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汕尾徒步到梅陇,在某个村,问村民:你们的村干部在哪里呢?怎么没有见到一个?老村民说:村干部平时都不在村里,有人去海丰居住,有人甚至去汕尾居住,靠得最近的,也是在梅龙镇里居住,只有上级来检查或要选举了,他们才会回来。
无独有偶,远方的朋友说:他们村里有不少“假干部”,平时不怎么在村里,而是常住城里,搞私人营生,村民有事不知该找谁。 朋友很感慨地说:农村要发展,需要干部带。这些年,外出打工的多了,承包经营的不少,农村里,照顾老年人的生活、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支持科技兴农和自主创业、加强乡村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更要倚重干部。遇到什么事,不能找不到人了解新政策,没有干部来解决。 是啊,村干部坐上船头,才好为一船的村民掌舵。农村是发展的短板,有不少关乎群众利益的实事,“候鸟远飞”不能成为干部状态,“大有可为”更不应光挂在嘴边。试想,村干部不理村务,一年到头难得服务父老乡亲,岂不忘了本?“村干部,请回村”,这是百姓的期盼,也是干部的责任。 但如何让村干部回到村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