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37982|回复: 21

[论汕尾] 地方官场与民间的距离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7 2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方官场与民间的距离有多远?
       ——新形势、旧话题(2)   文/陈治赠   2016年3月7日

   高速社会,信息时代,地方官场与民间的距离应该是愈来愈近。但从建设“宜居”家园留下的遗憾看,官民距离不知该用何工具量算?

   什么是“宜居”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就象延安的
窑洞与当今的官厅,“解放了”和“开放了”两个社会环境一样,都称之为“宜居”,但要求和标准,却不能同日而言。

    家乡建设“宜居”家园,究竟留下多少遗憾?

   一、生命之源陷入困境。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宜居”的首要条件。历史上的海陆丰,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溪河纵横,池塘清澈。时下,溪河淤塞,污水恶臭。农业用水靠天恩赐。居民的食用水,除市、县政府所在地的自来水有保障外,乡镇的自来水,几乎是宜用不宜食,买水养命,竟成了鱼米之乡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就业前景暗淡无色。“宜业”是宜居的保障。往昔的岁月,邑人为何不离乡背井?除了禁锢、束缚的原因之外,就是有稳定的就业环境。农民耕田,工人务工,日挣三攴夜求一宿。社会的不同群体从事不同行业,各得其所。“开放”几十年,家乡的就业问题变得日益尖锐。如果说,“官后代”、“富后代”有继承父业(祖业)的强烈念想,那么,“农后代”则铁定与父业(祖业)决绝,以离开故土为荣,“宁死不耕田”。曾经遍地开花的集体企业荡然无存。家乡制衣、首饰、珠宝三大支撑产业,处于低潮。再加上能安置多人谋生的新企业尚未出腹。就业门路愈来愈窄,有进入死胡同的可能。

  三、乡村日趋没落,城、镇恶性膨胀。“人气”是宜居的标志。没有了“人气”的乡村,一派死寂,说明那里已不宜居。那些曾投入血本,风光一时的希望工程——乡村学校,大部份已经废弃。昔日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的乡村,有的已成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无人区,有的只存下几个孤寡老人陪伴“公厅”的香炉,有的人心思离,“出逃”只在旦夕。只有为数不多的巨族大乡,还在费尽心思,借助优良的传统文化,顽强地扮演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色。“乡人”挤入城、镇,找到了新的宜居地点,含辛茹苦充当“市民”。城、镇原有设置功能,不堪负荷,产生了用水、居住、就业、教育、物价、交通、卫生、治安等系统性的社会问题,对新宜居点形成巨大压力。一旦城、镇的恶性膨胀受压转为恶化。邑人宜居家园又在何方?

   四、不要民心,自毀根基。民心是宜居的根本。乡村之所以日趋没落,归根究底,在于乡民对家园的信心已近枯萎。民心涣散,乡村的前途也就渺茫。官场的几种不良现象,正在疯狂地吞噬着民心。

   其一、官场正气不振。以往那种“雁过拔毛”的劣行在中央雷霆万钧的反腐势态下,已大为收敛。但“官、权、势”勾结形成的某种团团伙伙,盘根错节,形成一股不良的社会势力,大行其道。垄断市场(行业),独霸一方,村霸横行乡里(民间有“横直20铺路” 是某势力范围的戏说),无不与不良社会势力勾联。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地方政府对土地权属纠纷、征地遗留、违章建筑等问题的处理上,不惜以践踏民权、民生为代价,向“官、权、势”形成的某种社会势力屈膝。得益的是团团伙伙,挨骂的是党和政府,失去的是民心。

   其二、拍屁股,定工程。以海丰县整治龙津河工程为例。投资亿计,治理经年,至今还是臭水沟一条。海丰已经够衰了,母亲河竟然还吊上两条“输液管”!溪河淤塞,污水恶臭的原因在于“断源绝流” 。整治的根本在于“顺源畅流” 。整治龙津河应从“毁堵炸闸”入手,让大自然的无限动力,除淤清污才是永恆。否则,投入再多,结果只能是:官商携手笑百日,百姓指臭骂十年。

  其三、只知播种,不知护苗。招商引资锣鼓喧天。但对原有的私企,甚至对制衣、首饰、珠宝三大维持颜面的支撑产业,存在帮扶不足,面临自生自灭。据了解,梅陇镇的首饰业,有的厂家目前是“抽血养厂”,即每个月再亏本也要硬着头皮开工几天,借以留住工入,以免一旦大地回春,找不到熟练人手。

   五、读书不易,治病更“难”读书与治病,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而社会福利,则是宜居的体现。
  说读书不易,不是说家乡适龄儿童无书读,而是说现在的孩子读书不容易。曾经奉行“断子绝孙”的“一孩化” 政策,“一证先行” (现已废除)令不少适龄儿童入学难。不少学校(主要是小学)受地盘的限制,严重制约着孩子的活动空间,有的学校没有“操场”,体育课形同虚设。一个教学班塞下80左右个孩子,令人喘不过气。商业用地,政府不怕上刀山下火海志在必得,唯独教育用地,没有一个主官愿意奔走呼号。个别败类败坏了教育的声誉,再加上某些不当舆论推波助澜,教师的社会地位受到冲击,再加上教师的工资、福利,低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大多陷入“薪酬不能持家”的困境。极大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怪不得相当部份青年学生,到外地、到国外转个圈,就觉得他地的月亮比家乡圆。

   目前,家乡的药铺多过米铺。医院的功能日渐完备。看病方便,银纸先行。一场大病却让人倾家荡产。陕西高院从业15年的博士法官,因工资不足5千无力救治患癌母亲(退休职工)而辞职。家乡不少平民百姓因亲人患病无力救治,在网上呼救的哭声不绝于耳。反映的焦点,是社会福利贫乏无力。

  六、定位失误,定向模糊。定位、定向是建设宜居家园的目标。家乡设市以来,跌跌撞撞近30年,依然是尾大不掉。原因在于“定位失误,定向模糊”。新春伊始,笔者曾建议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思维,转移战略重点”,将家乡腾飞的动力立足于海丰。时下,国家决定将“海陆丰革命老区贫困县纳入国家贫困革命老区扶持范围”。 国家、省府将“加大对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投入力度,加快老区投资发展” 。陈旭光先生吁请调动社会力量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公园”适逢时宜。说明民间的呼声不是“瞎子摸象”。革命老区贫困县,见证中央与民间贴心,地方官场与民间向背。

   地方官场与民间的距离有多远?希望能用皮尺或竹竿来计量。

   家乡发展的立足点是海陆丰!大局已定。遗憾当随寒冬去,希望应伴惊雷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愿地方政府以更锐敏的思维探视前景,更开阔的胸怀,广纳民意。上不负中央、省府厚望,下不违民情民愿,以更饱满的壮志迈开步伐,继往开来。脚踏实地将家乡的发展推上新的台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辉添彩。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天地从来不造假 岁月无奈诉衷情
[三唯论点] 是民众固执 还是民生使然
[三唯论点] 请给部份底层群体留点谋生缝隙
[三唯论点] 鼓足干劲 迎接新的挑战
[三唯论点] 校园年年飘溢荔香 师生岁岁共享佳果
[三唯论点] 第一城物业管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发表于 2016-3-7 2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可是了又有何用。。。。。
发表于 2016-3-7 22: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本帖最后由 cltn 于 2016-3-7 22:18 编辑

海陆丰革命老区贫困县纳入国家贫困革命老区扶持范围”。 想当初在某位领导执政的时候,我们已经“脱贫”了,转了一圈,我们又是"贫困县",海丰人民辜负了当年那位了!
发表于 2016-3-7 22:30:1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社会的一切现实给陈老说透了,美好的明天需要又好又快的发展!
发表于 2016-3-8 09: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不中听的,像梅陇、可塘这类高污染行业才是真正“断子绝孙”。
发表于 2016-3-8 10:21:1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不易,治病更“难”。
发表于 2016-3-8 10:21:3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位失误,定向模糊。
发表于 2016-3-8 10: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3-8 15: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可是问题要全部解决不容易,看政府愿不愿意行动
发表于 2016-3-8 16:12:1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好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22: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网友们关注丶鼓励!

继往开来,莫忘以史为镜。
发表于 2016-3-8 23:30:5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透彻,平民无能为力啊
发表于 2016-3-9 08: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3-9 09: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官场与民间的距离有多远?我想这个问题只有去问问唐三藏了
发表于 2016-3-9 10: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之源陷入困境。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宜居”的首要条件。历史上的海陆丰,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溪河纵横,池塘清澈。
发表于 2016-3-9 10: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缘来缘去 发表于 2016-3-8 22:59
感谢网友们关注丶鼓励!

继往开来,莫忘以史为镜。

说得不错
发表于 2016-3-9 10: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双飞燕 发表于 2016-3-8 16:12
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好文章!

的确如此。同感,支持
发表于 2016-3-9 10: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落红护花 发表于 2016-3-8 15:22
写的很好。可是问题要全部解决不容易,看政府愿不愿意行动

对。智慧之花已经点燃,就看政府的行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