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2-11 17:00 编辑
推动红色文化引领汕尾文化建市健康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文/一位海丰人 要加大红色文化的内涵建设,为推动红色文化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要充分发掘红色文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红色社会建设的功能优势,为推动红色文化创新发展赢得动力支撑; 要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的发展趋向,为推动红色文化引领汕尾文化建市健康共谋科学路径。 红色文化从一种社会理想升华到现实的执政理念已深入人心。建设红色文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主题,也是构建红色社会的重要任务。汕尾要建设成粤东的中心城市,像一朵亮丽的奇葩光彩照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经济支撑,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那么,汕尾靠什么样的文化引领前行,以怎样人文精神主导文化建设,创造哪些精神文化财富满足广大关心和支持汕尾又快又好发展的“汕尾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曾激励一代代汕尾人。汕尾从1988年建市至今,人均JDP连年攀升,经济社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国家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近期由广大市民共同参与选出的“中国好人”陈介仁,正是一大批自强不息的汕尾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典型事迹不仅是优秀人文精神的时代写照,也是先进文化传承发展的积极导向。这种文化,正是汕尾的“红色文化”,它将指引汕尾红色文化建设迈步前行。 汕尾的红色文化正诞生于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硝烟中,红宫红场、彭湃纪念馆、烈士墓等中国共产党人战斗过的地方,都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那里闪耀光芒,不断传播,生生不息。 近年,在江西省调研考察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专程到瑞金瞻仰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等革命旧址,到井冈山瞻仰了茨坪革命旧居旧址群并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向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了花篮、花圈,还看望慰问了老红军。他饱含深情地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10月16日《人民日报》)汕尾的红色文化历久弥新,当年革命仁人志士(彭湃等革命志士)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永照千秋,其先进性永不可抹,将不断激励包括汕尾市民在内的当代中国广大人民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建设“魅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谐汕尾”是汕尾人民的追求与梦想。在文化提倡主旋律与多样化并存的今天,汕尾在发展现代“网络”文化的同时,不乏也在大力宣传“红色”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新一轮返朴归真的“仿古”文化等等,但构建红色社会,建设和谐的现代文明,汕尾最终以什么样的文化形象昭然于众?仍然要靠几十年来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汕尾作为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地,有着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优势。目前,汕尾正抓紧树立“文化品牌”,通过“汕尾鸟瞰”、规划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宣扬汕尾的特色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重军出击,由点到面,推出“红色套餐”游,不断以良好形象迎接四海宾朋,成为汕尾主体文化的一大亮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创新才能使文化本身更显生机与活力。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面对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红色文化不断面临新生力量的挑战。汕尾红色文化在先进与一般、雄伟与细腻、严肃与诙谐、传统与时尚等多层面多维度文化交织碰撞中,要占据本地区文化建设发展的主流,成为主导文化,担负起传承历史人文精神的重任,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造,推陈出新。要在思路上创新。全面整体长远谋划,“一盘棋”考虑,建构大文化格局。善于整合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善于让“静”的“动”起来、“旧”的“新”起来、“过去”的“复现”出来。善于取长补短,占领先进阵地,积极融入到主流文化之中。这就要求传播汕尾红色文化同时要积极宣讲“创业文化”,化传统意义上的爱国精神为时代召唤的强国之志,在发扬革命精神中弘扬创业理想,积极培养青年一代的创业价值观。积极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努力把思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趣味性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寓乐于教”,让汕尾红色文化始终充满新鲜气息,永远富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成为汕尾建设红色社会的主流文化。成为建设“魅力汕尾”、“红色汕尾”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