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宫红场以千秋之笔书写峥嵘岁月
红宫红场以千秋之笔书写着峥嵘岁月的革命史诗 一切为了红色的铭记
挺拔的木棉树、轩峻的红台、朱漆的大门红色的墙……春节期间,一批批游客走进来,就像走进昨天的峥嵘岁月,人们思绪不禁翻卷着当年农运的怒潮。这就是全国著名的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该纪念馆被中央文明委授予“2008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红宫红场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是英雄的舞台,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当年海陆丰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他的战友们主要的革命活动场所。建国后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该馆全体工作者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赢得了海内外游客、参观者的普遍赞誉。
当我们豪迈地走进新时代,红宫红场革命旧址依然充满活力,成为传承革命人物事迹和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教育基地。据该纪念馆馆长介绍,他们主要抓住革命传统工作不放松,着力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方面重视文物和党史研究,先后与有关部门配合,出版了一大批诸如《海陆丰革命史料》、《彭湃文集》、《回忆彭湃》等文献资料。一方面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积极为青少年讲解革命斗争历史,上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利用丰富革命历史资源,与各地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创建活动。
该馆在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内部建设和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护馆藏文物600多套,近1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18件。这些珍贵的文物中,有彭湃留学日本就读早稻田大学时的课本……还有大量的农民运动时期的文献、旗帜、军衣和武器等文物遗存。近年来共投入100多万元,邀请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对部分受损的照片、纸张、武器等馆藏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多年来,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市、县党政高度重视红宫红场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一方面加强文物本体的保护维修。一方面加强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近千万元,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按原貌修复了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宿舍旧址——五代祠;铸造了彭湃铜像;兴建了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和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与海丰工农革命军在红场会师的两座纪念亭。徐向前、聂荣臻元帅分别为彭湃铜像和两座会师纪念亭题字。2006年,彭湃诞辰110周年期间,还在红场东面镌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并在彭湃故居前面的龙舌埔广场,矗立起“彭湃组织六人农会”和“彭湃烧田契”两组雕像,英风扑面,光彩照人!
该馆制订了一系列工作责任制等规章制度,有工作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文物库房管理规定、文物工作人员守则等。尤其是对全馆工作人员分批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还多次选派讲解员参加各省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经常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全面提高讲解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由于服务态度的优化、讲解艺术的生动、精辟、服务环境的改善和提升,该纪念馆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好评。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年均接待游客、参观者达36万多人次。先后前来瞻仰彭湃铜像和参观红宫红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崇敬的心情,欣然命笔,为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 留下了珍贵的墨宝,激励新的一代创造美好的未来。
该贴已经同步到 海陆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