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市委书记石奇珠到城区凤山街道调研。他对在场的城区党员干部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外地人到汕尾,在霞洋长途客运站提前购买了回广州的车票。返程那天,他到了霞洋车站才发现,车票丢了。这位旅客向车站的工作人员求助。工作人员热心地将他送上开往广州的班车,并嘱咐他:“车上哪有空座位就坐那。”让这位旅客很感动。回到广州后,他向朋友们说起此事,赞扬汕尾人助人为乐的事迹和雷锋精神。石书记讲了这故事后接着说,“天上雷公,天下海陆丰”这句话应改为“天上雷公,汕尾处处有‘雷锋’”,这样才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汕尾人助人为乐、文明礼仪的民风本质。石书记倡议城区开展“天上雷公,汕尾处处有‘雷锋’”主题活动,让雷锋精神为汕尾创建省卫生、文明城市工作注入时代新内涵与新活力。
在汕尾的大街小巷、在寻常百姓、在党员干部中,我们都能看到 “雷锋”精神的闪现:
万众捐巨款救助重病学生
曾禹豪是城区新城中学高二(5)班的学生。今年1月中旬,他在省人民医院检查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患急性肾损伤、肺部感染和肾衰竭等疾病。3月24日,新城中学得知禹豪患重病,且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后,便向全校师生发出一封 “学雷锋、献爱心”的倡议书,号召大家向曾禹豪同学捐款。随后,汕尾日报社也派记者采访报道,向社会呼吁救助曾禹豪。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城中学及市区中小学师生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友爱之手,从一元到几百元、上千元,大家为曾禹豪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和曾禹豪同班的张同学说:“我把父母给的500元压岁钱全捐了,只为表达我对曾禹豪同学的一份心意和祝福。如他能战胜病魔,早日康复,重返校园,我就非常快乐!”据统计,全市2万多人参与了救助曾禹豪的爱心行动,共捐款42万多元。
10月16日,曾禹豪的父亲曾汉旭高兴地告诉笔者:“非常感谢所有向曾禹豪捐款的爱心人士。8月1日,省人民医院为曾禹豪和他姐姐做的骨髓移植手术很成功,曾禹豪现在身体康复令人满意。医生说11月初可以出院。”
社会的爱心,力量是无穷的,它让花季少年曾禹豪战胜了病魔,生命之树重新充满活力。
受伤外来工遇到“热心肠”
去年7月19日下午,东涌镇巡逻队发现在该镇信联毛织厂附近路边躺着受伤的一男一女,年龄30多岁。其中,男子头部流血,手骨折断,女子伤势较轻。经询问,他们是一对农民工夫妻,四川达州人。当天上午刚来东涌镇找工作,被倒塌房屋砸伤。由于夫妻俩身上只有400元,不敢到医院治疗。听了他们的遭遇,巡逻队队员见男子伤口还流血不止,二话不说,立刻开车把他们送到市区逸挥医院。大家凑钱为他们办了住院手续,又去联系医院领导,请求给予医疗救助。医院考虑到病人确实困难,启用了“爱心基金”,伸出援助之手。
两个月后,这对夫妻先后康复出院。办理出院时,医院为他们减免了近1万元医药费。不久,他们特意到东涌镇府寻找“热心肠”巡逻队队员,深情地说:“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感谢你们,感谢逸挥医院!”巡逻队队员说:“你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爱心没有熟悉与陌生之分,我们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而已!”
志愿者队伍的服务活动
城区活跃着一支“给力义工协会”的志愿者队伍。协会从2008年成立至今,已发展到180人,志愿服务超过1万小时。7年来,“给力义工协会”以“社区关爱”为主打项目,立足于社区,广泛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排忧解难,提供心灵关爱。2013年11月,协会负责人余金成了解到市区有位93岁的瘫痪孤寡老人杨婆婆,生活困难。第二天,他便组织志愿者到杨婆婆家,帮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拉家常,给老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2014年10月,市城区有位70多岁的王贵云婆婆,由于生活拮据,每天半夜两三点钟在外面捡矿泉水瓶、啤酒瓶等,赚点家用钱。余金成得知这一情况后,上门开展慰问活动。他又发现王婆婆视力有问题,便热心地带她去市亮睛工程眼科医院检查治疗。此后,余金成还受社会爱心人士的嘱托,每个月给老人家带去一些生活费。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
据城区文明办副主任陆海声介绍,目前,城区的志愿者队伍有区直属工委和城区团委组织的区直机关党员志愿者队伍和青年团员志愿者这二支队伍,注册人数近4万人。这些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经常穿梭在市区的大街小巷,或进农村(社区)开展各种“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据了解,今年以来,城区团委共组织开展52次志愿服务活动,1.3万人次参加,总服务计5.2万小时。其中,9月27日中秋节夜,城区团委组织200多名志愿者在市区海滨大道开展以“倡导文明风尚,让汕尾更美丽”为主题的志愿者环保宣传清洁活动。市长杨绪松,市委常委、城区委书记陈少荣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热情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与大家一起捡拾地上的碎砖、碎石、杂物等,并将这些垃圾放进垃圾袋。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自发参与。
城区团委书记曾玮玮说,以前,市区大小街道不时有垃圾堆积,散发出阵阵臭味。现在,市区大小街道变得干净整洁了,违章建筑物被拆除了。她说,从今年8月开始,每月22日,城区委、区政府都组织上千名党员干部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城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市区各街道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每次都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清理卫生死角。城管部门也给力。目前已拆除了市区文明路、三马路的违章建筑物。群众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雷锋精神的体现。
在汕尾,在城区,在我们身边,能够感动我们的人或事比比皆是。比如,一位路人看见路上的一点垃圾,蹲下去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公交车上,一位年轻人给老人、小孩让座位;过红绿灯路口,青年人能牵着小朋友或搀扶老人过马路。他们就这么一个群体,或是普遍老百姓,或是党员干部,或者是志愿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雷锋,默默地帮助、爱护别人。他们就是“雷锋”,悄然与我们同行,美化我们的社会生活,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通讯员 陈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