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馨梦 于 2016-5-26 15:44 编辑
摘要: 这一周,深圳东进战略具体方案陆续亮相媒体。或许汕尾人会问:这和我的生活有啥关系呢?小编想说,深圳东进和汕尾、和汕尾人的关系可大了!
深圳东进不是自家事辐射汕尾是应有之义
小编首先想说,深圳东进是盘大棋,汕尾本就在考虑之中。在东进355个项目中,包含着深汕特别合作区梳理的28个项目。《行动方案》特别提出,积极推动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协调发展。要发挥“东进战略”产业拓展区作用,将深汕特别合作区纳入深圳一小时经济圈。推进“总部+基地”模式,着力推进鹅埠组团市政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优美岸线资源和山水生态资源,打造赤石生态休闲小镇、鲘门滨海特色小镇,协同推进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建设。支持合作区加快建设寄宿制高中、三甲医院等项目,探索发展异地养老模式等。
深圳市发改委主任王宏彬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说,“实施东进战略,有利于改变深圳‘西强东弱、西密东疏’的不均衡城市格局,破解城市发展的瓶颈难题,实现高端要素扩容;有利于推动东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形成新的城市发展中心,打造未来深圳发展第三极;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发挥深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深莞惠经济圈(3+2)建设,促进与粤东粤北联动发展。”
按照《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深圳将东部地区打造成为创新能力卓越、产业层级高端、优质资源要素汇聚、产城深度融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深圳发展第三极,成为“3+2”都市圈的核心枢纽,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深圳经济特区的应有贡献。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深圳东进发展战略主要按照圈层辐射原则、创新引领原则、平等互惠、积极引导原则推进。他说,依托圈层辐射原则,东进发展的辐射范围包括两个层次、三个口径。第一层次为小口径东进,包括深圳东部四区。第二层次中,一是中口径东进,包括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经济圈;二是大口径东进,包括更大范围内的粤东、闽西、赣南等区域。
曲建表示,深圳东进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先深圳后周边、先近后远的圈层辐射模式递进实施,先着力推动深圳东部地区和深汕合作区跨越发展,再通过深圳东部中心、深汕合作区逐步带动“3+2”经济圈和粤东等地区发展。
“10、30、60交通圈”深汕城际写进规划
交通建设是东进的重头戏。24日的《深圳商报》援引深圳市交委消费称,深圳将优化城市铁路客运布局,形成“四主四辅”的新格局,其中明确东部的坪山站作为主客站的定位,要对其进行扩容,承接厦深铁路、沿海客专等国家铁路客流,规划深河城际、深汕城际高铁、中虎龙城际轨道、塘厦至坪山轨道线路,形成主枢纽,加强对东部区域辐射。
看到没有,深汕城际轨道交通已经定入规划。还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深圳东进明确提出要打造“10、30、60交通圈”,即10分钟进入快线路网体系,30分钟抵达市中心区,60分钟抵达深圳市全域及莞惠河汕中心城区。把这两条信息结合在一起,大家可以期待以后串门更省时更省心。
深圳的十三五规划明确写道,推进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经济圈建设,建成若干跨区域共建的低碳发展合作试验区和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区域市政、信息、能源等设施对接,基本建成以城际铁路和高快速路为骨架、衔接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中心城区一小时互达。
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机制将发挥更大作用,推进经济圈全方位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联合推动深汕高速公路全线改扩建,打通与周边城区断头路,推动开通更多跨界公交线路,等等。
这是一曲气度恢弘、气象万千的发展交响乐。深圳东进,为整个区域的未来打开富有想象力的发展空间。
(五彩汕尾)
|