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15-1-23 09:59 编辑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胜利召开 答卷合格,前景可期
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共汕尾市委六届四次全会胜利召开。 会议客观总结了去年的工作,虽成绩来之不易,但催人奋进,引以自豪。一年之计在于春。会议确定今年工作的总盘子,目标明确,前景让人期许。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大会,是建设法治汕尾,加快推进汕尾振兴发展的再动员大会。 2014年汕尾有发展吗? 2014年,市委、市政府为汕尾加快振兴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去年,市委、市政府以清晰的工作思路,精准的决策,扭住“三大抓手”,守住“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四大行动”,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6.99亿元,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4%,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加快,先后与73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签约项目金额1155亿元,其中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实现历史新突破,有37个项目相继动工。 新区建设起步加快。率先在全省获批振兴发展股权基金9.3亿元,省建行批准新区基金融资规模60亿元,新增先行贷款5.8亿元。三个起步区已签征地7000亩,收储土地4539亩。加快推进扩容提质,引进省粤运公司投资3.5亿元打造“五十公里公交化”,加快火车站站前官场等配套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金町湾滨海旅游片区保利项目动工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全年完成省、市重点项目的年度投资规模首次超百亿,华润海丰电厂、陆丰核电、宝丽华甲湖湾电厂等项目顺利推进。加快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形成深汕特别合作区、4个县区产业园区和红海湾滨海旅游示范区的“1+4+1”产业园区格局,省政府批准我市设立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汕尾红草产业园、海丰生态科技城、陆河新河产业园、陆丰产业转移园等4个园区首期规划开发面积17.26平方公里,完成征地面积8.34平方公里,共新引进项目19个,广物汽车城、广晟南储冷链、首创塑胶电子项目等陆续动工建设。
全面融入珠三角和深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加入“深莞惠”经济圈,以“3+2”(深、莞、惠+汕尾、河源)模式参与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平安建设行动,陆丰涉毒问题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稳定局面不断向积极方向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深圳联合举办了4场招商推介会,共签约投资项目148宗,意向投资1837亿元,现场动工项目63个,投资规模559.41亿元。 民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74.78%,筑牢民生底线,新开工保障安居工程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均接近100%。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市形象通过有序实施“五大工程”得到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总之,发展实实在在体现在市民百姓生活里,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2015年怎么推进振兴发展? “解决汕尾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发展不充分是汕尾的主要是矛盾,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汕尾发展阶段特征的深刻认识。全会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线,以预期目标为倒逼,努力破解新常态下制约,用好新常态下的机遇,甩开膀子,大干特干。 市委全会精准部署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最根本外部环境下,结合汕尾发展阶段特征的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10.5%左右。明确做好今年工作要把握五个要点:一要坚持开放理念,二要善用市场办法;三要注重法治方式;四要活用融珠机制;五要强化精准落实。确定今年工作五个突出方面:一是更加主动融入珠三角;二是全力加快振兴发展;三是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强化“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不断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正确的方向,精准的办法,可行的措施,持续的发力,我们可预期2015年,汕尾振兴发展前景更让人期待和振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