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4-12-27 13:24 编辑
就《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来源探究完成致陈治赠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陈治赠先生:你好! 感谢你的热心参与,在没有其它来源版本再出现之前,“雷公说”来源已基本清楚:产生于上世纪初陈炯明主政广东时期,少数出外谋生的海陆丰人,(踏三轮车工友,也包括挑夫、泥工等等),活跃于广州、香港等地,团结、有正义感,爱打抱不平。广州、香港等地于是就有:天顶雷公、地下海陆丰,海陆丰人惹不起的传说。这种不带个人情绪对你不同章节的零乱陈述作上出上述的表述你该无异议吧? 如这个观点确认,那将是对“雷公说”争议的一大突破。如果“雷公说”是海陆丰族群图腾,是皇帝圣君封授,再臭后人也得认。如不是,今人根据它的来源质疑、现实作用分析,做出取舍的建议是明智的。 笔者认为,“雷公说”来源于外地、是少数外地人对少数有拳脚、喜欢结群(这个词是从周围工友围上来读到的)在街头纠纷中仗义打抱不平的海陆丰人身上产生的。外地人的这一说法是赞是诽两个方面是同时存在。得到帮助的一方赞,受到打击的一方诽。是赞是诽仅是当时几个出外参与仗义行动的少数人的事,这几个人不能代表海陆丰没出外的数百万人。你同意笔者这一观点吗? “雷公说”是是非场合产生的是非之物,结合它的产生背景,客观解读它的字义应该是这样:天顶雷公最……,地下海陆丰人最……。你如何解读天顶雷公的最……?这也是经常有人说被外界误解的原因,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及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雷公是暴力的象征,受命于天帝,不存在有自作主张及是非判断的职能。在这里,我强调,我还没有研究雷公神,上述只是本人对雷公的印象。估计绝大多数的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说因与海陆丰联在一起,海陆丰人口中的雷公变得有是非观念,是正义的化身,这恐怕是海陆丰特色的雷公,外人不认同是正常的。 再者,社会在发展进步,百年前陈炯明主政时期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现在是国泰民安,时代背景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那时候的街头结伙用拳脚仗义,当时或许会有部分人称之为义举,但在今日文明法治社会中都是法制打击的对象。如果还要提倡那种结伙拳脚街头仗义,这不是引以为荣的好传统,而是倒退了百年的邪恶风气!要不得!这种行为要不得,对这种行为的褒扬也要不得! 你我就“雷公说”展开争辩是对这一历史问题的争辩。笔者为图文彩和理壮,有用了过激的文辞,今日争论结束,我向你致歉!就象乡间演戏,舞台上关公吕布战到脱裤,但到台后,还是同团手足。看你为应帖通宵达旦码字,我一再道呼保重,是出自真心的关切。而你“风云莫测,世事难料。谁先进鬼门关,尚是未知数。”这话怎么听着好象不应该出自一个有德行长者之口?你活八十是你的福气,你应祝贺他人活一百才对。你说是不是?如果认为观点与你不同的人不应长寿,那就跟“海陆”一样,说反对“雷公说”的人担心被雷“卡”。笑脱世人的大牙! 问候,祝先生吉祥! 吴志跃(银华) 二0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