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54385|回复: 35

[论汕尾] 汕尾马宫镇古石砣之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2 09: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0-14 14:59 编辑

汕尾马宫镇古石砣之谜

                                          文/银华

  汕尾城区妈宫镇天后宫内有一个巨大的石秤砣,其制成的历史已无从查考,只是历代管理天后宫的庙祝都把它当作宝贝保护着。现在的理事会也不例外,陈列在回廊内,用红绸布打上彩,并标上重168斤。前几天笔者前往参观时,同行的小郑问陪同的天后宫理事会老庄:有砣就该有秤,这杆秤应该很大吧?老庄说杆秤早已不存在了。
  过后,笔者老是对这一石秤砣想不开,根据常识,在杆秤制作中,一斤重的秤砣要配可秤20—50斤的秤,那么168斤的秤砣该配一把至少可秤上万斤的秤,在没有起重机的古代,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么大型的测量的;其次168斤重的秤砣就够两个壮汉抬了,抬起后又有谁能随意移动秤砣绳?基于以上的疑问,笔者当时就断定这个秤砣是没有秤的!那么这用料上乘,制作精美的大秤砣是做什么用呢?
  也许从妈宫镇的历史中可以找到答案。妈宫镇地名起源于妈宫港前的妈宫(天后宫),该宫始建于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历史以来,妈宫港凭借航运的优势,成了远近闻名的船运中转站和水产品、物资的集散地,自古以来商贸活跃,不仅有当地商家,当地群众前来贸易,周边海边的船家甚至域外的行商也来此贸易。不同地域的人走到一起,对商品度量的统一标准就成了一个突出问题,因为有些地区是使用16两的秤,有些地区是使用24两的秤,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度量标准不一致,这交易是很难开展的。猜想是妈宫人诚信公平也很有智慧,制作了这个大石砣作为公平砝码,标明该石砣重168斤。就是拿任何一把秤来秤此石砣,如果得到的读数是168斤,那么这把秤就准,就可以使用,否则就不能用;但在古代司法管理很难到达的边陲小镇,如何实施这一公平交易的准则?特别是要让外来的商贾信服?于是他们就依借妈祖在人们心中敬畏的威灵,缘于妈祖精神是不同地区行船出海人群心中的神;将这颗大石砣放置于妈祖宫前,因为当时所有的人都会相信,在妈祖面前,谁都不敢短斤缺两欺行霸市,这样就实现了将现实社会人们的行为准则上升为神的戒律,不能不说这是古代妈宫人的智慧!
  这一石砣制成并公约认定之后,也许刚开始有拿秤来校对的,但过后也就无需要了。这种公平,诚信的商业道德已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因此,直至现在妈宫港的鱼市集散市场的信誉很好,妈宫成了远近闻名的港口。
  而后来的人不再清楚这颗大石砣的作用,只是把它作为圣物陈列于天后宫内。
地处沿海的海陆丰,历史以来涉外贸易活跃。也养成诚信、公平的经商理念。妈宫镇古石砣是一个实证,还有一个墟镇名字就叫公平,一直叫到现在。改革开放后,公平镇的工商业很发达,其中服装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当地人视公平为处世和经商的准则。公平出产,公平交易,当然是童叟无欺。
  古文物,古地名,都是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斑斓彩贝!对她进行挖掘,整理,宣传,对一个地区正面形象的塑造是很有意义的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赏 山
[三唯论点] 红色海陆丰——血铸的丰碑
[三唯论点] 龙山春晖
[三唯论点] 陆丰遊槎街陈──传承忠孝美德,沿袭中原古俗
[三唯论点] 龙山春晖
[三唯论点] 龙潭刘氏家祠──抗战时期陆丰版的地道战

发表于 2014-10-12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分析的比较通  文理清晰让人信服  既表达了一种渔家人文化精神又表达了自己的科学看法  可石砣呢 ?你倒是发张图来看看呀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0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à手↘心╣ 发表于 2014-10-12 09:49
分析的比较通  文理清晰让人信服  既表达了一种渔家人文化精神又表达了自己的科学看法  可石砣呢 ?你倒是发 ...

老兄,我今天清早至今就在苦恼这件事,相片找不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0: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华 发表于 2014-10-12 09:58
老兄,我今天清早至今就在苦恼这件事,相片找不到了!

但我相信什么时候去都能看到这个大石砣。
发表于 2014-10-12 10: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图片呢
发表于 2014-10-12 10: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0-12 12: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你是海陆丰的文史学者,我虽然年青时在马宫生活过一两年,还不大清楚这回事的来历,今天学习了。不过,马宫渔民心里的公平秤砣,是有点印象的。那时他们在市场卖鱼,大多本性比较善良。
发表于 2014-10-12 12: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华 发表于 2014-10-12 09:58
老兄,我今天清早至今就在苦恼这件事,相片找不到了!

明天去拍了补办   这等事情没猪脚可如何是好  不科学呀
发表于 2014-10-12 12: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是好文 。
“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汕尾人不认领这个破尿壶,子不语怪、力、乱、神。借妈祖在人们心中敬畏的威灵,不敢短斤缺两欺行霸市。汕尾人还会信神乎?
发表于 2014-10-12 13: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华文学水平差,还称文史学者。笑死人!
发表于 2014-10-12 16: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俦佬仇 于 2014-10-12 16:29 编辑
国庆一虎在海丰 发表于 2014-10-12 13:36
银华文学水平差,还称文史学者。笑死人!

不会吧,银华先生文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语言朴实,夹叙夹议。看过几篇都是好文章。顶!
发表于 2014-10-12 21: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值得参考!希望多发表见解之文。
发表于 2014-10-12 2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地理 发表于 2014-10-12 12:00
谢谢分享,你是海陆丰的文史学者,我虽然年青时在马宫生活过一两年,还不大清楚这回事的来历,今天学习了。 ...

支持!
发表于 2014-10-13 16: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又长见识了,谢谢!
发表于 2014-10-13 17: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阅历不足吧,在下文史类知识实在苍白得可怜,本帖颇具可读性,对我自己来说,算是长了见识。谢谢支持市民网。
发表于 2014-10-13 17: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宫?马宫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20: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话就讲 发表于 2014-10-13 17:44
妈宫?马宫吧?

是吧,现在叫马宫
发表于 2014-10-18 0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哥,能来点图,少点文么。嘻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