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9168|回复: 22

[论汕尾] 品行不端,何来公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5 14: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5-3-15 14:52 编辑

                              品行不端,何来公德?

         ———评:埔陇宫转帖之《论者自重——也说陈炯明》

                         陈治赠      2015年3月15日

        一、《南都周刊》(2013年9月23日第36期)发表《重估孙中山和他(陈炯明——笔者注)的百年恩怨》系列文章三篇(下简称《重估》。编者:杂文家吴钩)。导言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陈孙恩怨的线条,画龙点睛,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辛亥革命后的百年兴衰,为读者留下深深的思考。《煌煌生前事,寂寂身后名》(作者:唐不遇、记者);《两个大人物的恩怨》(作者:黄修毅、记者);《重估陈炯明》(作者:马勇,中国社科院教授、近代学者)三篇文章,以史为据,揭开了陈炯明与孙中山百年恩怨的历史真相,客观地还原了陈炯明与孙中山的本来面目。读来令人振憾。《重估》的编者、作者,是凭藉对近代历史进行慎重的梳理,对陈炯明与孙中山一生的深入了解,对近代历史事件、特别是对围绕着与陈孙关系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全面掌握,以清晰的视角、锐敏的思维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才能写出如此严谨、精彩的好文章!

       二、埔陇宫转帖之《论者自重——也说陈炯明》一文(下简称《自重》),开宗明义斥《重估》为“扬陈抑孙” 的“下作” 。由此料定,转帖人没有读过《重估》而信口开河。纵观《重估》,通篇以史实说话,何来“扬陈抑孙” ?近代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见仁见智,至今仍备受争议。但有一个共识,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人不是神。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离开他们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环境,一定要用史实说话。惧怕史实的历史人物,肯定是纸扎的鬼像,经不起人间香火。

        如果用史实说话,叫做“扬陈抑孙的下作” ,那么,继续抄摘骂陈颂孙的谬论,以骂为能,满口污秽,《自重》称得上是“恶作” 。《自重》一文不自重。在其中短短二段不足百字的句子中,竟然“混账”了三次!可见作者人格品行之低劣。难怪一见私德两字,就原形毕露。转帖人不仅不敢显露自己的真名实姓,而且既不敢出示《自重》一文的作者名称,又不敢说明原文出处,也就毫不奇怪。

        三、私德是什么?私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良心。如果做人不讲道德良心,就不可能有为社会尽力尽责的品行、操守、人格。正是因为陈炯明私德高尚,他才会无私无畏,造福社稷,一生不敛财不二色,不卖国不害国,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活上的习惯、嗜好因人而异,与私德是两回事。希特勒不是因为不粘烟酒才发动侵略战争。将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嗜好与私德混为一谈,才是无知的搞笑。

         四、对于《自重》一文关于学术探讨方面的内容,笔者已往的网文都有明确的表述。转帖人及《自重》作者如需要继续讨论,请公开真实姓名。



该贴已经同步到 缘来缘去的微博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是历史文明还是黑恶势力
[三唯论点] 天地从来不造假 岁月无奈诉衷情
[三唯论点] 是民众固执 还是民生使然
[三唯论点] 请给部份底层群体留点谋生缝隙
[三唯论点] 鼓足干劲 迎接新的挑战
[三唯论点] 校园年年飘溢荔香 师生岁岁共享佳果

发表于 2015-3-15 15: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一直以来文学史料多亏有历史遗留下资料方便世人阅读才有当下的研究。何必这么较真
发表于 2015-3-15 15: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5-3-15 15: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5-3-15 16:42 编辑

陈公其实不复杂,并且早有定论,有人说名人没人敢下定论,错了,写入国史的评价就是定论,不会因为谁谁谁,在电视台,在报纸上,在榕树脚,提出点个人见解而改写,如要把陈公立为正面人物,那么就去推动国家层面重修国史,我乐见其成。

有人为了突显陈公的清廉,声称都督府全由族亲捐款建造的,子虚乌有,自欺就可以,想欺人?做梦去吧,为了美化陈公,扣个“天顶雷公,天下海陆丰”给他,被人批得体无完肤,可记得?

转发个文章,不代表同意他的看法,仅仅给人参考而已,用不用如此发连珠炮?历史人物谁都可以发表看法,对错自在人心,都改变不了历史定论,权当饭余茶后的谈资。
发表于 2015-3-15 19: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和你争论,争论于历史、于现实并无益处,就此打住。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21: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3-15 19:19
无意和你争论,争论于历史、于现实并无益处,就此打住。

“天顶雷公,天下海陆丰”给他,被人批得体无完肤?充其量只是几个人试图撼大树。还有脸提起。
都督府由陈炯晖出资,族亲捐资建造。
就此打住,不失明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21: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山 发表于 2015-3-15 15:35
一直以来文学史料多亏有历史遗留下资料方便世人阅读才有当下的研究。何必这么较真

谢谢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21: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跟帖关注。
发表于 2015-3-16 01:49:0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人及《自重》作者如需要继续讨论,请公开真实姓名。ok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旭盛 发表于 2015-3-16 01:49
转帖人及《自重》作者如需要继续讨论,请公开真实姓名。ok

转帖人及《自重》作者真实姓名存疑。
发表于 2015-3-16 20: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5-3-16 16:47
转帖人及《自重》作者真实姓名存疑。

争鸣需要实事求是的勇气
发表于 2015-3-16 20: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旭盛 发表于 2015-3-16 20:25
争鸣需要实事求是的勇气

先生言下之意,在下不实事求是?
发表于 2015-3-16 2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3-16 20:29
先生言下之意,在下不实事求是?

不敢。只提倡大家都来实事求是争鸣
发表于 2015-4-25 01:57:1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山 发表于 2015-3-15 15:35
一直以来文学史料多亏有历史遗留下资料方便世人阅读才有当下的研究。何必这么较真

要争鸣,须认真,但要平心静气
发表于 2015-4-25 01:58:0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3-15 19:19
无意和你争论,争论于历史、于现实并无益处,就此打住。

可以继续争鸣
发表于 2015-4-25 09: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埔陇宫 于 2015-4-25 09:33 编辑


我本无意和他争论,但他以“圣人君子”面目出现,敢三翻二次挑事,我一再忍让,是否看我软弱可欺?

他连做人最基本准则:公正、中立、客观都做不到,
敢妄言《论者自重——也说陈炯明》作者“品行不端”,想想也是醉了。

发表于 2015-4-25 15: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显兵 于 2015-4-25 15:48 编辑
埔陇宫 发表于 2015-4-25 09:14
我本无意和他争论,但他以“圣人君子”面目出现,敢三翻二次挑事,我一再忍让,是否看我软弱可欺?

...

同意你的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2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自重》一文不自重。在其中短短二段不足百字的句子中,竟然“混账”了三次!可见作者人格品行之低劣。难怪一见私德两字,就原形毕露。转帖人不仅不敢显露自己的真名实姓,而且既不敢出示《自重》一文的作者名称,又不敢说明原文出处,也就毫不奇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