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45850|回复: 34

[论汕尾] 答银华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5 01: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2-25 11:02 编辑

                                                           答银华先生
                                                  陈治赠    2014年12月25日

       关于“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这句俗语的讨论,先生的发言异变为“兴师问罪” ,已失去了探讨的常态。有必要当头喝棒,奉劝先生回头是岸。

       首先,“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这句俗语出现于何时?至少有三种讲法。一是出现于明代,二是产自彭湃革命年代,三是“产生于陈炯明主政广东时期” 。先生不认同,但究竟出现于何时?却说不出来。

        其次,“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这句俗语的含义,目前有四种胸怀坦荡的公开解读。一是称之为明代抗倭寇的写照。二是反映彭湃农运的声威。三是海陆丰人豪侠尚义的见证。四是“母舅公” 之脱胎变异。可能还有第五种诸如海陆丰人蛮不讲理,横行霸道之类的演绎,但除了含沙射影,目前还没有奇文面世。  

         其三,“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这句俗语“产生于陈炯明主政广东时期”,存在着多个版本。笔者取民间其中的一种说法,即:“粤、港的三轮车工人,几乎都是海陆丰籍的退伍军人,大多懂点拳脚,一身侠义豪气。他们公平交易,从不欺诈。路见不平,总会出面相助,动辄大吼一声:我是海陆丰人!恃强凌弱者总会退避三舍,称:“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笔者持这一见解参与“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来源出处及含义的探讨,一方面是还原 “1921年,陈炯明第二次主政广东,任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广东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外舆论誉陈炯明为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海陆丰人民引以为荣,同心同德建设家乡。海陆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全面发展势如劈雳,走在全省前头”的历史真相,一方面是彰显当时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海陆丰人,无不一身正气” 的正能量。提醒今海陆丰人珍惜先辈留下的闪光足迹,团结一致,遏制、减少那些令家乡蒙羞的丑陋行为。

       其四,笔者历来认为,“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  这句俗语,是社会对海陆人的赞誉。豪侠尚义,刚直不呵,是海陆丰人不逝的标记。何以忽然间向贬义倾斜,一下子变成一文不值的?说到底是自己唱衰自己。对于先生头顶上的“破尿壶” ,笔者的点评是:数典忘宗。

       无可否认,今天的海陆丰确实有些落伍,有些海陆丰人也确实不争志,时有出现的负面新闻,被某些人当作 “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俗语的脚注,压得海陆丰喘不过气。产生了“无鬼怨家神” 的心理。“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这句俗语,仿佛成了负面行为的罪魁祸首,非斩尽杀绝不可。于是,海陆丰的历史文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各种否定一切的论调不期而至。打架斗殴、制毒造假之类的丑陋行为,举国到处都有发生,难道是受到“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这句俗语的影响?为什么海陆丰出现负面行为,就怪罪于这句俗语?

        海陆丰负面行为发生,恰恰是这些制造负面行为的人忘记了公理正义,社会公德缺失。先生“找不到‘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有褒义的使用场合”,是因为豪侠尚义,刚直不呵,尊崇正义公理的信念已在海陆丰落地生根。笔者找不到有人打出“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招牌为非作歹的个案。证明海陆丰出现的负面行为,与“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这句俗语毫无关系。阳光之下有阴影。作为顶天立地的海陆丰人不能因噎废食。

         其五,“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具有震撼性的地方俗语,起码流传近百年。不是今天在《汕尾市民网》上舞文弄墨的任何人的发明或杰作。有人争议,说明不同观点的人都承认她的存在,说明这句俗语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是先生想抹就能抹掉。也不可能因为有人贬有人嫌弃,这句俗语就会寿终正寝。褒也好贬也罢,全凭各人以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去解读。千万不要因为坚持自己的看法而对不同观点挥舞棍棒。更不能用某些负面现象曲解甚至妖化这句俗语,继而曲解甚至妖化海陆丰。

        先生对“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这句俗语有何深仇大恨?等候赐教。




该贴已经同步到 缘来缘去的微博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天地从来不造假 岁月无奈诉衷情
[三唯论点] 是民众固执 还是民生使然
[三唯论点] 请给部份底层群体留点谋生缝隙
[三唯论点] 鼓足干劲 迎接新的挑战
[三唯论点] 校园年年飘溢荔香 师生岁岁共享佳果
[三唯论点] 第一城物业管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发表于 2014-12-25 1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希望各位网友在发言在保持理智,就事论事。
一经发现辱人父母,立即处理!
发表于 2014-12-25 08: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关注“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
发表于 2014-12-25 08: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4-12-25 08:47 编辑

呵呵,越描越黑,学术探讨真的不是“深仇大恨”
发表于 2014-12-25 08: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4-12-25 08:50 编辑

有必要指出,陈炯明,在二十世纪一十二年代,无论是整个民国,还是在广东省,他都不是领袖,因为他上面还压着官,文天祥公园内的陈炯明雕塑介绍石牌,说他“曾任两广都督”,但据查,1911年11月广东独立,推举胡汉民为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同年12月胡汉民离开广州,广东省议会公推陈炯明为代理都督。1920年陈炯明从福建回师广东后,被广州军政府任命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此时已无广东都督一职,陈炯明连广东都督都不是,那里来的两广都督?这样涂脂抹粉,想干什么?等候学者赐教。

发表于 2014-12-25 08: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公怎么会跟海陆丰的历史扯上关系呢?
发表于 2014-12-25 09: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探讨必须可客观,
发表于 2014-12-25 09:33:0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哪个版本,在没一个确切的说法,随意拿来宣传家乡的发展,这才是唱衰海陆丰,而且在多数人认为是贬义的前提下,有可能起到的是反作用。
发表于 2014-12-25 09:42:31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海陆的始作俑者和陈先生的再三辩解,放眼市民网还有多少认同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
发表于 2014-12-25 09: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4-12-25 10:02 编辑
solinson 发表于 2014-12-25 09:42
除了海陆的始作俑者和陈先生的再三辩解,放眼市民网还有多少认同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


陈先生光明正大,还可以辩解;

“海陆”惹出大头佛,不敢面对,直接玩尿遁
发表于 2014-12-25 10: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solinson 发表于 2014-12-25 09:33
不管是哪个版本,在没一个确切的说法,随意拿来宣传家乡的发展,这才是唱衰海陆丰,而且在多数人认为是贬义 ...

最扑母的是那些不爱雷公就遭雷劈的言论,居然还他妈上报了。
发表于 2014-12-25 1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solinson 发表于 2014-12-25 09:42
除了海陆的始作俑者和陈先生的再三辩解,放眼市民网还有多少认同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

说实在,这句话还不如深汕高速上原先的那句“奔向海陆丰”
发表于 2014-12-25 1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埔陇宫 发表于 2014-12-25 09:48
陈先生光明正大,还可以辩解;

“海陆”惹出大头佛,不敢面对,直接玩尿遁

冬天太冷,何B仔缩进去了。:lol
发表于 2014-12-25 1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想达到观点致胜,但是大家想法、观念不同,只能取胜少数人,所以见仁见智吧
发表于 2014-12-25 1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雷公、地下***”只能适用于帮会组织,绝对不能用于某个地区的称呼。
发表于 2014-12-25 14: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嘴长在别人身上,让他们说个够!一件好事都有人说不好,一个不管有多好的人都有人说他的坏处。建议大家不要在这里论个不停,因为这事没有明确依据。
发表于 2014-12-25 15: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闻陈时期海陆丰人在省城很有威望,海陆丰话在省城很好使,海陆丰人光着脚挽着裤脚上省城,连当地省城人都有点知意思;然后是炮打孙,孙在当时哪是皇帝一样,孙都敢炮打,陈的威望可想而知。天气下雨,孙装成随从打着雨衣提前灰溜溜逃跑,大炮对着船不停的炸,下着大雨,炮声夹着天上的雷公声不停的炸。。。炸出了这名句。。。嘿嘿,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发表于 2014-12-25 16: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孙中山主张(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作核心论
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和军阀割据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