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楼主: 陈显兵

[论汕尾] 「雷公比不上土地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2 23:15:2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太 发表于 2014-10-12 23:04
请问海陆丰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地方文化就是地方历史发展中的人与事,物与像,等等,以及它们的传承及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有兴趣可以继续深究下去
发表于 2014-10-12 23: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嘉华商行 发表于 2014-10-12 23:15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地方文化就是地方历史发展中的人与事,物与像,等等,以及它们的传承及发展。以及对后 ...

是不是要以海丰或者来个海陆丰之名,这个文化才可以继承下去呢?
发表于 2014-10-12 23:24:5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地区文化与区域发展是可以分开的,例如中国与华夏。
发表于 2014-10-12 23: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败者为何败呢?不要为失败者找借口
发表于 2014-10-12 23:26:3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汕尾如果喜欢将海陆丰文化改为汕尾甚至潮汕文化,是可以的,但要慢慢来,需经济及历史的沉淀。直接改海陆丰老区为汕尾老区,人心不附。
发表于 2014-10-12 23:28:5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华商行 于 2014-10-12 23:35 编辑
蓝(太 发表于 2014-10-12 23:25
那么败者为何败呢?不要为失败者找借口


胜败为兵家常事,二虎相争必有一败,没有失败者就没有胜利者。

失败并不需要借口,成功往往是偶然,失败常常是必然



当年陈独秀因嫖娼打架,被四大校董开除,遇到苏联人,那一年1919,不过二年后我党成立,在这之前,孙中山没有想过这条路,中国历史没有这条路,如果四大校董放过他。


中国革命那一年好痛苦。战士在战塝里看远方珍珠港下起洋洋大弹雨。不久日本下原子冰雹,中国革命突然胜利了
发表于 2014-10-13 0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华商行 发表于 2014-10-12 23:28
胜败为兵家常事,二虎相争必有一败,没有失败者就没有胜利者。

失败并不需要借口,成功往往是偶然, ...

1.我问的败者为何败,你却说败为兵家常事,简直是牛头对不到马嘴《我问的是败的原因,你说的确实败的频率》。两虎相争为何有一败?那是败虎实力不济,失败者与胜利者是并存的,就像邪与正那样并存着,但终究邪不胜正。
挺陈者往往都在为他找借口》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是智者经过百分百的努力达到的,失败不是必然的,任何人做一件事情都不是抱着必败的心去做的,而是必胜,要不陈就不会炮击孙中山。
2.历史没有如果,,,假设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发表于 2014-10-13 00:31:10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太 发表于 2014-10-13 00:12
1.我问的败者为何败,你却说败为兵家常事,简直是牛头对不到马嘴《我问的是败的原因,你说的确实败的频率 ...

我说败者是必然,已经说了原因。
成功与失败没有什么值得沉思的,
发表于 2014-10-13 00:40:3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为实力不济,何为邪不胜正。难道说曹操官渡之战实力强,难道说秦王扫六合就是邪不胜正,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计其数,无道伐有道也是有可能的。你不是历史见证者,你只是历史的品尝家。

失败是因为他不是先进的阶级,他代表地主阶级,是老化的阶级。他心态是有的,胜利也是有可能的,心太急无远观计谋和连纵心理。凭一腔热血,与海陆近似。历史不可逆向,如中国两次复辟,只因共和观众深入民心,腐朽阶级需要冼涤心灵,接受民主共和甚至天下为公。


历史是没有如果,只是过去。但是可以假设有如果。因为每个岁月年轮都可能变化,只是过去已成历史
发表于 2014-10-13 0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实力不是指数量的多与少,他是多方面的的结合。不能因为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实力是弱的,要是说是,那只是兵力弱《硬实力》,但他相比于袁绍兄弟是一个智者,懂得用人之道,排兵布阵,谋臣也比比皆是,这就是软实力,比袁绍强多了个去。。。。秦统一了中国难道不是贡献吗?难道不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吗?
你又何尝是历史的见证者呢?
2.挺陈者不是说陈是思想先进人士吗?与海陆近似?这句有点抬高了海陆先生了吧。
3.历史是用来作为一面镜子来修正后来人的,我们必须正视历史。
发表于 2014-10-13 0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又何尝是历史的见证者呢?改为:你又何尝不是历史的见证者呢?
发表于 2014-10-13 01: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华商行 发表于 2014-10-13 00:31
我说败者是必然,已经说了原因。
成功与失败没有什么值得沉思的,

恰恰相反,成功与失败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总结
发表于 2014-10-13 04:24:1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太 发表于 2014-10-13 01:01
1.实力不是指数量的多与少,他是多方面的的结合。不能因为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实力是弱的,要是说是,那只 ...

你看过二十四史的《史记》《三国志》吗?袁昭那么差吗?秦王赢政几乎灭了先秦时代知道吗?好在始皇暴毙早,部分王公贵族人文学者俱在,使先秦部分得以恢复。先秦之前的夏商文化几乎没有。曹操侥幸得胜,是袁绍人心不稳,什么智者可讲。


不要拿《寻秦记》,和《三国演义》来说事。


假如年代再久远一些,有至百年。他那一套方法,可让疆域统一,也使文化开始于秦建国那一天。过去完全是零。
发表于 2014-10-13 0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哥,要是这么说,,土地公还比不上玄武山的佛祖显啊。
发表于 2014-10-13 12: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雷与土地咋看天壤之别,互不相干。其实不然,雷须有土为导,方可直击人间。故雷公伤人毁物,土地亦难逃其责也!
发表于 2014-10-13 13: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华商行 发表于 2014-10-13 04:24
你看过二十四史的《史记》《三国志》吗?袁昭那么差吗?秦王赢政几乎灭了先秦时代知道吗?好在始皇暴毙早 ...

袁绍差不差,这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与曹操相比他差多了
你都会袁绍人心不稳啦,明显软实力输了一大半
侥幸?那么大的一场战役是侥幸能得来的?这只不过是失败者的借口罢了。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功过,秦的统一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有一定的影响的,乃至现在。但他的过也是致命的。
我看历史正视历史,从不带个人感情。
发表于 2014-10-13 15:52:5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太 发表于 2014-10-13 13:36
袁绍差不差,这是一个相对的说法,与曹操相比他差多了
你都会袁绍人心不稳啦,明显软实力输了一大半
侥 ...

又来,商行观世事,皆是因立场不同,时代不同,想法不同,结论也不同。

你所看到的历史不是真正的历史,或者说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原因,那些结果是真的,它是一个点。那些原因大部是假的或者虚拟的,因为书写的是统治者。


例如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是皇帝,但之前发生什么已被改动,所以结果一定是对的,李世是皇帝,但过程是不是这样,不重要,不要深究,可以编。这个是其一。某些皇帝厌恶某朝某人,或者因当时的形势所迫,改动二十四史中正史。烧掉部分野史或残集。这些记载也被改动。如历史上称脏唐臭汉,说这两个朝代乱伦事,一日御女数百,父女,姨侄,人马,隔代,龙阳应有尽有。内容爽到暴炸,比金瓶梅还高潮,比玉蒲团还过瘾。有人说看二十四史的史记和唐书可以打飞机就是因为这样。


应该说,我看历史,从来只信结果,不信原因。而且要考究原因。

陈炯明兵败,是事实,过程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当然各花入各目,各有各理由,这和历史界的争论是一致的,历史任何事情都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但是他们都首先必须承认结果是一致。
发表于 2014-10-13 16:06:1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嘉华商行 于 2014-10-13 16:08 编辑

海陆丰的部分青少年在红草一带,手持红缨枪,组成小鬼队,冲锋只为一座炮台两个异族人,死伤过千,死到日本鬼子没有子弹。用身躯换来了胜利,历史书敢不敢这样写,不信可以去红草采访。



在海丰与汕尾之间海汕公路的红草镇有一个鬼仔坑,无论海丰及汕尾两边是否白天,这个地方时不时会下雨,非常奇怪。驱车刚刚还是阳光,不久进入后就下大雨,经过那一段就又是阳光,这一天这里下了几次雨,可是海丰汕尾全日是阳光,邪不邪。



用生命换来的碉堡,我不知道这些老人家是不是骗人的,但几个老人八九十岁,也许痴呆也未尝不可。




但是华夏因原子弹影响而侥幸,不可不信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