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馨梦 于 2015-12-2 11:44 编辑
慈光普照汕疆大地,文化搭桥助力发展 --祝贺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妈祖文化周在我市隆重举行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2015年11月28日—12月2日,由广东省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以 “两岸三地,欢聚汕尾,同谒妈祖,同梦中华”为主题的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妈祖文化活动周在我市隆重举行,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开幕式、祈福仪式、报告会、研讨会和文艺演出。本次活动的地点主要在汕尾市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海丰县和陆丰市,主会场设在汕尾市城区。这是一次“弘扬妈祖文化,展示汕尾民俗魅力,助力汕尾发展”的文化盛会,值得点赞! 良辰吉日,有凤来仪,慈光普照。2015年11月28日上午辰时,来自两岸三地的“妈祖”信众,12支巡游代表队,天后宫祈福仪式上的58个代表队及领导嘉宾,组成一支约2400多人的队伍。这支巡游队伍从凤山妈祖出发,前往马思聪艺术中心广场集中,隆重举行开幕式和祈福大典。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按照线路安排,有序前行。一路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龙狮腾舞,花车缓行,各种民间景队表演纷呈。巡游队伍所到之处,都受到汕尾市民的围观拍照,挥手欢迎,场面热闹非凡,汕尾市区到处洋溢着喜气的气氛,市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汕尾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素质,更体现了“两岸一家、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 妈祖是航海保护女神,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信仰的女神。妈祖信仰中“博爱尽孝、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勇敢无畏、治病消灾”的精神,6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容易和各地民众精神契合,成为沿海地区人们的精神力量源泉,汕尾市海岸线长,由于人们对妈祖的信仰,各地都建有妈祖宫庙,供奉妈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是“和平、和睦、和谐”,妈祖女神能更好地与这种文化精神契合,在充满风险的海洋生涯中,人们需要母亲的刚强、坚忍与深情,所以,清朝中叶以后,人们敬妈祖为“天上圣母”,远离故土的游子将妈祖作为故乡的神圣象征。妈祖是从中国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千里眼顺风耳)。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闽台海洋文化及东亚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妈祖文化”曾在古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默娘自北宋开始神格化,被称为妈祖,并受人建庙膜拜,复经宋高宗封为灵惠夫人,成为朝廷承认的神祇。妈祖信仰自福建传播到浙江、广东、台湾、琉球、日本、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东、辽宁沿海均有天后宫或妈祖庙分布。妈祖的信众遍布海内外,妈祖信仰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她同样随着中国人的足迹传遍世界各地。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以妈祖被人们敬称为“世界和平女神”。 “妈祖文化”在新时期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和开辟新“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必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汕尾市作为粤东沿海新市,要以这次妈祖文化活动周为契机,重视民俗文化对于推动地方旅游业、招商引资、提升汕尾知名度、展示汕尾新形象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政府部门要多做一些顺民情、暖民心的民生工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政府通过举办一系列有意义的文化民俗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汕尾、认识汕尾,传递汕尾正能量,充分展示汕尾的城市魅力,提升汕尾市的知名度,增强亲和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乡亲回故乡投资兴业,共同推动汕尾经济、文化、教育、交通、旅游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 汕尾市要把握现在全国、全省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地方的地缘、人缘、资源等优势,弘扬“妈祖精神”,克服困难,趁势而上。在国家的“一带一路”和开辟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洪流中勇当弄潮儿,尽早摘下经济、教育、文化落后的帽子,为提振汕尾人民的“精气神”注入新的动力。 “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妈祖精神”催人奋进。热烈祝贺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妈祖文化活动周在我市隆重举行!
硕炫写于2015年12月1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