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通过网络实名举报当地纪委多名干部,称曾以5分的月利率向一位纪委干部借数十万元高利贷,目前企业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只能断指求助。
这起民间借贷纠纷因为涉及到公职人员、纪委干部这样的敏感词汇,很快引起舆论关注。表面上看,这是一起民间借贷,一个愿借一个愿给,借多少利息多少都是事先商定的,外人似乎也插不上什么话,但只要被借走钱的人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方式,就不应该为这样的后果负责。 可是有人认为:公职人员毕竟不能等同于普通市民,高利贷本身就不受法律保护,公职人员参与更是不允许的。这是非法集资,公职人员的参与本身就是对非法行为的支持,身为公职人员不应该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如何缓解中小企业借贷难的老大难问题,这里面有政府的一份责任,人们希望看到政府公职人员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多想办法和对策,而不是借机咬一口肥肉,谋一份私利。所以,公职人员参与高利贷是与其身份、职业特色相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