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12772|回复: 4

[纪实] 我行我摄308:青岛山炮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5 23: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岛山炮台遗址5.jpg 青岛山炮台遗址6.jpg 青岛山炮台遗址7.jpg 青岛山炮台遗址9.jpg 青岛山炮台遗址.jpg 青岛山炮台遗址1.jpg 青岛山炮台遗址2.jpg 青岛山炮台遗址3.jpg      今天是7月25日,120年前的今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小日本野心勃勃,蓄谋已久对懦弱的清王朝进行挑衅和战争。120年过去了,可悲的是直到今天依旧有90%的人不知道或不清楚甲午战争的情况。今夜的中国好声音依旧在歌唱,今夜的“百里挑一”相亲会依旧热闹,唯独忘记了小日本当年犯下的滔天罪行。
      今天先把前天到青岛拍的炮台遗址,英语风雨交加,瓦爬到半山腰,没有到达最主要的炮台,遗憾啊!
青岛山炮台展览馆.jpg

楼主热帖
[站务管理] 请问那个管理者关闭了老汉的“谈股论金”帖子
[图看汕尾] 我行我摄379:云南东川螺丝湾红土地。
[图看汕尾] 海风大网佬 我行我摄378集:冬日暖阳白鹭飞。
[文化天地] 哈哈,终于见到“飞过日”!
[站务管理] 请问一下:老汉谈股论金的主贴哪里去了?
[文化天地] “追光猎影:镜头记录平凡生活,光影凝固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23: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青岛山炮台遗址,系侵华德军1899年所建。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是侵青德军的九大永久性炮台之一,是军事总指挥部所在地,曾被德军诩之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对德宣战,青岛成为亚洲惟一的战场。日德两国军队在青岛山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了南、北炮台,惟地下指挥部保存比较完整。该指挥部总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50余个厅、室,大部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望塔,可全面观测掌握进出胶州湾入海口的舰船情况。内设两个蓄水池,可保障2000余名官兵三个月的作战生活用水。
 楼主| 发表于 2014-7-25 23: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甲午战争120周年:记住失败 是为了不再失败
法制晚报—今天,是中日甲午战争开战120周年纪念日。

  120年前的那场战争,将中国拖入深深的黑暗之中。如果说鸦片战争开启了清帝国走向衰败的历程,那么甲午战争则是对其最致命的一击,辛亥革命的到来,在甲午之后变得顺理成章。

  可以说,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史上最为重要的节点。有学者认为,它带来的伤痛与震撼是如此强烈,使得大批中国人改变了政治观念,由“图强”转为“救亡”。

  尽管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屡遭涂炭,但甲午战争开始之前,不少人还抱有“天朝大国”的理念,尤其是对东邻日本,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优越感依旧存在。当时洋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已经拥有了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强大舰队。

  所以,当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朝鲜时,不少政治精英都主张对日本予以迎头痛击。曾经在朝鲜工作多年的张謇说:“以日本蕞尔小国,何足以抗中国大兵?非大创之,不足以示威而免患。”

  自信本来是建立在对实力的分析之上,但结果却叫人大跌眼镜。

  甲午战争,清朝陆军丧师失地,被打得丢盔卸甲,强大的北洋舰队则全军覆没,在欧洲培训的海军骨干几乎消耗殆尽。洋务运动宣告彻底失败,李鸿章被迫代表政府签下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而亚洲的地缘政治、中日之间的国际地位、两国国民的信心,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什么纸面实力强大的清朝军队,会输掉如此关键的一场战争?

  事隔120年来看,原因并不复杂。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仅仅是硬件,而在于是谁来操作硬件。明治维新之后,无论从心态还是从体制上,日本都已经跨入现代化国家之列。

  清朝虽然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变革,如进行洋务运动,但其措施则治标不治本。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个“长技”中只包括生产技术,并不包括先进的政治体制和思想观念,不包括开放和宽容的心态,也不包括科学的决策过程。

  战争开始之时,日本已经做了长期的准备和谋划,而清政府的反应则完全是犹豫、被动的。可以说,日本是在为扩展生存空间而战,清朝则目标不明,似乎仅仅在为“天朝”的尊严和体面而战。

  战争目的不明,再加上被动的应对、落后的外交与宣传、腐败军队的谎报战果、混乱无序的战场配合、帝后们的贪欲、官僚们的私心杂念,以及最后北洋海军错误地死守刘公岛,战略与战术上都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失误,最后才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如果说甲午战争留给我们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清朝军队武器硬件并没有输,爱国将士的牺牲精神也没有输,输的是落后的封建决策机制、输的是不科学低效率的指挥、输的是官场哲学和腐败、输的是人心不齐。

  120年后,人们大规模地纪念甲午战争,不该仅仅停留在纪念英烈上,也不该简单克隆一个“致远号”以示隆重。真正该做的,是认真反思输掉战争的深层原因。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世界范围,竞争从未停止,紧迫感和危机感也从未消除。

  120年前输掉一场战争,让人们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而现在更应该抓住机会,继续改革,跟上世界潮流,不要再输掉未来。
发表于 2014-7-26 09: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红色之旅,老师所行与习总惊人的吻合啊
发表于 2014-7-26 10: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不可忘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