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农村不读书,奈何奈何
汕尾教育本来就不发达,汕尾农村人本来就不那么喜欢读书。现在汕尾农村,精英外出的外出,进城的进城,留在农村的,觉得读书没有什么作用,农门不再爱读书。因为农村人发现读书既找不到铁饭碗,也不能改变命运,这样的读书自然无用。过去只有读书升学才能离开村庄、留在城市,现在做生意、打工都有可能,何况读书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相对较高,农民的实用理性则会在“成本—收益”的投资决策中,从行为上强化“读书无用论”思维的形成。 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论盛行,而是无用的读书太多。是现在一些无用的读书,才导致所谓的读书无用论。 目前在汕尾(其实也是全国),从农村到城市,使用的是同一套教学大纲,通行的依然是选拔性的应试教育,课堂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针对升学,跟农村的生活基本上没有关系。这时候,衡量读书是否有用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考上学校,如果能考上学校就有用,考不上学校就没用。但升学并不是所有农村学生的选择。特别是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和计算的能力,枯燥的应试训练对他们没有实际用处。如果他们觉得自己考普通高中无望,那随之而来的厌学情绪和放弃学习的状态可能更严重。同时,由于专心读书,考不上学校的落榜生可能不具备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或者体力,很难再在农村生活下去,但去城市发展又少了一些必要条件,这样,读书就显得“无用”。 如果能学以致用、解决工作,甚至解决一家人的生计,读书就容易被认为是有用的。但这样的教育,在农村真可谓凤毛麟角。所以,我们呼吁:打开学校的围墙,发展学生个性,真正让农村孩子成为一方有用之才,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社区化、生活化,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2015年11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