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本来对这件事情很不了解,也不清楚。很多同事,很多同学原本对这样事都很热忱看待。可是到后来上午对质,下午就见到了“埔冷宫”的道歉,而且对陈炯明的歌公颂德,本来知错能改这本是好事。可是当初有很多提不同意见的人在反对他,如他在这个时候本应该去寻找一些更加有价值的资料作为参考,和去请教一些老前辈,又或者去请教一些历史学家,这样又可以给他对历史的认识和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但他却又一意孤行的继续走下去,外面的声音他什么都不听,可见这个人的个性是个非常倔强的人。
可是那天上午对质,下午就忏悔。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这本来不应该是“埔冷宫”的做法和作风。这给人的印象好象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大家都认为他们是演员,我们是观众,只不过这场戏演得有点溜滑了,“埔冷宫”也被人们看成是“冷丁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