁大点,别光盯着海丰的哪点利益了,看看整个市,整个省,甚至整个中国,汕尾是什么一个地位,这么穷困潦倒了,还要内斗!?你有空写这些内斗的文章,不如关注下民生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魅力 +3 收起 理由
海丰公平 + 2 观点可嘉,本人表示赞同!
红海湾小香 + 1 观点可嘉,本人表示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0 21: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话,才不希望看到海丰撤县为区,而是海丰早日成为省直管县。如果楼主去过浙江,更能明白省直管县的优越性。虽然“省直管县”是一个趋势,但是由于其改革受到目前官僚层级制度的制约,短期内成为现实难度也很大。
发表于 2013-11-10 21: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kon163 发表于 2013-11-10 19:42
哎,看了第一段,省里的心思原来省城乡规划局的都不懂,就悄悄告诉了你啊,原来省里的原来意思是让海丰撤县 ...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21: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陆 于 2013-11-10 21:57 编辑

省委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规划新区中汕尾遭遇的尴尬!

       当前正值振兴粤东西北正在上升为广东发展的全省战略,广东将统筹安排6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支持各地市规划建新区。支持只有1个市辖区的地级市选择1个县改设区,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已饱和的地级市可将周边部分乡镇整合并入城区,支持各地级市规划建设1个新区。规划建设的新区将获得省转移支付、税收返还、金融信贷、用地指标、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

一、汕尾市城区的尴尬:
汕尾市城区是中心城区,可不是新区,好象接受不了省委扶持新区建设的政策红利,其实市城区比汕尾的其他县区更需要扶持,没办法,惟有打肿脸充胖子,规划新区,总不能说自己不具备扩容提质条件,不规划新区,希望省把扶持政策红利放在市城区,如果真的这样说,那汕尾脸面何存,同时如果真这样难免会被外人说市城区独食其肥,不顾其他县区的死活!
为什么说市城区比汕尾的其他县区更需要扶持,一直以来大家心目中的市城区是该地级市发展最好的地方,扩容提质就是扩一市最强的地方,不过在汕尾市却不是,海丰县不比市城区逊色,且强很多,这里就不摆数据了,数据比较官方,且摆出来也说不过官方的两个口,对于民众也看不清楚,这里就说一个事实,一个事实就能把强弱说清楚,那就是近年来经常听到市城区的老师在网上呐喊城区教育发不出工资,可在海丰及汕尾其他县区并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样的一个佐证就很明显了,要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连老师工资都发不出来,还何谈教育兴市,教育都不行更何谈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的尴尬: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也不是新区,不过虽然不是新区,要争取新区规划的政策红利也是可以的,毕竟不是市城区,放得下架子,可以说借助省委扶持的契机大力发展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可是这样做好象没什么新区规划配合省委扶持政策!还有省委扶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这么高调,汕尾不做点新区规划,这样也说不过去啊!

三、海丰撤县为区的尴尬:
        在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实施方案,支持只有1个市辖区的地级市选择1个县改设区,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已饱和的地级市可将周边部分乡镇整合并入城区,支持各地级市规划建设1个新区。根据《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新批准的“县改区”,5年以内转移支付的待遇保持不变,省政府批准新区扩容提质,新区的省级税收增量将用于该区的建设。
     从上面可见省委省政府扶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已经为汕尾市城区扩容提质指明了一个方向,指明了其中一个新区规划的方法,那就是把海丰“撤县为区”,只是汕尾当局做法好象和省委指示有所违背,一样的撤县为区,省委支持的是把整个海丰县撤为区,而汕尾当局原先的做法好象是将海丰县的大湖陶河赤坑三镇从海丰划分出来并入汕尾市城区成为新区,之后海丰逐步撤县为区!
       省委用意是海丰整个县撤为区,可汕尾当局打着的却是割并海丰几个镇,之后撤县为区的主意,同样的撤县为区但做法完全不一样,前者海丰整个县改为区,之后获得省转移支付、税收返还、金融信贷、用地指标、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而后者则是海丰划分出几个镇并入城区成立新区,这个新区享受省的政策红利,海丰县城并没什么好处,且随着这几个镇并入城区,海丰也将一拆再拆之后,成为局限与中心几镇的区!这样海丰县城即得不到县改为区中省委政策红利,最后又被拆成几个镇的区,海丰县民自然为名为利对这个规划提出反对意见。

     当然割并海丰大湖赤坑陶河并入城区成立新区的规划也存在着尴尬,那就是汕尾中心城区未饱和,且海丰大湖赤坑陶河不具备成为新区的条件,要知道这三镇都是大面积是农村地带,硬要把它做成一个城区的话,那只能加重主城区的包袱,短板就太多了。

      请问汕尾市委市政府有没有响应省委扩容提质的战略,把海丰整个县改为区的规划上报省政府吗?好象没有消息听到,有消息也是兼并海丰的几个镇,要知道海丰具备撤县为区的条件,海丰县近十年来海丰的发展特别快海丰这些年产业发展相当不错,而且各项重要的经济指标逐渐跑到全省县域前15名的位置上,因为环珠三角有一个内环地带,从海丰开到河源南部的东源、源城、清远的佛冈、清新,到云浮的新兴,这一片是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最理想的地方,海丰的地理区位也好,大面积的土地资源,人口也不是很多,而且深汕特别合作区也放在海丰的地块上,应该说海丰所以海丰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发展潜力很大。请问汕尾有没有正视整个海丰撤县为区呢?是否担心海丰撤县为区,接受省政策红利后扩容提质后,原本基础薄弱的汕尾市城区中心位置不保!

       之前海丰县民为名为利反对汕尾市城区扩容提质,只因汕尾打着的并不是把海丰整个县改为区的主意,而是兼并几个镇并逐步分区的主意,如果汕尾当局真的做了海丰整个县撤县为区的规划上报省委省政府,个人表示不出该支持还是不支持!因为海丰县改为海丰区,海丰的声名将随之淡化:

1、海丰声名的淡化,沿用两千多年的声名大为受损,要知道海丰取意于“南海物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清雍下九年(1731年)划出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陆丰县。是这片土地最早出现的声名。
2、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海陆丰革命老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第一个工农政权成立的地方,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将大大受影响;
3、海丰县名的淡化,海陆丰名义也随之淡化,汕尾之名也将更一步被扯到潮汕中,汕尾更被说成潮汕的一部分,汕尾人属于潮汕人!
       但海丰整个县改为区后利还是不小的,尤其正值广东大力扶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之际,规划建设的新区将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这都有助与海丰跨越发展,中心县城的扩容提质,原本大有基础的潜力无限的海丰将有一个量到质的变化!
       利字当前,名方面纵有所损,也难以避免!如果有折中的办法能圆满的解决海丰县名淡化的问题!在下一定大力支持海丰撤县为区!比如为更好延续海丰的声名及历史文化,再加上汕尾市城区一直没取名捆绑了汕尾市名,可把汕尾市改为海丰市,市城区取名汕尾区,当前海丰县则另外起名,如红城区、鸿城区……

四、红海湾新区的尴尬:
       10月31日下午,汕尾市红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在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区规划建设工作,确保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按时完成报批。据了解,按照规划建设构想,新区规划面积约464.8平方公里,人口约52.6万人,范围包括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海丰县鲘门镇及广东省梅陇农场。新区规划将紧紧依托海岸线,利用独特自然禀赋,打造“链条型、组团式”滨海新城。     
       汕尾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本来就是城区范围,说白了就是把海丰县鲘门镇及广东省梅陇农场打造成新区。

b9d783025aafa40fd2a677cba964034f78f0196f.jpg
​图中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与鲘门镇及梅陇农场是分开的。

         1、鲘门镇加梅陇农场的新区的尴尬!鲘门镇加梅陇农场不具备成为新区的条件,要知道这两地基础设施薄弱,梅陇农场更是大面积是农村地带,你还要硬把它做成一个城区的话,那只能加重主城区的包袱,短板就太多了。还有鲘门镇属于深汕特别合作区之一,合作区虽然被省委黄牌警告一次,再被警告一次的话就要摘牌,可当前毕竟是汕尾土地,深圳管理,把鲘门镇规划进新区,会不会把深圳给得罪了!另外在梅陇农场万亩良田上打造滨海新城好象不适宜,会不会破坏到土地资源,牺牲大好环境呢?
       2、红海湾新区的规划可谓挖空心思,“链条型、组团式”滨海新城这样的口号虽然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大了解用意,可又给人感觉很是大器,一气呵成的样子,看来当中有大策略大规划大动作的样子,其实说白了就是期望市城区及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在省委扶持新区建设的政策红利中能分一份羹!
      3、海丰整个县撤县为区的话,整个海丰区都得到省的政策红利,鲘门镇加梅陇农场属于海丰区的范围,一样可以得到,不过当前的新区规划,是城区、红海湾及鲘门镇加梅陇农场得到政策红利,海丰县其他地方没份!区别就在于“谁”与鲘门镇加梅陇农场的组合得到省政策红利!


五、其他县区尴尬:
       陆丰是代管的县级市,陆河是山区县,且距离主城区较远,新区规划当前只有看的份,至于下一步有什么规划就不清楚了!
   
六、汕尾新区规划遭遇多个尴尬,未来的汕尾路在何方!
       值此振兴粤东西北正在上升为广东发展的全省战略,省委扶持政策是必然的争取,可当前汕尾关于新区规划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了,其他市的新区基本都通过,惟独汕尾没有新区通过,如新区规划还不得通过,会不会就失去省委扶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支持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支持创建新区的机遇。那么红海湾新区规划是否能通过呢?如果不能,又该做什么调整改变呢?
      当前振兴粤东西北正在上升为广东发展的全省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通过快速交通、产业园区和城区扩容等三大抓手,海陆丰错过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今日不能在战略失误,踌躇不前,海陆丰革命老区人民耗不起。红海湾新区规划如不能通过,则必然做全新的战略调整部署,以迎合省委大力扶持粤东西北的战略部署,那是否转为支持海丰撤县为区,支持海丰扩容提质,使海丰获得省转移支付、税收返还、金融信贷、用地指标、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最大化享受省政策红利。

        省委省政府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前提下,汕尾当前无新区通过,未来的汕尾路在何方!个人认为这也许为海陆丰全新的机遇,希望能一步到位解决海陆丰所有问题,包括一直以来呼声很高的改市名迁市址。海丰撤县为区的同时需要理顺的问题也一步到位来理顺,并迁汕尾市址及改市名海丰,将海丰打造为新的中心城区,相信凭借海丰根基基础,浓厚人文历史资源,还有人心所向必将促使海陆丰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性大发展。
       展望未来,海丰作为新的经济政治中心更能更快实现省委给海陆丰制定的全新定位目标,从而海陆丰加快全面融入珠三角,建设成为全省滨海旅游集聚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珠三角产业拓展集聚地。

       以上言语纯属个人之见,请大家见仁见智的看,有罔自猜测之处,大家可以不用理会,这里还请英明神武,正确领导的汕尾市委市政府领导大人有大量,不与计较猜测之言,如不幸言中,纯属巧合!

海陆
2013年11月10日

发表于 2013-11-10 22: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扯,还是扯。
发表于 2013-11-10 22: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1-10 22: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区人看到这些肯定不高兴,但是必须承认!不要再沉睡!
海陆 为汕尾 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声音,而这声音说不定就是正能量!
支持海陆 支持 全面建设海陆丰
发表于 2013-11-10 23: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委、市府能在十年内集中精力打造成功滨海新城,为汕尾人民争口气。就是最了不起的功德。
发表于 2013-11-11 00: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城大道王晓程 发表于 2013-11-10 22:35
城区人看到这些肯定不高兴,但是必须承认!不要再沉睡!
海陆 为汕尾 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声音,而这声音说不 ...

发表于 2013-11-11 00: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千、道一万,无非就是看中省给的红利这块肥肉。
发表于 2013-11-11 0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3-11-10 23:37
市委、市府能在十年内集中精力打造成功滨海新城,为汕尾人民争口气。就是最了不起的功德。

都用了几十年举全海陆丰之力发的个汕尾市!再用加一个几十年举全市之力发展个所谓红海湾新区,难道海丰,陆丰,陆河的人民是小妈生出来的,一生出来就要为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奋斗?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的海陆丰人就要默默忍受这种结果???!!!
发表于 2013-11-11 00: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3-11-10 23:37
市委、市府能在十年内集中精力打造成功滨海新城,为汕尾人民争口气。就是最了不起的功德。

汕尾建市有二十几年了,不要说辐射和带动海陆丰的了发展了,不要再给海陆丰添麻烦就可以了!汕尾建市二十几年来,大部分海陆丰,陆河人连汕尾市区可能到为到去过!更不要说享受到汕尾建市带来的利益,如今又搞一个换汤不换药的”红海湾新区“,再过二十年又能怎么样,海陆丰,陆河人又能享受到什么好处??那么这个新区的设不设立对海陆丰,陆河几个县区又有什么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