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2-3 09:55 编辑
我所理解的职业教育
----我们在潮州市中旅旅游学校一起走过的路
这不是回顾一段尘封的往事,而是向世人韶示一个今日依然生机勃发的事实。 二十多年前,我在誉为海滨邹鲁的潮州市区教书。我是学地理专业的,一直担任高考毕业班的地理老师。1993年,国家教委一个突然的盲目决定,高考考核取消生物地理两科,很多教师转行了。刚好我所在的学校,百花台职业中学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职中,领导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学校与潮州市中国旅行社校企合作,办起了潮州市中旅旅游学校。当时的学校,校园狭窄,设施简陋,没有旅游专业师资、教材、教具,旅游业及其职教方兴未艾,困难重重,前景未卜。我们唯一的优势,是一群实实在在做事的领导员工和老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心是最值钱的教育教学资源。大伙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学校在潮州市选拔招收了五十几名初中应届毕业生,成立首届旅游班,也就是日后人们称道的百花台93级旅游班。领导打破常规,大胆启用我担任专职旅游专业教师,安排英语科处事稳重的黄耀俊老师做班主任,还有刚从华师毕业青春洋溢的陈建民老师上旅游地理,我们合作默契,犹如兄弟,开心快活,哥俩三和几位文化课老师组成一个团结向上的教师小团队,同事间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风雨同舟,一起度过难忘的三载春秋。那是我竹林人生中最为闪光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离不开我的亲友尤其是妻儿的后方支持,更忘不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真诚帮助。特别是三位校长前辈和兄长郑老师柯老师对我的关爱扶持,让我终生受益。永远不能忘怀的还有,那群活泼淳朴的少男少女,师生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他们的音容笑貌久久刻留在脑海。光阴荏苒,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他们现今怎么样了,能不能立志成才?有没有实现老师家长的心愿,脚踏实地,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原本想等几年以后退休了,才跟他们联系的。我也就消声觅迹多年了。没想到,近日,他们主动找着我,说是首次同学大聚会,盛情邀请老师去潮州。当我拄着拐杖,坐上高铁,来到他们身边,昔日的亲切顿时再现。黄老师陈老师也应邀到场了。当年的少男少女,如今脱去稚气,更是活力四射。仪态大方,温柔开朗,三十好几了,为人父母啦,他们还是人人青春依旧,眉宇间充盈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们多年未见,没有人们常有的生分拘谨,一霎那,便融入了久违的师生情同学情之中。班长点名,大家起身宏亮应到。风度翩翩的同学主持让同学依座号自曝经历时,我发现,竟然来了大部分,不少还是从云南、成都、深圳、广州、佛山、汕头等地风尘仆仆赶来聚会的。而且,基本上从事各自钟情的旅游服务业,旅行社、酒店餐饮、景区名胜应有尽有。还有专注潮州传统健康食品的,其中不乏老板和业务经理老总。在西安、北京、广州、深圳、潮州等处显露头角,成为旅游界的佼佼者。就是少数转行的,也是外企、广告、房产、文艺等行业的精英,以及数个在家相夫教子的女同学,都在更适合自己的人生位置发挥出色。连当年几位比较内向寡言的女孩子也变得相当爽朗活泼。同学会气氛热烈,欢声笑语,情缘延续。谈吐间不像少数潮州人的保守固执,也没有书呆子,现代意识观念浓厚。仿佛还能感觉到,亲密友情间彼此暗暗较劲,积蓄能量,继续奋斗,相信未来又是一番龙腾虎跃,好戏连台。我和黄老师相视会心一笑,我们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同学会沿袭读书时的AA制,没有职位高低贵贱之分,气氛融洽自然。那几天,谁有空谁就陪我叙旧游览,不分你我。亲自开车到高铁站接送我们的,还有两位在潮州深圳旅游业务繁忙的老总。聚会已经过去一星期了,同学们依然沉浸在深厚的友情中,那个同学微信群从早到晚滴滴不停,往日的奇闻轶事接二连三爆料,他们尽情品味情谊,畅想未来。老师也自然而然融入其中,共享欢乐。不过,我想的最多的还是职业教育之路。是什么力量让这班职中毕业生拥有这般美好的现在和未来?这几天,我陷入沉思,亲身经历的一幕幕精彩情景浮现在眼前,我渐渐理清思路,欲将我们一起走过的职教之路再次呈现,恳求指正,祈望参考借鉴。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自从韩愈八月治潮之后,韩愈教育思想影响深刻,人们知书达理,崇文重教深入民心。历代潮州英才辈出,能工巧匠不断涌现,职业教育根基厚实。百花台职业中学自1983年创办以后,采取双轨制教学,一方面重视高考,为高等院校输送不少合格人才。一方面倾力职教,为潮州市工商业培养无数实干型的科技文理能手。二十一世纪之前,学生人数不是很多,却大多学有所成,社会好评不断,在省内小有名气。我在这种教学环境熏陶感染数年,教益颇深。因此,不教地理,转教旅游,我一点不觉得意外,反而以为阴错阳差,歪打正着步入适合自己的教书生涯。我天性好动,从小喜爱游山玩水,曾经骑单车几乎遍游潮州城乡,热诚乡土地理,虽然痴迷高考地理,但一直希望能从事旅游职业教育,实现夙愿。考上师范之后,祈盼有朝一日成为人师。我一生最为敬重的教师楷模是陶行知先生。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之生活教育理念渗入骨髓。总想有真正的实践机会。我专心教旅游,又有数位志同道合的搭档,如鱼得水,天助我也。 其实,仅凭血气方刚的满腔热情,纵使有对陶行知先生和陈传康大师之教育理念的一知半解,丝毫没有旅游专业教学经验,条件如此简陋,只能一边摸索一边教学,前路坎坷艰辛,不言而喻。好在学校和企业当坚强后盾,我与黄老师陈老师的相互探讨鼓励,不时走出校门,考察观摩,虚心请教,拜能者为师,一点一滴学习。办学伊始,我经常坐在中旅华侨大厦几个钟头观察员工说话做事,然后回家理解消化,现炒现卖。没有成套旅游教材,我们多方搜集订购,在那个网路尚且落后的年代,自编专业讲义,其难度可想而知。 景区是我们学习的天地,企业是我们实习的场所,教室操场是我们见习的平台,桌椅扫把是我们观摩的道具,平日服饰是我们演练的剧服,砖头啤酒瓶是我们练习的教具,只要将师生置身于生活之中,融入于社会之中,读活书,活读书,处处是学校,时时有教育。一张白纸,因陋就简,反而促成了学生的敢想敢干,思维的灵活善变,动作的敏捷利索,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打下扎实基本功。 由于我们三位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处事冷静细致,学校便放心让我们多次带队旅游考察。福建东山岛、汕头大学、北回归线标志塔、金海湾大酒店、惠州西湖、罗浮山、陆丰元山寺等等,粤东闽南的许多名胜,都留下当年我们师生的无数足迹。我们不时标新立异,自创题目,例如,在惠州西湖布置自发寻找外国游客合影对话的作业,在东山岛安排分组采访游客,每次外出回来都要求各自写考察报告,名目繁多,满载而归。 在学校,侧重道德修养教育。班主任黄老师工作严谨细心,注重孝道伦理,班级管理松而不懈。老师们对学生爱而不溺。学生对我的旅游专业课印象最深的是,礼仪课和旅游心理学。我这两门课程几乎都在教室以外授课考核。方法多变,注重效果,学生由此逐步养成终生良好素质,至今仍然称我为礼仪老师,这竟成了我这个地理老师唯一的特殊称谓。我荣幸。其他老师文化课也是专业特色鲜明,关注实效。譬如,旅游英语,旅游地理,旅游文学等。 两年以后,学校为了培养出国际化的旅游优秀人才,精心组织实习,旅游班学生分为两队,由黄老师和我分别带队去广州两家和深圳一家的高等级酒店实习半年。我负责管理深圳湾大酒店的实习队。同学们安排至不同部门,与酒店普通员工同工同酬,融入酒店团队。师生朝夕相处,亲密融洽。艰辛的劳动,陌生的环境,锻炼了意志,提高了素质,拓宽了视野,为各自未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在来自全国各地强手如林的实习学校中,潮州市中旅旅游学校颇受好评。一些同学还留在酒店工作数年。还有十几位同学考入暨南大学深圳管理学院旅游专业深造,只是当时大学的职业教育可能过于偏重理论,与他们在职中养成的优良旅游基本素质有些脱节,不大利于培养高层次实战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好在同学们多年来,发奋图强,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们多数成为观念新颖,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旅游业老总和企业台柱。实战水平一点不亚于博士硕士。正是目前职场紧缺的经营管理人才。那天,我和其中几位同学到他们同班一位在潮州知名餐厅任厅面经理那里,品尝潮州家常菜,刚好遇上晚餐高峰,看见她和服务员、迎宾、领班一起端菜上桌,亲如姐妹。她毕业后安心餐饮。我在想,这不也是,我们一直传承的团队精神吗,如今更迎合时代潮流。想想,那位在主题公园连锁集团总部主管人力资源的同学,更是以团队精神支撑工作吧。我以为,百花台93级旅游班的成功,是当年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凝聚力战斗力,开启了视野开阔的多向思维习惯,好学上进,踏实认真,才有今天的成效。我们当老师的,仅仅是引路人,为他们拓宽一个良好的开端。 中旅旅游学校后来停办了,随后,百花台职中,也并入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继续承办,至今已经二十一个年头了,而且专业涉及更具体,影响更广泛。比如,百花台各届旅游班的毕业生是潮州市区各旅行社的生力军。然而,斗转星移,时光流逝,首届旅游班大师哥大师姐开创的优良班风校风一直传承弘扬。93级旅游班学生是百花台的自豪和骄傲。我的师弟陈建民老师,比我优秀多了,从第二届开始,他就挑起大梁,后来做了多年教导主任,主管旅游专业,在潮州小有名气。教学骨干黄老师现在高职高考班辛勤耕耘。 当年,我和同学们一起成长,受益更多。数年后,我不得不因故离开心爱的旅游职教,但我不再是书生了,无论企业兼职,停薪保职,还是专心高考地理,乃至近年病休学玩网络文化,我都能将当初跟你们一起学到的本领用在实践中,收益甚丰,谢谢学校和同学们。写下长文,献给在职教之路奋斗的人们,希望起到些微参考价值。当今中国可能不缺博士硕士,更需要现代李冰,现代祖冲之,现代黄道婆。在职业院校读书,学到的,主要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素质、能力、理念、方法。生活教育、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必由之路。 林地理 2014.12.1
该贴已经同步到 林地理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