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1-3 11:18 编辑
我目前住在海丰县城的老城区。我早餐喜欢隔几日吃一次猪肠粉。近两个月每过几天,我趁晨锻去龙津河老桥头城东侧,也就是中山东路的桥头上一间猪肠粉店用餐。百年老街一带的铺面很不起眼,几乎都没有现代装修,破旧简朴,土里土气。面目憔悴几近经历五百多年风雨沧桑的龙津古桥了。老桥头还是延续了七百载的明代海丰四市十四墟之一的桥头市,至今早晨菜市,还是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可是桥东引桥下,那个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依然热闹非常的竹木市场早已销声匿迹了。猪肠粉店就在桥头那家老牌鼓店正对面,店主人是一位三四十岁的县城普通妇女。不高不矮,清瘦清瘦的。我以前与她素不相识,现在交往也少,仅仅是数次吃早餐一顿饭功夫,但我似乎感觉到,比起如今还是浑浊的龙津河水,她的为人处事是清澈的。这里有古邑市井的生态文明。我觉得: 1、 诚信经营。价钱公道。猪肠粉,二元三块让你点,你如果给小孩子吃,一块钱也能成交。你要在店里小餐桌用餐,清茶任你喝,纸巾随你擦。你若带回家里,她就会三下二除五帮你装在快餐盒里,拿到你手上。货真价实。浸软的新米在店里的小型电磨机当天碾成米浆,依次倒在蒸粉炉的蒸盘蒸熟。因为生意还可以,大部分时间是人等粉,不是粉等人,所以你吃在嘴里还能热气腾腾。米浆不添加生粉。蒸粉炉不远处放着一瓶随时添搅的金龙鱼食油,看样子是在超市买的。配菜主要是刚刚上市的香菜,佐料是前一天晚上弄好的。卫生洁净。铺面老旧,但不脏乱。桌子地板随时打扫。盛粉的盘子是洗净后再到水龙头冲洗。店用一次性筷子。不过,从生态环保来看,我以为,最好还是用洗干净高温蒸过的木筷。而我还没有说出口。肠粉装入薄膜袋才放进快餐盒的。做工有条不紊。快而不躁,没有偷工减料。肠粉店如此,对面那间豆制品店经营的豆干豆浆也大同小异,做豆腐用的纯为自家盐卤水,黄黄的,飘荡着豆味。来自桥东熟牛皮家族的彭叔,他的鼓店也是这样做生意的,因此香港的客户多年来大老远乘长途车来这家没有字号的鼓店买皮制乐器。 2、 原汁原味。猪肠粉的味道实在,颜色透彻而不闪光。细腻条状。基本上是海城的特色。专注米浆、食油、配菜、虾苗、香料的真实配合。讲究清爽可口,咸淡任添。当然没有广州肠粉名闻遐迩。也不是海乾头的汕尾多加些微铁脯粉虾米丝。不像遮浪的层米糕那样讲究海鲜味。不可能学梅陇包菜的肠粉。中国南方盛产水稻,米制小吃琳琅满目。广东肠粉多,云南米粉妙。公平菜粿包些牛肉,梅陇菜粿菜虾鱼肉俱全。一方水土一方小吃,就地取材,异彩纷呈,各有千秋。我出门游玩时,就好品尝一口各地原生态小吃。 3、 一视同仁。她童叟无欺,贫富不别,熟客生客一个样。早晨生意忙,但她知道打工的上班时间紧迫,轻声说服别人谦让他们先取走肠粉。她书可能读的少,普通话却流利,对外省民工也是热情亲切,言行之间没有一丝轻视。 4、 温馨礼貌。无论男女老少,她都会主动招呼,客情相待,客人临走说声答谢。我行走不便,每次走下门口台阶,她不忘一声小心叮咛。她说话柔和而流畅,不管多忙,没有大声猛怪。食客自然斯文达观。这里丝毫没有天上雷公的负面影响,实实在在为海陆丰人争了一口气。也正是人情好吃水甜,街坊都愿意与她交易肠粉。 5、 朴实大方。每次遇到,她都是衣着整洁朴素,一个普普通通的海丰市民。没有披金戴银的店主人,在顾客面前亲切自如,比起少数穿着睡衣睡裤路过到老桥头早市买菜的妇女强多了。睡衣姐的举止,说实在的,这是海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明败笔,比不上几年前我在汕尾做一点事时看到的,家庭妇女去市场买鱼菜,几乎都是淡妆打扮,服饰整洁优雅。猪肠粉店不大可能有西装革履的达官贵人光临,也绝对没有踏入珠光宝气的太太小姐。这里是我们老百姓熟悉的公共生活空间。许多过往或进店的街坊都会跟她热情搭讪,有空唠唠几句,大凡是关心家庭生活的市井话题。但没有听到她东家长,西家短地议论他人。有些离得较远的亲友专程跑来买肠粉,随手帮忙一会儿,互相交流家常关心老人儿女。所以正如她自己说的,不是做大生意的料,年青时试过其它生意,适应不了弱肉强食勾心斗角的商场风云,只能靠勤快实在经营小小肠粉店。她的实诚换来多年生意的稳定,得以养家糊口。 6、 相夫教子。她老公是打工一族的,每日辛辛苦苦,早出晚归。我几次看她在店里悉心准备茶水给丈夫带出门。她两个孩子,小儿子念初中,大儿子就读重点高中重点班。父母没空管教,孩子听话自觉,懂得父母赚钱辛苦,知道平常人家的子女只有靠自己本事生存。把握命运。她辛勤经营,精打细算,可是用在子女教育的费用却出手潇洒,大儿子读初三时几百上千拿去补课。知道我当过老师的,就跟我询问如何教育孩子的事情,我告诉她,你的榜样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大儿子初中时的班主任是位严师,她告诉孩子要知恩图报,记住老师三年的真心教导。儿子上高中,没有多少作业,好像轻松了,她担心上课认真,读书重视理解的儿子放松要求了,我还是劝说她,不必那么挂心,你可以照常对儿子采取爱而不溺。严松适度。懂得为生存读书的孩子,是明白未来的路子怎么走的。当然,我表述时是用通俗的市井语言。她儿子的高中班主任是我前两年上班时的同事,一位有真才实学,踏实稳重安心海丰教书的外省藉教师,我们一直没有来往,彼此相知。我去年病重住院,他却主动关心。他的教育方法是晓之以理,让学生自己思考学习,思考人生。果不其然,一个勤奋好学的班集体感化了她儿子,孩子慢慢从挫折中学会用功向上了。 以上就是我感觉到的猪肠粉店传承的海陆丰生态文明。文中提及的海丰市民,包括那些离乡别井的新汕尾人,是跟我一样的老百姓,不会整天捏紧拳头准备决斗,也不想高谈阔论,更不是一些不可一世居高临下的权势者。我乐意跟他们相处,想写出我们要的文明生活。祈望街坊们平安快乐,日子越来越红火。 我是读书不多的地理爱好者,脑子笨,笔头钝,好玩好动,一辈子当不成作家诗人专家,写不来优美高雅才情洋溢的文学作品,为了向世人传播一点我们海陆丰优秀的市井生态文明,硬着头皮把它鼓捣出来,恳请诸君指教。
林地理2014.11.1
该贴已经同步到 林地理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