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5-1-7 14:16 编辑
海陆丰俗语---学生怕考,农民惊拿田草
生活当中总有诸多的不如意,因而有“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比人气死人”之说,但这些词句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啰嗦与无奈,带有一种消极,是对现实一种认命。海陆丰俗语“学生怕考,农民惊拿田草”有与其相同的内涵,但比较接近生活,讲开就是一段故事,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相当有震撼力与教育意义。
拿田草其实就除田草,用“拿”字而不用“除”字,自有它的道理与奥妙。除田草现在的人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为了使杂草不能与秧苗争夺有限的营养,用化工药剂彻底地或有选择性地使杂草发生枯死。然而旧时并没有什么除草剂,除田草都是纯手工来完成。
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杂草也跟着疯狂生长争夺水田里有限的肥料,为了保证秧苗足够营养,农民伯伯就要进行人工干预---除草。为了防止带有锯状的稻叶割伤身体,农民伯伯身上必需穿上厚厚的长袖衣裤,脸也包裹严密,只露双眼。防护工作做好后,就在水田里双膝下跪,四肢着地,背朝蓝天,面朝地,匍匐前进,双手左右开弓,在每一株秧苗周围又抓又推,把杂草抓干净。没有懒可偷,从田头爬到田尾,又从田尾爬回田头,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向左,一亩又一亩,一片又一片,如是这般,唯一除草的工具就是十根手指。杂草拿完,膝盖跪烂,掌指流血,浑身乏力,腰酸骨硬,难以动弹,躺在田径上玩蚂蝗两条。为的就是图有个好的收成,这才是粒粒皆辛苦呀!
今天诸多学子衣食无忧、要银可得金,父无耕田,仔又不明五谷,动不动就叫苦言累,对待学业总是缺少了农民伯伯那种为了图个好收成,不惊拿田草的干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对“考”才不用小生怕怕,最终才能玉石成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