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化公益 于 2015-12-9 15:35 编辑
2015年11月29日,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妈祖文化周在汕尾隆重举行。汕尾城区、海丰县、红海湾遮浪等地部分祖庙参与本次巡游活动和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海丰县龙山天后宫、大面领圣云宫、三江妈祖庙、大德领妈祖庙、汕尾红海湾遮浪宫前天后宫都参与了系列交流活动。
11月30日,两岸三地和汕尾市妈祖信众近千人先到达红海湾遮浪进行考察,接着到海丰县城龙山天后宫、圣云宫、三江妈祖庙、大德领妈祖庙进行考察交流。在大面岭圣云宫,妈祖信众对圣云宫建设给予高度的评价,特别是成立妈祖义工队服务于社会更是体现出了妈祖大爱无疆的精神。圣云宫的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弘扬妈祖文化,加强对妈祖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领义工队伍为海丰县的公益事业作出贡献,把妈祖大爱和平的精神传授下去。
爱心义工队热烈欢迎两岸三地妈祖信众来参观指导
广东省妈祖文化研究会会长罗如洪致辞
原毛泽东警卫处处长、中共中央直属管理局副局长曲琪玉同志曾来圣云宫考察指导。
祭拜仪式 参观遮浪古炮台
遮浪古炮台位于遮浪西南1公里处炮台山,是南澳半岛南端的突出部分。遮浪炮台是清康熙十年(1671)建置的海防炮台。该炮台与东南沿海其它高地上的炮台、烟墩组成较为严密的海防军事网络,在清代的海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只存故垒残垣。遮浪炮台与灯塔岛隔海相望,登临炮台,看万帆竞发,听鸥鸣声声,赏日落胜景,自有一番诗意在心头。
遮浪宫前天后宫
遮浪宫前天后宫,位於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遮浪宫前乡金凤地。座东南向西北,与旅游中心海沙滩、省帆板训练基地接壤,面向渔港,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名胜古迹。 明代万历六午(公元1578年),黄姓祖先从福建莆山湄洲妈祖庙带神灵香火到遮浪宫前金凤地供奉。建小庙宁时黄姓居住庙旁,取名宫前乡。渔民出海捕鱼前后都敬拜妈祖保佑平安,信仰妈祖为海上保护神。妈祖庙香火日益旺盛,信众越来越多,广及七乡仁里、港澳和外港渔船。凡在遮浪渔港停泊的船只,官、商、渔者都上岸进庙敬拜妈祖,祈求航海平安。
天后宫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材料高当,釆用大杉木、樟木雕刻,油漆印金薄,磨光规格石砖砌墙,宫内磨光连珠大园石柱,四支石浮雕凤柱,二支石浮雕盘龙柱,天后宫正面两恻石浮雕人物图,不用一沙一泥。每块石浮雕材料大的有几吨。主殿木雕艺术高超,图像清晰明朗。地板采用高档板材石料,屋顶粘瓷双龙抢珠,双凤艺术精美,建造精密,独具一格。
天后宫经报红海湾管委会批准,定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命名“宫前祖庙风景区”,批建而积23000平方米,分期扩建旅游景区,妈祖庙理事会每年农历二月廿—举行周年纪念庆典活动,已举行五次妈祖出游文化活动,港澳同胞和国内外善男信女,自购服装。自己化妆、男的穿长衫,女士穿红旗袍裙,古朴典雅,男女老少几千人有的舞龙、舞狮、舞鱼,有的举着彩旗、娘伞,用一台精制樟木雕刻装金神轿抬妈祖神像山游,古装古色,前吹后笛,鼓乐喧天,队伍巡回遮浪七乡仁里,壮观非凡。庆祝感况类似湄洲妈祖的庆典习俗。为粤东地区罕见。
三江妈祖庙位于海丰县联安镇,据悉在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海陆丰发生海啸,大海潮浪高如山。顷刻间平底水深一二丈,三个湧过梅陇,滨海浸死者无数,受这灾难,防潮治水成了海丰人民生存的要项。自从众人自发筑水堤,并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请妈祖坐镇三江。妈祖信众已经嘉宾来到三江妈祖庙,给予高度的评价,广东省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罗如洪说,三江妈祖是海丰联安村民最信奉的妈祖庙,此地处临江,大多都有打鱼,自从请了妈祖坐镇后一年四季风调雨顺。
考察人员合影留念
三江妈祖风貌

海丰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妈祖文化更是海丰人民心中最信奉的和平女神。海丰不仅仅有妈祖民俗文化,它是中国水鸟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大古老稀有剧种就占了两个白字戏、西秦戏。近年来海丰县政府对妈祖民俗文化高度重视,联合民间力量把妈祖文化共同推送出去,特别是大湖镇五身妈祖要打造成海丰县的旅游名片,为海丰的旅游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