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轮回的村民、凋敝的乡村
现在大多数农村,田间地头很难看到忙碌的身影,只有老人和孩子,连中年人都很少看到,那些年轻力壮的人都在城市里务工。陪伴村子更多的是宁静。
上世纪90年代,村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在山间,你能看到肩扛柴禾的樵夫;在田头,你能看到弯腰耕作的农夫。他们都是村里体能最强的人,也年轻。
外面的世界因改革开放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加入到南下打工的队伍中,纷纷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工厂中,成为第一代农民工。
农民工进城后,把挣来的钱寄回农村,用来供孩子读书生活和赡养老人,慢慢的,村里的木房子被推倒,盖起一栋栋新楼房,长年累月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在这些空旷的房子里。
留守儿童生活在没有父母教育的天地里,就像野草一样,在农村的土地上渐渐长大。
如今,留守儿童像父辈当初一样,进城务工是唯一出路,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成为第二代农民工。留守的经历,又将在他们的子女身上轮回。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引起学者、有责任官员的重视,希望通过实践考察,寻找新的出路,以拯救凋敝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