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既白 于 2014-12-18 23:39 编辑
驳斥《南方日报》记者无知的说法! 南方日报记者以吴福钦、海陆两人的说法,发表了《把海陆丰比作雷公是褒是贬?》一文,来论证“如一声春雷,一响天下知”,“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的说法,简直是幼稚可笑,不但没有澄清外人的误会,而且更进一步地导致外人对海陆丰的误解!
吴福钦说,彭湃留学回到海丰以后,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开银行、农民看病免诊费。为了褒扬海陆丰人民敢为人先的革命热情,便有了“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这话竟然出自所谓海丰县政协文史委委员之口,令人啼笑皆非!请问:彭湃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开银行、农民看病免诊费。跟雷公有什么关系?海陆丰人民敢为人先,又跟雷公有什么关系?南方日报记者据此而论,只能让一些对海陆丰不怀好意的人,将历史和现实上个别海陆丰人打打杀杀的行为,牵扯到大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镇压反革命的行动,从而坐实了某些污蔑彭湃、污蔑海陆丰人的舆论。至于海陆之说: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东南沿海,海陆丰几千名渔民直达碣石湾参加前线战斗。也是一种无稽之说!
经笔者请教省民俗学会理事叶良方老师,得悉这句话出自海陆丰方言俗语:“天顶雷公,地上舅公”。意谓天上最为人尊重的神明是雷公,地上最为人尊重的亲戚是舅公。这句俗语的历史确实很久,与海陆丰人在民俗上尊重舅公的礼节是一致的。此句民俗谚语,由明代闽南人移居海陆丰而传下来的。现福建闽南地区也流传:“天顶雷公,地上舅公”这句俗语。后来被人取代为“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可贬可褒的流行谚语。南方日报记者竟然采用吴福钦、海陆之说法,也是极为缺乏生活常识的幼稚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