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锐民 2014年05月22日 中国财经
热点
高盛指出,大陆经济环境欠佳,家庭负担能力下降、按揭利率上升,以及开发商现金流紧绌等,将导致大陆房产巿场需求减慢,估计当前建筑业产能可能过剩,要经历两年的库存调整期。
易锐民 香港特派员
高盛的研究报告预测,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可能即将陷入长达两年的低迷期,然后供需才可恢复平衡;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则将大陆房地产业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大陆楼市自年初至今急转直下,除了三、四线城市出现新盘大幅减价之外,淡况已蔓延至一线城市如广州及深圳,多个新盘仍然滞销,准买家也看淡而离场观望,令交投疏落。
今明两年房价
料将下降10%至15%
高盛指出,大陆经济环境欠佳,家庭负担能力下降、按揭(物业抵押)利率上升,以及开发商现金流紧绌等,将导致大陆房产巿场需求减慢,估计当前建筑业产能可能过剩。
高盛预计,发展商将要经历两年的库存调整期,2014至2015年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将较2013年下降10%至15%,而成交量也会萎缩15%。
穆迪也预计未来12个月大陆住宅房地产销售增长将大幅放缓,库存水平较高以及流动性趋弱。不过,开发商业务规模较大,财务管理审慎,并有良好的流动性,因此预计将更有能力抵御具挑战性的环境。
穆迪助理副总裁兼分析师梁镇邦分析说:“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销售同比将温和增长0%至5%(按过去12个月计),该增长率显著低于2013年全年全国累计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26.6%的幅度。”
截至上月底,穆迪跟踪的八个大陆一二线城市的库存,约为14个月,接近此前的高点。这水平的高库存将削弱开发商的定价能力,并对其运营资本和利润率造成压力。
香港中原地产监测数据则显示,截至4月底,大陆40个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土地累计流标率为26%,较去年底大幅上升10个百分点。
分析指出,在目前成交量疲乏,库存量偏高,楼市降价预期较高的大陆城市,房企拿地意愿普遍减弱,以致流标地块增多。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计,随着三、四线土地市场的降温,政策面将继续放宽,但因为信贷难以松绑,而且此前土地供给量过大,市场降温趋势依然难改。
自4月以来,大陆20强房企对新增土地的“执着”急转直下,4月该20强房企拿地的金额为142.23亿元人民币(28.6亿新元),按月下滑44.12%,按年大跌51.12%。5月的前19天,仅万达一家出手拿地。
另一方面,海通证券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大陆的地方政府,其经营性与投资性净现金流为负,且每年需额外举债覆盖利息等支出。
该报告认为,若地方政府不出售资产和压缩投资,四年后地方政府债务率,将达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标准。
海通表示,地方政府需改善投资性净现金流,方法有两个:一是削减投资规模,二是出售存量土地与国有企业资产。报告测算,若要维持目前近四成的负债率水平,地方投资规模需要削减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