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话就讲 于 2015-3-2 09:05 编辑
这样的父亲,好吗
文|洪旭盛
也许,作为父亲,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有一个宽厚的胸怀,有一双强硬的肩膀。小时候,渴望你的哺育,希望躺在你的怀抱里撒娇,向往骑在你的肩膀遨游世界。但你没有赋予这一切。
而你,身为父亲,却有一种生来而成的善良、乐观和勤快。
你虽然当过志愿军、上过朝鲜战场、立过战功,却从来没有害过一个人,哪怕在文革时期,你红艳如中天之日,多少地富反坏右分子对你崇拜如神,但你总觉得他们不是坏人,尤其是政权掌握后,他们哪里有能力造反呢?所以你总是对卫兵们说:毛主席说要文斗,不要武批。你极力反对肉体摧残,保护被斗者的人身安全,背后被地富反坏右分子尊为"好人"。
你在逆境中,从来没有流过泪,总是乐呵呵地,今日能过去,不愁明天来。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时候,法院院长逼你承认是邓小平的爪牙,不承认不给饭吃。你宁愿饿着肚子,说:邓小平哪里认识我?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老人家,从何说起我是他爪牙呢?院长没有办法,自己酒足饭饱后,去看戏了。而你却饿着肚子。
说起你的勤劳,远亲近邻,有目共睹。凡是亲戚朋友,都得到你的帮助。老婶建房,你放弃自己的生意,帮她家建房。表叔种柑树,你帮助他挖沟栽种。朋友挖红土建屋,你奋力帮助,甚至土崩被埋,身负重伤,你在所不惜。房亲建房,从来不缺乏你。村里老人生病去世,你护理送葬---只要提起你的勤快,凡是知道你的事迹的,无不夸奖钦佩有加。
这种先人后己甚至是先人无己的行为,的确是高风亮节,但对于生活在父亲卵翼之下的子女,也许不是一件好事。子女从来缺乏父爱、缺乏温情、缺乏进取的方法、缺乏人生奋斗目标。进入社会后,就得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拼搏,于是走弯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屡次失败。也许,心理失衡的时候,会抱怨父亲"家门不理理寨门"。
只有经过一番寒彻骨,梅花绽放扑鼻香之后,才明白父亲的伟大。父亲,只负责播下种子,不可能守候种子一生一世。沃土中的稻黍,郁郁葱葱;悬崖中的松树,挺拔隽秀;旷野上的榕树,遮天盖地。这一切,只来自父亲的种子。也许,这就够了。
白发苍苍的父亲,年纪已经不小,82岁了,却还能在太空漫步机上双脚大幅度摇摆3500次,让中年人惊叹不已,教青年人自叹不如。他笑谈说:我不害人,我乐观,我勤快,我健康。而那些斤斤计较、那些患得患失、那些自私自利、那些损人利己、那些机关算尽、那些野心勃勃的同龄人,现在都哪里去了?他们当中,有的人早逝,有的人重病缠身,有的人进监狱,有的人家破人亡——没有人活过80岁,没有人能善终。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也许见证太多的沧桑,母亲去世的时候,父亲没有掉下眼泪,只是有条不紊地指挥我们为母亲沐浴更衣,只是轻轻地说:老伴,上路了,一路好走!
我本善良,无须为恶;我本乐观,何必忧愁;我本勤快,无缘懒惰。这是父亲的本色。这样的父亲,你认为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